首頁/ 娛樂/ 正文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今天又是一期大家喜愛的

懷舊電視節目特輯~

在那個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還尚不發達的年代,看電視是最大眾的消遣方式之一。

尤其對很多70、80、90後來說,經典的電視節目已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我愛我家》《家有兒女》《武林外傳》這些經典就不用說啦,時至今日,依然在

“情景劇天花板”

上佔有一席之地。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像小北之前寫過的

《今日說法》

《交換空間》

等電視欄目,在擴寬視野的同時,為我們增加了不少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知識。

今天,小北繼續帶大家夢迴童年!這檔廣受歡迎的科普類欄目,

曾伴隨很多網友的成長,但也被戲稱為“童年陰影”

《走近科學》。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走近科學》於1998年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於2001年改為在科教頻道播出。

2019年,這檔節目悄然停播,令許多觀眾感到不捨。

俗話說得好,

沒有被《走近科學》嚇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作為一檔科普類節目,《走近科學》居然做出了

懸疑片

的感覺。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震撼人心的標題、毛骨悚然的BGM、神秘莫測的解說……

各種元素的結合令觀眾欲罷不能。

不少網友模仿節目解說詞,惡搞

“走近科學體”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文體的特點為故弄玄虛

,先吊足讀者胃口,然後呈現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結果。

比如,“打呼嚕”叫“深夜裡的恐怖怪音”,“神經病”叫“靈魂出竅”或“殭屍附體”。

另外,還要大量使用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

這樣的轉折句。

有人網友說,這種故弄玄虛,揭示的並不是科學道理,而是

偽科學

節目主持人張騰嶽之前上《吐槽大會》時,自己也調侃起來。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其實,《走近科學》在1998年開播的時候,

是比較傳統的嚴肅科教片。

節目主要為觀眾介紹生活中的科學知識,跟蹤國內外科學大事,回顧古今中外科技人物。

但因為

收視率過低

,節目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2003年,《走近科學》改版,開始了這種為大眾熟知的推理手法,吊足了觀眾胃口,收視率迅速飆升。

有人對這種做法並不買賬,認為這並不是在講科學,而只是在

博眼球,糊弄觀眾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也有人認為,

科學普及是一項非常艱鉅而複雜的工作,只有激發了觀眾自身渴望探索與發現的求知慾,

才能推動科普。

而在那個國民科學素養還亟待提高的年代,《走近科學》

為破除民眾迷信思想立下了功勞

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學》最後一期播出,宣告該節目正式停播。

沒有煽情,沒有回憶殺,沒有寄語。

這片陽光普照下的樹林,定格了這檔做了21年的節目的最後一幀▼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網上掀起了一波“緬懷”潮。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你看過《走近科學》嗎?裡面那些令人驚悚的案例,你還記得嗎?

今天,小北就帶大家盤一盤那些“童年陰影”。

有人戲稱《走近科學》其實是“走進玄學”,要說什麼最玄學,那一定離不開“飛”這個主題。

有一期節目的主題就叫

“誰在揹我飛行”

,講述的是1977年的一樁離奇事件:

河北一位叫黃延秋的農民,遭遇了三次被人揹著飛行的詭異經歷,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累計飛行了1萬多公里。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第一次失蹤是一夜之後發現已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中間僅僅只隔了9個小時。

他為什麼去那裡,又是如何去的,他自己也說不清,有調查者認為,他是被外星人劫持了。

第二次又被“劫持”到了上海。第三次出去的時間最長,去的地方也最多,抵達了八個城市,而且每個城市之間幾乎都只花了一兩個小時就到了。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你敢信嗎?以從瀋陽到福州的那次飛行為例,

他平均每分鐘得至少飛行20公里,差不多每秒300米左右,

這是接近音速的飛行速度啊!

黃延秋說自己是被兩個人揹著飛行的。根據他的描述,專家畫出了這倆人的畫像。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真的是這倆人在揹著他飛行嗎?如果不是,難道地球之外真的有外星人嗎?

正在觀眾為這些問題困惑和好奇時,節目給出瞭解釋——

黃大叔在夢遊!一切都是他的幻想!

這個故事足足用了上、中、下三期節目來講述,吊足了胃口,但結論卻讓人覺得,這不是兩三分鐘就能講完的事麼……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說到飛行,還有一期節目也與此相關,叫

“飛棍疑雲”

有個地方的攝像頭連續多次捕捉到了一條

發光的不明飛行物

這種飛行物的飛行速度相當之快,像一道白光一閃而過。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為了弄清真相,調查員拉起了沾網,試圖捕捉飛棍。但飛棍出現的時間和地點都令人捉摸不透,甚至看起來還能任意改變身體大小。

正當人們擔心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時候,有一個飛棍“落網”了!

人們迫不及待地取下沾網,小心翼翼地拿起飛棍,

卻發現是一隻飛蛾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有觀眾看完後表示,這標題幹嘛叫“飛棍疑雲”吶,

直接改叫“飛蛾疑雲”得了

觀眾看一眼標題就可以關電視了。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除了與“飛行”“外星人”有關的主題外,《走近科學》還經常講與“鬼”有關的故事。

半夜鬼拉燈、鬼樓午夜怪聲、夜半鬼剃頭

……

這些標題看著都讓人瘮得慌。

不過,既然這是檔科普欄目,你肯定也知道最後的真相必然與“鬼”沒有關係。

那這些奇奇怪怪的靈異事件,背後的原因都是什麼呢?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先來說“半夜鬼拉燈”。

在江蘇一戶新建的二層小洋樓內,

每到夜半三更,其中一間房屋的燈都會頻頻亮起

住在裡面的兩位老人,再三檢查認為電燈沒有問題,也沒有發現有人為的痕跡,可是電燈為什麼就會亮呢?

難道是因為侵佔了死去大伯的宅基地,大伯冥冥中的報復?還是因為這棟房子建在了墳墓上?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為了求得心中的安穩,把這所謂的鬼魂驅趕走,老人趕緊來到大伯的墳前祭拜。這不僅沒有奏效,電燈還變本加厲地在白天也偶爾亮起。

正在兩位老人心神不寧,村裡謠言四起時,電力部門進行一年一度的冬季大檢查。

專業的維修人員到了老人家中,檢查後得出結論是:

螺絲鬆了

沒錯,就是螺絲鬆了,接觸不好,所以電燈老是半夜自己亮了。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再來說說

“鬼樓午夜怪聲”

廣西有一棟傳言中的鬼樓,入住樓房的人,半夜總能聽見令人毛骨悚然的怪聲。陰森、怪異、厄運是大家對這棟樓房的評價。

這棟樓房已經換了5個房主,每個房主都在半夜能聽到詭異的怪聲。

會不會是房子本身構造的問題呢?建築專家現場勘測後認為,

房子發出怪聲並不是建築方面的原因導致的。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說,這棟樓房所在地,很久以前是一個碼頭,不知翻了多少竹排和小船。

人們把屍首打撈上來後就晾在岸邊讓死者家屬前來認領,一些未被及時領走和沒人認領的屍首就被老鼠和野狗啃咬掉,一到陰雨天常常聽見哭聲。

就在大家為這莫名其妙的午夜怪聲感到驚恐時,有人在一樓的廁所發現了真相:

化糞池裡有幾條鯰魚,半夜會發出聲音。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看多了,你是不是都知道套路了。那你來猜猜“夜半鬼剃頭”是怎麼回事?

事件說的是有個被稱作“鬼剃頭村”的地方,村民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頭髮就像頭套一樣整齊地掉在自己的枕頭上,或者起床一梳頭,頭髮整體脫落下來。

這又是為什麼呢?答案就是:

這個村子裡的人

常年都吃蓮花白

(一種長得很像包菜的蔬菜)

裡面含有超級多的鉈,會導致脫髮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很多。每次看到結尾,都有種

“被騙了”

,甚至

“有點好笑”

的感覺。

但又不得不說,這些不怎麼科學的解釋,也確實讓人無法反駁。

有網友評價說,這檔節目

“開頭是懸疑片,中間是恐怖片,結尾是喜劇片”

,想想還真有道理。

很多人認為《走近科學》是玄學,是偽科學。

但其實,當出現了現實邏輯解釋不通的、看上去“超自然”的離奇現象時,

不胡思亂想,不直接歸因於怪力亂神後陷入恐慌不安,本身就是一種科學態度

而節目中不斷探索,不斷試驗,透過排除法、分析法等科學的手段探尋真相。

在生活中

先不要被恐懼嚇倒,因為不理解就望而卻步,有時候,真相其實很簡單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實際上,如果問真正的科學是什麼,好像又沒法三言兩語說清楚。

探索浩瀚的宇宙、深邃的海洋,挖掘億萬年前的化石,研究聲、光、電的奧秘,探究人類大腦的構造,這些是科學。

地球的生命在何處產生、如何產生?為什麼人的相貌都完全不同?為什麼睡覺時會做夢?這些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科學問題。

科學似乎就在我們身邊,有時候錯綜複雜,令人琢磨不透;有時候又以簡潔、直白的形式出現。

所以我們總是對科學誤解重重。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不過別說我們,有時候,就連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們,也在科學的坑裡摔過跤。

我們印象中的科學家身上總籠罩著超高智商的完美光環,但其實他們也犯過錯誤,有過失敗

即使是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尤拉這樣的科學大師,也幹過不少“蠢事”。

科學家是需要有首創精神的,而

首創精神與錯誤、失敗又是緊密相連的

謹小慎微、害怕擔風險、人云亦云的“科學家”,固然不會犯什麼錯誤,但也不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只有探索別人從來沒有或不敢探索的問題,提出別人從來沒有或不敢提出的新見解,才能稱得上具有首創精神。

在進行這樣的探索活動時,沒有先例可循,

有時甚至要打破舊框架,為後人提供一個嶄新的框架。

試想,在這種情形下怎麼可能完全避免錯誤和失敗呢?

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曾說:

我堅持奮鬥五十五年,致力於科學發展,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

法國著名生物學家

居維葉

,是比較解剖學的創立者,有學者尊稱他為“第二個亞里士多德”。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法國生物學家居維葉

他創立的比較解剖學提供了豐富可靠的生物進化的資訊,他還研究過化石,發現不同時代的地層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

這些都能證明生物是經歷了進化的歷程的。

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居維葉應該積極創立進化論?

恰恰相反,在歷史上,他堅決反對進化論。

他堅持物種不變論,而且還用“災變說”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

“災變說”

認為,每次災變過後,上帝又重新創造地球上的生物,而且由於遺忘,上帝每次創造的生物各不相同。

這幾乎是將神學引入了科學。

可笑的是,居維葉居然把這種“災變”稱之為“革命”

科學史學家科爾曼評價說:

居維葉本質上因循守舊,安於現狀。雖然他學識淵博、勤奮異常、頭腦清醒、判斷明確,但他不是知識上的革命者。

他雖然有條件倡導進化論,但他寧願避開它。其實,這種保守的情況並非居維葉一人如此,在科學史上可以說屢見不鮮。

英國化學家

道爾頓

,是現代化學原子論的締造者,為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英國化學家道爾頓

他提出的原子論,在19世紀引起很多爭議。從道爾頓個人來看,他的原子論本身確實有許多缺陷。

一個新的理論有缺陷這並不奇怪,甚至是必然的。

但令人遺憾的是,道爾頓本人的

保守態度和故步自封

滿足於自己的實驗而不認真聽取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這不僅

嚴重阻礙了原子論的進展

,也使原子論自身的缺陷在運用中

造成的混亂

長期得不到解決。

對於其他學者提出的一些假說,道爾頓有時寧肯一口否定,也不願審視自己假說中的不足。

他總想用實驗確證自己偏愛的假說,而不能持開放的態度改進自己的假說。

難怪瑞典化學家貝採裡烏斯說:

“道爾頓犯下了任何有能力的化學家本可以避免的荒唐錯誤。”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可見,科學家並不是完美無瑕的,科學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讓更多普通人能夠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理解科學,任重而道遠。

像《走近科學》這樣的節目,

其實就是在為最普通的人民群眾,做最通俗的科普教育。

它或許沒有讓你離科學更近,但起碼讓你離迷信更遠。

有人說,當大眾終於能夠普遍地“走進科學”,並以科學、而非迷信惶恐的態度去對待那些“故弄玄虛”的事件時,《走近科學》也恰恰完成了自己的科教使命,該退出歷史舞臺。

破除固有的偏見和封建的認知,這是走近科學的第一步,也是具有跨越性的一大步。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End-

編輯:國棟,妍書

觀點資料參考:

《科學大師的失誤》,楊建鄴 著

圖片來源:pixabay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箱:

scb01@pup。cn

##20211223

本期活動

你喜歡看《走近科學》嗎?你認為什麼是科學呢?評論區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小北將從留言中選出兩位幸運讀者,送上今天的主題圖書《科學大師的失誤》。

《科學大師的失誤》

本書講述數十位科學大師或敗走麥城、或錯失良機、或留下道德汙點的故事,生動展現了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還原了科學家並非完美無缺的真實形象。作者還從多個維度對科學大師產生失誤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反思,揭示了科學認識和科學發展過程的高度複雜性。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科學革命的結構》

本書是20世紀學術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的學者們不可不讀的基本文獻。它引導了科學哲學界的一場認識論的大變革,成為科學哲學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嶺。

沒有被它嚇過的童年不完整!停播兩年,才發現誤會了它

點選圖書封面,即可直接購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