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文/行走的大學 圖/網際網路

每次瀏覽關於大學的帖子的時候,總有學長學姐建議千萬不要去學生會,誰去誰後悔等等,而且還不止一兩人,很多人在聊到學生會的時候都是深惡痛絕、咬牙切齒。那麼學生會果真有這麼糟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學裡面學生會的事。

學生會,也很好理解,是學校和同學的紐帶,本著服務的精神來做事。最早的學生會是五四時期成立的學生自治會,為國家建設出一份青年力量,並在那個年代代表著中國青年最為樸素的愛國情懷。可以說青年學生會是優秀愛國青年美好願景的產物,曾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歷史的積極發展,可以說蘊含著奮發向上的五四精神。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但是學生會這幾年不斷爆出負面新聞,讓這個學生團體蒙上了一層陰影。

“叫部長,不要直呼名字”、“給我罰抄500遍”、“我給你XX錢,選部長的時候選我”等等,此類新聞無不散發著濃濃的官腔,行政幹部都不敢耍的官威竟讓一群學生玩的這麼溜。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這哪還像話,象牙塔本該是讀書學習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服務學生,鍛鍊自己的初衷還在哪裡?再加上很多地方招聘寫著“學生幹部優先”這樣的語句,很容易激起大家的不滿,“一群不幹實事的‘官老爺’還能得到優待,這是什麼道理?”再加上長期以來爆出的負面訊息,學生會彷彿成了腐朽邪惡的代名詞(雖然有些誇張但大家確實沒什麼好印象)。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為了扭轉這種負面形象,2018年,多所高校聯合釋出

《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

,旨在規範學生會學生行為,要求學生幹部牢記自己的首要身份是學生,牢記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和作風,彼此互相幫助、平等相待,不追求頭銜、不裝腔作勢。以此解決社會廣受關注的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公約全文

很顯然,這份公約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根除這種現象,有些人如果能知書達理,也不會說辦出耍官威這種事。那這種事情的根源在哪?有沒有辦法根除呢?

我覺得很大一方面是學校或者老師賦予的權力太大了,很多學生在權力中迷失了自我……這裡甚至不用說大學,就以小學為例,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記得曾經有新聞爆出某貧困村小學班長貪汙上千元,就是利用檢查課文的權力,威脅學生拿錢。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這種事情聽起來很荒謬可笑,但是如果沒有人制止,這種現象恐怕將會越來越嚴重,到時候就不是一份公約就能解決的事了。

此外還有對學生會成員的“照顧”,學校額外加分、企業優先錄取。實際上大多數學生會成員並沒有什麼突出特點,額外照顧打破平衡只能引發不滿。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學生會自身也會得到不斷髮展。取消額外加分、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沒有特殊照顧,有的只是為同學奉獻的默默努力,有的只是朝氣蓬勃的樂觀精神,此時的學生會,才可以說是沒有忘記初衷,發揮了自身的作用。

“叫我部長”,是什麼讓學生會有這麼大架子?怎麼解決?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問我要不要加入學生會?我的答案是不知道,如果你有奉獻精神,可以一試,哪怕有官僚風氣也可以及時退出,而不是僅憑几個人的主觀判斷來做出選擇。

一個人的行為或許是他個人的反映,但一群人的行為可是這個社會的縮影,這種官僚之風若想根除,

僅靠學校,是不夠的

行走的大學,優質內容,不負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