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歷史九點半/文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由於山川地理阻隔,造就各地迥異的風俗習慣,語言也千差萬別,形成了獨特的方言區。

目前中國的方言區主要有官話、吳語、湘語、閩南語、粵語、贛語、晉語、徽語等,每個大的方言區又可以劃分為若干次方言區,比如官話中就有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區分。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圖:中國方言地圖

總體來說,北方官話較為接近,而南方方言更為複雜。由於自古南方水系發達,山川阻隔,方言衍生比較雜,甚至一些大的村子相互之間方言都有差異,更別提市與市、省與省之間了。諸如浙江,每個市之間幾乎都要用普通話才能交流。

另外,方言還會出現“飛地現象”,意思是一地的方言與周邊地區方言差異很大,反而與相隔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外的某地方言類似。造成方言“飛地”現象的,則大多屬於大規模移民產生的。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圖:天津

比如咱們要說的北方第二大城市的天津話。天津話大家想必並不陌生,相聲小品裡經常會聽到,是非常有特色、且獨具幽默感的方言。大家都知道,天津與北京、河北接壤,距北京僅有120公里,三面被河北環抱,但很奇怪的是,天津話卻和近鄰河北話、北京話有非常大的差異,即便放在整個華北,天津話也是相當特殊的存在。

天津話和北京話、河北話差異大,但卻和1200裡外的安徽皖北話十分相似,為啥會出現這一神奇現象呢?其實,這就是咱們上面說到的方言“飛地現象”了。天津和安徽之間,在歷史上曾有過3次大接觸,正是這3次安徽移民,帶來了皖北方言,導致天津話出現變異,和鄰居不像,反而和安徽成了遠親。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圖:天津至皖北跨越1200裡

第一次發生於明初。眾所周知,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而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也大都是淮西子弟。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定都南京,為打擊元朝殘餘勢力,鞏固北方國防,朱元璋將四子朱棣封為燕王,駐守北京。

朱元璋和兒子們都是安徽人,而將領士兵也大多是從淮西招募的,同為老家走出來的,風俗語言相近,因此老朱家對淮西子弟比較放心。江東曾是張士誠地盤,老朱家對江東士兵頗為忌憚,守衛南京都城的責任就交給了淮西兵。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朱元璋駕崩後,孫子朱允炆繼位,力主削藩,最終導致“靖難之役”爆發,被叔叔朱棣奪了皇位。朱棣根基在北京,因此奪得皇位後,以“天子守國門”名義,將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隨著朱棣北遷的不僅有燕王舊臣,還有大量淮西兵及其家眷數萬人,朱棣將這批老家帶來計程車兵安置在天津設防,並設立天津衛,至此天津正式建城。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可以說天津城最早的一批居民,都是來自安徽皖北、江蘇蘇北等地,因此皖北蘇北這一地帶的方言,也成了天津城內最早的強勢方言,這也導致天津城內方言和周邊地區方言有很大不同。皖蘇北後裔當時處於上層階級,天津本地人又很少,因此方言得以完整儲存。

第二次發生於清末,也是一次軍事大移民,便是李鴻章的淮軍。天津在清末成了淮軍大本營,李鴻章從兩淮帶來的6萬淮軍以及他們的家眷,再次湧入天津城,又將江淮官話帶入天津。這些淮軍後裔後來陸續脫下軍裝,成了新天津人。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圖:淮軍

燕王掃北和淮軍入津,兩次都是軍事移民,而兩次移民的主體都以皖北人為主,因此天津城內皖北方言成為強勢方言。

另外,清朝時期,全國鹽業漕運幾乎都被兩淮鹽商壟斷,兩淮鹽商順著運河不斷抵達天津,也帶來了大量皖北、蘇北方言和生活習慣。這3次移民,最終構成了天津的居民主體以安徽裔為主,安徽皖北方言也成了天津方言的母方言。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不過近代以後,隨著大量河北等北方人湧入天津,天津方言也逐漸受到影響。但總體上來說,天津話和如今的皖北話依然十分接近,尤其是以蚌埠、固鎮為輻射的皖東北地區,和天津話最為相似。因此,語言學界如今比較傾向於將天津話歸類為中原官話信蚌片,天津也成為信蚌片方言在北方的一個“方言島”。

如果大家熟悉天津話和信蚌片方言的,應該會有這個感受,兩邊人說話口音、用詞都非常接近,相比於天津話和周邊的北京話、河北話更為接近。很多出門在外的信蚌方言片區的人說話,經常會被誤以為是天津人。

北方第二大城市,為何會成“方言島”?1200裡外的3次安徽移民

圖:中原官話信蚌片

有天津人或者安徽信蚌方言片區的人嗎?可以來互相說下方言,看看是否很接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