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賈平凹:作品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批判和揭露,還有很多對人的探究

原標題:作品的境界取決於作家的視野

9月13日,由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為期3天的陝西百優中青年小說作家培訓班結課。在這次培訓期間,講師們與青年作家面對面交流,分享瞭如何創作、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幫助青年作家破解創作中遇到的難題。在培訓課程即將結束之時,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對在場的陝西省青年作家講了別開生面的一課。

當天下午,賈平凹提前到了會議室,與在座的作家們親切交流。會議室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下午3點,授課正式開始。

瞭解時代再創作 開啟視野再提筆

在這個時代,作家要怎樣創作?賈平凹表達了他的看法:“創作首先要了解這個時代,認知社會背景和社會矛盾,需要有所謂的現代觀念。現代觀念即是關於人的探究與揭示,沒有現代觀念,便無法創作,創作也無法發表,發表也無法產生影響。不瞭解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作品便進行寫作,便沒有思想和意義。要寫作,就應該寫出現實中的問題,這是文學的功能所決定的。”文學的功能有很多種,賈平凹很認同龍應臺所說的“文學的功能是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這一觀點。

在瞭解時代的同時,作家也要懂得如何閱讀他人的文學作品,賈平凹認為:“看別人作品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認識,汲取生活的智慧,享受優美的句子和段落,作品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批判和揭露,還有很多對人的探究。”

賈平凹說:“現在寫小說有兩種情況,一是文學視野問題。文學視野太小,不瞭解國內的文學變化、國際的文學變化,就會沒有文化自信或者產生盲目自信,就不可能創作出好作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如果看問題和敘事角度侷限,總是用自己習慣寫的題材,習慣的寫法,比如寫散文,總寫親情舊事,內容就會比較侷限,題材也顯得陳舊。二是世界化問題。不是把我們的內容變成別人的內容,也不是把我們的作品變成和別人統一化的作品,而是要儲存自身創作本來的特點,又要汲取現代生活和現代其他文學的營養,要讓我們傳統文學在新的時代產生出新的生命力。”

賈平凹認為,現在的小說已經形成了揭示、暴露、批判等元素,但寫作是一種愛的表現,不是仇恨發洩,這是文學最基本的“情商”,任何作品寫出來,呈現的都是自己的經歷,但表現的都是眾人。“一車人出去遊玩,早上10點,有人給司機建議說停車吃飯,司機不會停下來,其他人也不願意停下來,如果到中午12點提出這個建議,全車人都會同意,因為大家都餓了,所以一定要寫出12點大家的飢餓,不能寫出10點你自己的飢餓,這樣引起不了共鳴。”賈平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看山水三層境界 悟人生寫作真諦

講完這些,賈平凹說出了一句俗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賈平凹依據當下寫作的意義,談了一些他對這句話新的認識。

這句話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賈平凹說:“這層就是我們面對的塵世的萬物永珍。塵世的萬物永珍是有規律的,因為它一直保持著平衡而執行著。就說生老病死,它就是人生的規律,每個人都必然經歷,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我們就在這萬物永珍中,在這裡,一切都是有序的,像是精心的安排。有一種樹葉被認定為茶,那麼就有了採茶的簍,炒茶的鍋,裝茶的罐,煮茶的爐子,盛茶的壺和碗,又有了茶桌、茶凳。在塵世中,你感覺什麼都從未生,又從未死,你就是它的一部分,好像你在,好像你又不在,多了你並不擁擠,少了你也並不空曠。而我們是寫作者,應該寫什麼呢?文學是寫生活的。生活就是這萬物永珍。在萬物永珍中人是最主要的。文學是人學。怎麼寫人呢?萬物永珍之所以有序,有規律,其實就是有關係,文學就是寫這種關係,既然人是萬物永珍中的一種,人肯定與萬物永珍有關係。每個人都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人群裡有人倫秩序,有社會秩序,有生命秩序,有情感秩序,有了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人與人有著各種關係。每個人在這個關係中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在此,人性得到充分暴露和表現。文學就是寫這些關係的,寫出人類的困境和新呈現的人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一層次上,講的是文學面對的是什麼,也是寫作的基本面。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作品免不了見什麼寫什麼,就事論事。”

怎樣使作品不平庸,賈平凹提起第二層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說:“從文學角度來講,在這一層次上文學強調的是個性與風格,也就衍生出了懷疑和批判。但是,當我們都熱衷於第二層次,文學上觀念化的作品就會特別多。強行表現出歡樂和憂愁,以批判為深刻,以象徵為意義,以形式變化為手段,是易於產生那些做作的、矯情的作品。人的觀念是會變的,但事實永遠不變,事實就是指萬物永珍關係中的那些故事。只以觀念寫成的作品,時過境遷,還有什麼價值呢?”

接著,賈平凹說起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們在寫作時要塑造人物,都知道主要人物難寫,次要人物則容易寫。這是因為習慣了要給人物強加思想。反觀《紅樓夢》裡描寫了當時社會背景下大觀園中一群少男少女,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作家沒有給他們強加思想,只是寫出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但這部作品把什麼都表現出來了。因此,作者把筆下的人與物寫到極致,寫到圓滿,這樣的文章本身就會產生出所有的意義,就像把燈點亮,能指引方向和道路,飛蟲會來,眾人會聚集一樣。當然,作品的境界還取決於作家的視野,這建立於作家的先天才能和後天的認識、覺悟、學養上,而一旦這樣,就可能出大作品。”

賈平凹講完,全場掌聲雷動。與會作家紛紛表示,透過此次培訓班的學習,在以後的創作過程中可以規避很多創作問題,同時也提高了自身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尤其是聽完賈老師的授課獲益匪淺。他們作為陝西作家,會擔負起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的使命,為陝西文學貢獻力量。

記者 張家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