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熊玲:什麼是依戀?依戀有哪幾種類型?

熊玲:什麼是依戀?依戀有哪幾種類型?

精神分析家鮑比的依戀理論認為,人的依戀模式有四種:我好你不好的抗拒型;我不好你好的迴避型;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型;我好你也好的安全型。成人依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童年的依戀模式的再現。童年和父母(特別是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往後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無論所處的是親子關係還是朋友關係,戀愛關係還是婚姻關係,你都會發現這四種依戀模式的存在,同時也會發現,人最深的願望或痛苦,人的愛恨情愁的情感是跟不同型別的依戀模式緊緊相關的。我們簡單闡釋一下這四種依戀模式就知,人依戀情感背後的人形。

熊玲:什麼是依戀?依戀有哪幾種類型?

“我不好你好”的迴避型,和“我好你不好”的抗拒型,都可說是焦慮矛盾形態,在成人依戀關係中就是你所說的焦慮矛盾個體。這兩種依戀模式,表現迥異,但本質一樣。前者是害怕和躲避關係,後者是依賴和主動掌控關係。深入看,迴避型的主體,其自我內心建構的“客體關係”是:“我不可愛的自我”和“自大自私的父母”,他成人後的人際態度是小心謹慎,防備走近。 抗拒型的主體內心建構的“客體關係”是:“無所不能的自我”和“懦弱或溺愛的父母”,他成人後的人際態度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兩類個體,在建立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就如你所體會到的:一方面希望和他人建立持久親密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又對建立這樣的關係沒有信心;而他們對依戀物件的感覺,是極其敏感、多疑、控制。這都只因他們內心的“弱我”害怕受冷落、遭否定、被拋棄。這也反應了,一個人的外在關係狀態是他內心關係模式的投射。

以親子關係為例,迴避型個體,猶如拖沓或自閉的兒童,抗拒型的個體,猶如任性或人來瘋的兒童,他們成人後在親密關係中反映出,前者就是那種容易隱忍、憂鬱、失落的“受害者”,後者是那種顯得焦躁、激進、強勢的“迫害者”。但他們依戀的本質相同:一個以被動攻擊,一個以主動攻擊而吸引對方的關注。換種說法,他們是以不同的控制方式,誓死到達對方或他人必須“愛我,接受我”的目的。

熊玲:什麼是依戀?依戀有哪幾種類型?

以婚姻關係為例,那種打不散的衝突夫妻,即是矛盾焦慮型的依戀風格。他們猶如刺蝟配對,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才那麼既害怕抱得太緊(親密)而分開,又恐懼疏遠(分離)而親密,以此衝突的迴圈。深入看,他們能夠忍受這樣的矛盾親密,其吸力應來自成人依戀模式的原型,心底深處那個熟悉而陌生的——愛我或不愛我的親人(或客體)。

而“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係中是那種極度敏感、有個性缺陷的主體。比如偏執、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他們的依戀風格,是頑固地對物件索愛。要麼,他們根本無法建立親密關係,要麼他們在建立關係以後,因為他那“對關愛的病態需求,如過分依賴,毫無邊界,軟硬控制等”而終導致分離。這類極度不安全的個體,其內在的“客體關係”是:“被侵犯或被剝奪的兒童”和“冷漠或施虐的父母”,在他成人後的親密關係中,他總會無意識地尋找那個——熟悉的陌生親人(或客體)。其索愛與分離的重複,正是他內在關係模式(恐懼的小孩與壞客體)的投射,而應驗著他的自我期許:原來我真的不好,你更不好,我真被你拋棄了。

相反,“你好我也好”的安全型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係的雙方,必然是人格成熟的主體。他們猶如兩棵長勢茂盛的榕樹,相互依偎,但一定有邊界;相互尊重,但一定有主見;相互信任,但一定不控制對方;相互體貼,但一定不遷就對方的無理;一句話,雙方允許讓對方做他真實的自己,在依戀關係裡沒有恐懼。這樣的人,在他過去的依戀模式中,一定是獲得過足夠的安全體驗的主體,其內心深處是建構有“我好你也好”的依戀模型。他們在相處的關係中,所感受的是熟悉的親人(或自己),而非熟悉的陌生人。

何種依戀模式,決定了人在親密關係中的何種角色,以及生活質量。每個人都在屬於他的依戀模式中或痛苦或快樂地上演他的人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