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陌陌的七年之癢

社交賽道這把虛火,好能燒多久?

陌陌的七年之癢

在短影片平臺戰火紛飛的2018年,陌陌這款與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市場同齡的社交產品,似乎刻意低調地遠離輿論中心。除去上半年收購探探與冠名《幻樂之城》,唯有每季度財報披露後短短的幾天,會被媒體關注和討論。本次2018年三季度財報披露後,市場上對陌陌的現狀和發展出現質疑的聲音。

評價一家上市公司,既簡單也複雜。簡單是因為其有公開披露的經營資料,即使不懂業務,也可以套入各種分析模型點評一番;複雜是因為,從行業角度和財務角度來看公司的業務,一旦出現不同的結論,則對企業的價值認知將出現分歧。

而使用者使用一款產品,並不會在意其企業的股價市值,以及投行分析師們的看法。在2016、2017年藉助直播業務二度崛起的陌陌,是否有機會在守住現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攻城略地,這是從財報中很難分析出來的。我們還是要回到產品與行業的視角,來尋求答案。

社交賽道的虛火

2018年夏天,隨著無人貨架、共享單車相繼熄火,以及經濟下行帶來的投資機構的資金荒,社交這一被冷落了三年的賽道,又重新成為投資機構的寵兒。近日江湖傳聞,位元組跳動也要推出自己的社交IM產品。

究其原因,一來是風水輪轉,前幾年幾個火爆的賽道被證明多為雞肋,投資人的目光又回到了社交這一古老產品領域;二來是機構缺錢,社交這種賠率足夠大、單個使用者價值高、不太需要補貼燒錢的產品型別,實在是很符合當下投資人的口味。

一眾社交產品紛紛融到天使甚至A輪,其中不乏微信團隊核心成員下海這種自帶光環的團隊,或者“湖南人做社交”概念團隊的Facebook復刻版,以及羅永浩親自投資站臺的IM產品。

這一波社交產品的共性,總結起來也很有意思:

鍾愛英文產品名。

不乏從2015、2016年社交產品寒冬期苦撐到今年的幾個“老”產品。

不同於以往陌生人社交為主的創業方向,這波產品出現了幾個敢於挑戰IM和熟人社交場景的愣頭青。

本人透過多渠道瞭解一下這些產品的資料。

這些社交新貴的日活使用者數,個別表現好的衝到50萬,少有的兩個曾摸到百萬級日活的產品,也僅僅是在媒體集中期間曝光或者大手筆買量做投放的前提下。聚光燈一旦移開,資料立刻跌落。

問題出在哪裡呢?

首先,無論對於陌生人社交還是熟人社交,我要下一個絕對的判斷:在國內做社交,使用英文名做不大。

英文,哪怕是簡單的字母組合如QQ,都能被山東人讀成“秋秋”。中國人老百姓都會認會讀的英文,恐怕只有“OK”。產品取個英文名,哪怕是初中詞彙,也基本超出了“五環外”和“80前”兩大群體的認知能力。算一下剩下的使用者池,還剩多少人?

並且,英文高頻詞在搜尋引擎和軟體應用商店的搜尋友好度極差,甚於中文的高頻詞。你應該不會希望使用者和媒體在搜尋、下載你產品的時候,被淹沒在一堆無關資訊吧?詞頻和國內外無關資訊疊加,會是非常大的問題。

最麻煩的是,英文高頻詞的商標是肯定註冊不下來的。即使你不想出海,那些智慧財產權意識完備的國家,商標所有人早就透過馬德里協定把權益延伸到了國內。產品做大了分分鐘就是被告或者被下架的節奏。

然後我們分開來看熟人和陌生人社交。

熟人社交產品的邏輯

當下做熟人社交,我不認為有什麼機會。

熟人社交產品改朝換代的動力,在於基礎的通訊技術變更。由於熟人社交必須架構在高頻的通訊需求之上,則為每個參與者分配“賬戶”,是最大的門檻。從郵政地址到電子郵件地址,從電報到電話,從呼機到手機,從簡訊到IM,無一不是技術驅動的更新換代。

現在你告訴我,在2018年,基礎通訊技術有什麼變革?是大家開始不用智慧手機了,還是行動通訊網路被腦電通訊代替了?對不起,並沒有發生什麼通訊技術換代。

於是,從IM回到簡訊,是一種倒退;而企圖把十年前人人網做過的事情重來一遍,但外部環境的變化,並沒有利於這一產品類別的條件產生。

我在這裡不怕再說句絕對的話:開放關係的實名制社交,在中國是做不成的。

在當下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背景之下,相當一部分人的社交資訊需要隨時變更甚至清零。開放的社交關係,對這一點相當不利。很多人連手機號和微信都經常換,你給普通人弄一個大家都隨便看的、真實資訊的主頁,他敢用才怪。

所以很容易理解在熟人社交領域,顛覆微信有多難了。作為一個基於IM這種高頻場景,半開放關係的半實名制熟人社交產品,微信不只是取代了你的通訊錄,更是接管了你的關係鏈,以至於想冷啟動批次匯入社交關係以替代微信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那麼可能產生顛覆或者發展機會的,還是在陌生人社交這一領域了。雖然微信仍然會接管各種陌生人社交平臺沉澱下來的、穩定的社交關係,但隨之而來的微信上社交關係過於“沉重”,以及缺乏娛樂精神與重組社交關係的機會,陌生人社交這一賽道始終有新選手躍躍欲試。

陌生人社交市場:陌陌的基本盤與挑戰

陌生人社交與熟人社交有一點相似之處,即“社交”作為一個獨立使用者場景,是很難穩定存在的,必須架構在一個相對高頻的場景之上。在國外,這個高頻場景是個人的profile。而在國內,這個場景一般是IM。當然,現在有了短影片,情況會有些變化,後邊我會討論這個問題。

因此,由於高頻場景的稀缺性,陌生人社交領域新產品的切入點,往往是挖掘“新玩法”而非“新場景”。但很不幸,“新玩法”在使用者需求的頻次上很難穩定,且由於覆蓋的往往為垂直人群,從大眾使用者中篩選出這部分垂直使用者的成本極高。

並且,“新玩法”一旦被驗證有效,類似陌陌這樣的大使用者體量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分分鐘就可以複製過去。唐巖2017年提到的“陌陌要做的是迪士尼樂園”,正是這個意思。

在陌生人社交產品這個賽道,自2011年以來,基本只有兩個產品

:陌陌和其他產品。

在其餘任何產品類別中,都很難看到這種現象:多年以來,老二(探探)比老大(陌陌)的資料差了一個數量級、剩下的產品不值一提。何況,在今年年初,老大和老二合併了。這種情況下,陌陌的使用者群體和業務基本盤可以說是非常紮實了。

而對於陌生人社交的新秀們,如當年陌陌一般從IM切入的時間視窗早就過去了,新的技術變革還遙遙無期。並且,阻止新興勢力進軍陌生人社交領域最大的障礙,其實是微信。

社交新產品冷啟動,去微信上拉取使用者的社交關係鏈,是成本最低的策略。而微信及其背後的騰訊,對於社交賽道出現的任何新秀,採取的都是防範乃至封殺的態度。如果微信採取類似facebook的開放社交關係鏈授權的策略,只怕不出一年,微信上就會孵化出一批“小陌陌”。很可惜,騰訊和微信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要保護使用者體驗”。

話說回來,陌陌的業務基本盤安全,不代表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去年伯通的一篇《陌陌還能牛多久?》中,也提到了陌陌未來的業務風險,在於無法跟進新的技術帶來新的玩法,或者被“野蠻人”拖進其他戰場。

現在看來,“野蠻人”已經出現了。

前邊提到的陌生人社交必須架構於高頻場景,之前基本只有IM,近兩年隨著4G網路的普及和資料資費的下降,短影片來勢洶湧,大有成為國民級產品場景的潛質。

基於短影片之上的“玩法”和變現手段,即使只是直播,也令人側目。這個領域目前最大的贏家是快手。不過,同樣在2016年啟動直播業務,快手以三倍於陌陌的員工數量和六倍於陌陌的DAU,目前直播流水收入僅達到與陌陌同樣的水平,至少是可以說明陌陌在直播運營手段和付費使用者質量上優勢明顯。但別忘了,日活近兩倍於快手的抖音,尚未在直播業務上火力全開。

而新的技術方面,擺在陌陌、快手、抖音們面前,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和挑戰,即隨著機器學習和演算法推薦技術的成熟,演算法在分發內容之外,逐步作用於社交關係的分發與重構。這一應用場景,有著比陌陌和探探的傳統優勢—基於位置的社交關係分發—更大的想象空間。據悉,陌陌和抖音正在這一領域重注投入,將在2019年逐步在產品層面驗證。

當然,陌陌還擁有一個極富個性的創始人,以及不斷最佳化迭代的核心團隊。唐巖之於陌陌,影響力甚至超過張小龍之於微信。創始人和核心團隊對於社交產品的重要性,從來就不應被低估。

因此,對於當下的社交產品市場,我的判斷是:熟人社交沒什麼機會,陌生人社交以傳統的IM角度切入也沒有機會,但頭部產品會面臨短影片和演算法推薦類巨頭的跨界打劫。

在這種形勢下,陌陌的後續發展,取決於其未來一年在既有業務上的深耕,以及在新的技術產品場景中的表現。

資深產品經理,知名科技媒體作者,領英產品專家委員會成員。擁有超過14年的產品、管理、創業經驗,曾就職於中電賽龍、中郵普泰、播思通訊、快手等多家業內優秀企業,現為北京帥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