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這天我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發的朋友圈,配的文案是:老師不是全職保姆(哭),我太難了!我有點好奇,點開了下面的那張圖片,是家長群裡面的聊天記錄。

小琪媽媽:李老師,孩子冷的話記得讓她把衣服穿好!

默默爸爸:老師,今天天氣不太好,別讓孩子出去亂跑,不然會摔倒的!

單單奶奶:單單今天早上沒吃飯,記得中午讓孩子多吃點,別餓著了!

班主任說:以上家長說的老師都有提醒到,家長們不用每天都重複,你們對孩子的關心,我們能夠感受的到,但是除了照顧孩子外,我們還要備課,準備PPT……不能夠一直在孩子身邊,孩子們在學校都很聽話、懂事,也能夠體會到每位家長的良苦用心!另外本群是通知群,家長不必一直在群裡發無關的訊息,有事私聊,請配合老師工作,謝謝!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許多家長在身邊有了孩子之後就會變得敏感,總是習慣性的擔心一些事。

“吃飯的時候別弄灑了”,結果吃完飯之後就會發現碗周圍全是飯;“玩具不要隨地亂放”,然後就會發現玩具玩過之後遍地都是;“不要去碰那個水杯,剛倒的水燙”,於是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的哭聲;“今天天氣不好不允許吃冰激凌”,回家之後就會發現垃圾桶裡放著冰激凌的包裝袋;……

家長越是擔心的問題越會在段時間內發生,好奇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求職動機, 是個體對新奇、未知的事物趨近並探究的傾向性。對於孩子來講就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才促使一系列現象的發生。

這種現象與心理學效應“墨菲定律”有異曲同工之處!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一、什麼是“墨菲定律”?

百度百科解釋為: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在面對措手的事情時,很多人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際內心已經慌了一批!

習慣性思維在面對緊急事情的時候,會把問題看得不全面,習慣主觀臆斷,然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導致事情最終沒能完成!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或許你認為今天起得早了,可以更早的到學校,其實你剛好趕上了早高峰;

或許你覺得能夠很快的完成這次答題,沒想到敗給了運算、敗給了時間;

因為總有你預測不到的情況發生,總有阻礙你處理事情的因素出現,當沒有分析一件事情的所有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時,事情的發展就不處在受控狀態。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人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習慣性思維總是先想到做這件事的有利因素和好的結果,而很少去考慮不利因素和壞的結果,忽視風險的發生,沒有應對措施,當事情的發展超出自己的預期時,則不知所措。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我家孩子這麼大都沒有長過痘,結果過了一週,從來不長痘的人臉上長逗了;

我家孩子從來不生病,結果第二天,就開始上吐下瀉;

每個人直覺裡都有風險意識,預測到這種風險的發生卻沒考慮過如何採取措施避免,以至於戲言成真。

“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機率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墨菲定律”在育兒過程中的表現主要是,父母過於擔心孩子,然後擔心的事情就會發生,那麼過於擔心孩子對孩子來說到底是一種幫助?還是一種詛咒呢?又如何擺脫這種擔憂,讓“墨菲定律”發揮她積極的作用呢?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二、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朝著“反方向”發展,最終迷失自我

1、孩子被習慣性貼標籤

我去閨蜜家做客,一進門我對閨蜜女兒說“甜甜去給阿姨倒杯水好嗎?”甜甜走向廚房,閨蜜說“甜甜什麼都不會幹,還是我去吧!”我說“你得學會鍛鍊鍛鍊,甜甜現在都六歲了。”閨蜜說:“沒事沒事,甜甜還小!”我勉強笑了笑,發現在閨蜜說甜甜什麼都不會的時候,甜甜停止了腳步,等著閨蜜過去給我倒水!我在想甜甜是真的不會嗎?還是……

後來我和幾個其他玩的好的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對甜甜的印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不只是朋友還有許多他們的鄰居也這樣認為!其實真是閨蜜對孩子的擔心才造成身邊人的評價的,正是這些評價慢慢地成為了甜甜的“標籤”!

2、越是擔心的事情越會被強化

同一種事情都會有好的跟壞的一面,一般來說結果無論好壞機律都是50%,而且當你特別不安的時候做事可能會比平時做得更不好,所以發生意外的機會就會增加,就會出現越是擔心的事情約會被強化的現象!比如總是擔心孩子考試不好,給孩子太大壓力,最終過猶不及,孩子考試壓力大,反而影響了正常發揮。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3、家長的“過度焦慮”會讓孩子變得怯懦

當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不斷進行阻攔,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錯誤的,就會出現“幹啥啥不行,寫啥啥不會,說啥啥不聽”的狀態,恰恰由於對孩子的過度擔憂和“鏡中我效應”使得孩子變得越來越怯懦。

鏡中我效應也叫映象效應,其含義是:在自我意識心理學中,人們把由於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並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這種現象稱之為映象效應。

三、孩子遲早有離開父母的一天,與其“過分焦慮”,不如對孩子放手

美國心理學家在給家長的10個請求中,有這麼一個請求:別過度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某些“後果”。很多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經歷來學習。關於如何用“墨菲定律”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把“你不能”變成“你可以”

“你不能用剪刀”→“你可以去使用剪刀,但是需要在媽媽的幫助下!這樣媽媽才放心。”

“你不能亂放玩具”→“你可以把剛才自己玩的玩具收拾一下,這樣它下次就可以繼續陪你玩了。”

“你不能吃涼的”→“你可以吃涼的,前提是天氣要好!要不然爸爸媽媽也會很傷心的。”

……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在孩子企圖去做有危險的事情時,不要及時去制止,因為往往孩子都會對著幹,在制止的同時,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讓他去做這件事情,給孩子一個簡單的解釋。把“你不能”變成“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造成的不良後果。

2、對孩子有信心

被人們稱為“全球第一CEO”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宮傑克·韋爾奇曾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圍繞‘自信’展開的。”

他的自信大部分要歸功於他的母親,小時候韋爾奇患有口吃症,經常被人嘲笑,韋爾奇的母親想方設法將兒子這個缺陷轉變為一種激勵。她常對韋爾奇說:“這是因為你大聰明,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袋。”於是從小到大,韋爾奇從未對自己的口吃有過絲毫的憂慮。因為他從心底裡相信自己的母親:他的大腦比別人舌頭轉得快!在培養兒子自信心的同時,她還告訴韋爾奇,人生是一次沒有終點的奮鬥歷程,你要充滿自信,但無須對成敗過於在意。

對孩子有信心,讓孩子接收到“你可以”、“你能行”、“我相信你”……這種的訊息,給孩子鼓勵,一定會達到你所期待的模樣和要求。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3、不要過度強調某件事

還記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典故嗎?

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積攢三百兩銀子,心裡很高興。但他總是怕別人偷去,就找了一隻箱子,把三百兩銀子釘在箱中,然後埋在屋後地下。可是他還是不放心,怕別人到這兒來挖,於是就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紙張上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貼在牆角邊,這才放心地走了。誰知道他的舉動,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兩銀子全偷走了。為了不讓張三知道,他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牆上。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後去看銀子,銀子不見了,一見紙條,才恍然大悟。 “此地無銀三百兩”,本來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沒有三百兩銀子。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由於做事愚蠢,想隱瞞的事情反而暴露了。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往往不用擔心的事情,由於過度擔心,造成孩子某種隱藏的性格露出端倪,影響孩子的發展,家長們不應該過度強調一件事情,會給孩子留下潛在的意識,讓孩子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影響孩子正常的發展。

4、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經常說“有什麼樣的期望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真的是這樣的,但前提是:期望一定要合理,期望過高會打擊自信心,期望過低會喪失挑戰性,綜合孩子自身的情況給予合理的期望!

育兒界的“墨菲定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只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與其擔心孩子不會刷碗,不如先讓孩子看如何去刷碗;

與其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不如先去好好輔導孩子今天的作業;

與其讓孩子考個還大學,不如趁著現在把基礎打好;

別試圖教貓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貓不高興。其實教育孩子和這隻貓一樣,我們既要防微杜漸,也要看淡壓力,保持平常心,更不要圖僥倖!少點擔心、多點關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