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春秋謝幕戰國又起,一代改革家李悝,幫助小國稱霸天下

不知道經過了多少風雨的掙扎,又有多少霸主登臺表演,春秋的大幕終於是緩緩的落下去了,不過事情並沒有這樣結束,歷史立馬上演了下一時刻的大戲,揭開了新的一幕,那就是戰國。“戰國”這個一聽名字就讓人很害怕的世道,這一定就是戰鼓咚咚響,喊殺連天的時代,對的!這個時代就是大魚吃小魚,到處征戰的時代。要想要變成一個強國,在這個時代裡生存下去,那就必須得變法改革,只有自己變強了,才能吞併其它的國家,而不是等著被其他國家打敗,誰還敢抱著老祖宗的規矩,猶豫著不改革的話,那就只有等死的下場。戰國時候的第一個強國魏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春秋謝幕戰國又起,一代改革家李悝,幫助小國稱霸天下

魏國皇帝在自己當上皇帝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我們之前所說的那個道理,而且魏國是一個新成立的國家,因此它的周圍基本上都是時刻想要吞併他的敵人,如果它再不改革,那它的下場肯定好不到哪去。為了壯大國家,魏國的皇帝就任命了一個改革家,不僅要實行變法,還要進行非常深入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而提出這些改革的就是李悝。

李悝改革的第一刀就是世襲制,這個制度實在是太糟糕了,選拔人才在這個制度裡面基本不成立。這個制度講的就是貴族生的孩子就一定是貴族,下人生的孩子就一定是下人,貴族生了孩子就可以當官兒,下人生的孩子就只能種地幹一些粗活,難道真的是老百姓的孩子都笨嗎?都不能當官治國嗎?那才怪呢,於是李悝第一刀就砍在了世襲制上。

春秋謝幕戰國又起,一代改革家李悝,幫助小國稱霸天下

李悝的第二刀砍向的是井田制。什麼叫井田制呢?就是以前的國家規定的是農民們自己可以去能種自己的田地,但這還不夠,他們種完自己的地後還要去公家的田地耕種,也就是說自己種的田地自己可以收穫自己吃或者賣,但是他們幫公家種的田地收穫之後,就得全部的上交給國家。那百姓就會想,我憑什麼白花力氣去種公家的田地給你們這些貴族吃呢?於是他們在種公家田地的時候就誰也不賣力,只是隨便的耕種,不管田地的好壞。

李悝為了改變了這一制度,決定把田地全都分給了農民種,不再分什麼公家田地和私人田地,那這樣子一來貴族和國家不就是吃虧了嗎?看起來是這樣沒錯,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國家和農民們約定好,你們放開了膀子幹,幹得多你們就拿得多,但前提是國家能夠抽取收成的百分之幾。這樣子一來農民就覺得想在的種田是自己為自己幹活,收穫得多自己就拿得多,那肯定就會賣力的幹活了。

春秋謝幕戰國又起,一代改革家李悝,幫助小國稱霸天下

同時從前的農業政策也非常的簡單,只知道一片地種一種糧食,根本不管糧食的多樣性,這樣子要是某一種糧食遇到病蟲,那他們只有端著空飯碗餓肚子了。李悝上臺後就規定農民的田地裡必須要種五種農作物,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一種農作物被病蟲侵蝕,導致全部的農作物都沒收成。李悝這樣一規定,即使是一種農作物染病了,那麼還有其他剩下的不同品種的農作物可以收成。同時他還規定農民在屋前屋後必須種植一些桑樹,開闢菜園子,多種一些蔬菜,以此來改變以前只單抓一種農作物的生產的錯誤做法。

春秋謝幕戰國又起,一代改革家李悝,幫助小國稱霸天下

有了多種農作物,農民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好了。但話雖這樣說,種莊稼總得是要看天氣的,如果一旦遇到大災害,那怎麼辦呢?李悝就想出了一個好法子。年收成好的時候,國家就用很低的價格去買農民的糧食,然後儲存起來。等到了收成不好的時候,他就將之前囤積的糧食再用低價賣給農民,如此一來,就算是遇到大災害,大家也能度過了這一年了。

李悝的第三刀砍向了不良的社會秩序,他主張保護私有財產。他寫了一部法規,上面寫有怎麼懲辦盜賊,怎麼打擊盜賊,怎麼維護社會和諧等等事,非常的清楚的記載了法律法規。他還專門派人盯緊盯住那些反對改革的保守派,立下了嚴酷的律法進行懲治。只要那些保守派敢動手腳阻擋改革,那就把他們全家都殺了,連孩子也不放過,這樣子看這些人還敢不敢擋住改革的腳步。魏國靠李悝的這幾個變法,又靠著軍事的改革,一下子成為了第一強國,誰也不敢再打它的主意了,魏國就這樣崛起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