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簡單心理”(ID:janelee1231),一個有溫度,有態度,守倫理的專業心理公眾號。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最近劉學州的死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又一個年輕的生命隕落,令人唏噓。

而翻看他的微博,我們發現關注裡唯一的個人賬號是前段時間另一個自殺的年輕人——鹿道森。劉此前點讚了鹿道森的自殺微博。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兩人在自述中存在諸多相似經歷。比如年少時都曾經歷過校園霸凌,都留下了長文遺書,甚至連自殺方式也很相似。

而不少網友對當事人的

祭奠,也多少存在對自殺

過度美化

的情況。比如:

「他去了再也沒有網暴的天堂

……

一個人自殺的理由往往不是單一的,但這些現象的組合,似乎

給人

們敲響了警鐘

它讓我們想到社會學家菲利普斯曾提出一個理論叫做

「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即在媒體報道個體自殺新聞後(尤其是娛樂明星的自殺),會導致人們對自殺行為的模仿,從而增加自殺行為。

自殺也是可以「傳染」的嗎?那我們又該如何談論自殺?我們來看看。

01

自殺也是會傳染的:什麼是「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最早可以追溯到 1774 年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該書出版後在歐洲引發了一股自殺浪潮。

已有研究人員指出與本書出版有關的自殺人數達到兩位數( W。 Ziegler,2002)。1778 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汀的女生於在德國的伊爾姆河中溺水身亡。據報道,她隨身攜帶了一本維特。

而「維特效應」正式提出來自美國社會學家 David P。 Phillips,早在 1974 年,Phillips就發現了這個現象。

他將這種自殺的「傳染」和「模仿」稱之為「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圖片來源:

pexels

一般來說,這些因素更容易引發「維特效應」:

1.

名人和榜樣

這不難理解,由於受到更強烈的關注,名人的自殺更容易引發「維特效應」。

自殺事件越突出,模仿者的數量就越多。在 David P。 Phillips 的調查中,

最大的自殺浪潮是由瑪麗蓮夢露的死亡報道引發的

(儘管關於她的死因有不同的理論)。

2.條件相似的人

除了名人之外,David P。 Phillips 的調查中還發現,

們更容易模仿那些條件相似的自殺者,

比如女性自殺者更容易影響女性,青少年自殺者更容易影響青少年。

除此之外,關係更密切的人也更容易互相影響。首爾國立大學教授、精神病方面的專家 Yoon Dae-hyun 經過研究指出:

「一起自殺事件平均能影響 6 個人,包括自殺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在內」。

3.有時候,自殺的地點和方法也在自殺中發揮作用

美國的金門大橋被認為是自殺的旅遊目的地。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金門大橋

2009 年,在報道德國著名運動員羅伯特·恩客因抑鬱症臥軌自殺後,火車上的自殺任務人數增加了。

還有研究指出(Christoph Cadenbach,2010):

你甚至不必認同這個人就可以模仿他的行為,只要媒體報道中確定自殺的方法或位置就足夠了。

02

為什麼人們會模仿他人的自殺行為?

1. 抑鬱情緒的調節機制

雖然我們說自殺傳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

這絕不是自殺意圖產生的源泉,它只是推動自殺意圖最終向自殺行為轉換的「催化劑」。

只有原本就有高抑鬱情緒的個體才具有對媒體報道他人自殺的易感性,這些個體表現出對自殺行為更高的接受度和更積極的評價。

2.身份認同

根據心理學的社會認同原理,

人們有將自己歸屬於某一群體的社會動機,當人們感知到和自身相似的個體或群體時,會激發自身的身份認同感。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每個人於人世間搖搖晃晃,各自的隱晦與皎潔大抵是周遭旁人難以理解的。而當深陷泥潭的人在偌大的社交網路中,發現了自殺者似乎是世間的另一個自己。

兩人過往的陰翳在這一刻交融,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也許讓這個人感到自己不再孤獨,遙遠的自殺轉變為了一種非常真實的東西,讓人們認為似乎可以遵循這個劇本來「處理」痛苦。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圖片來源:

pexels

3.媒體的渲染和宣傳,增加認知可得性

如同人們誤認為坐飛機比火車更危險一樣,媒體對自殺的報道增多,會強化自殺相關資訊的認知可得性。讓大眾產生認知偏差,將自殺行為正常化,成為應對困難的可接受方式。

媒體對自殺詳細的報道,無意間也為有自殺意圖的人提供了潛在可行的自殺方法。

更有甚者,有些媒體會將死亡有時會以一種美好而浪漫的方式被呈現,甚至帶有壯麗的英雄主義色彩——

一些更容易受到傷害的個體(例如,抑鬱症患者、曾經有過自殺行為的人),可能會產生一種依戀,鼓勵他們會表現出自殺的行為特徵。

Netflix 上曾經有一個傳播廣泛的影片,內容關於一個德國高中女生的 13 個自殺原因,心理健康專家擔心會引發新的自殺浪潮:「危險的是對自殺的詳細描述及其原因的簡化,人們會在網際網路上觀看影片來學習新的行為形式,學習如何化妝、彈吉他或系領帶結,自殺行為也是同理。」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該影片根據《

Thirteen Reasons Why

》一書改編

03

如何面對(談論)自殺?

1.改變談論和報道自殺的方式

對於自殺事件不是要閉口不談,而是改變談論或報道的方式,

適當的、一定數量的自殺報道甚至可以防止它們發生,這被稱為「帕帕吉諾效應」,與維特效應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中帕帕吉諾是來自莫扎特魔笛中的一個角色

在他人的幫助下克服了最初的自殺念頭。

WHO 曾經發布了 《自殺預防:對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為我們談論和報道自殺事件提供了一些建議:

不要刊登自殺者照片或遺書

不要詳細描述自殺的方式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不要美化或感性化自殺行為

不要強調輕生者的個人特質、背景或宗教

不要借報道責備任何人

而對於個人來說,

當我們在社交平臺談論自殺事件的時候,也可以參考媒體報道的準則。

給鹿道森點讚的劉學州走了:我們究竟該如何談論自殺?

圖片來源:

pexels

2.如果你身邊有人自殺,不同的階段的人要尋找不同的專業機構

只是有自殺念頭的人

其實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有自殺的想法,建議他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可以去醫院的抑鬱門診,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有自殺計劃的人

請務必聯絡學校、工作單位、家人 24 小時看護。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醫院或者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已經在自殺邊緣(開始實施計劃)

聯絡家人(家人是最有可能知道線索的人)、聯絡公安局或者醫院。請專門做危機干預的人來做干預。再日後進行轉診和心理幫助。

以上是在面對自殺危機情況下的基本原則。

我們永遠無法瞭解在他的世界裡面究竟體驗過什麼。

保護當事人的隱私,不做過多猜測和評價,這是我們能做的,也是對逝者最大的善意。

參考文獻

————————

Papageno-Effekt

Eintrag im Online-Lexikon für Psychologie und Pdagogik, 22。 Februar 2016

http://www。medien-monitor。com/Eine-Frage-von-Leben-und-Tod。1226。0。html

Phillips, D。 P。 (1974)。 The influence of suggestion on suicide: Substantive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Werther effect。 Am Sociol Rev, 39(3), 340–354。

doi。org/10。2307/2094294

W。 Ziegler, U。 Hegerl: Der Werther-Effekt – Bedeutung, Mechanismen, Konsequenzen。 In: Nervenarzt。 Springer-Verlag 2002, S。 41。

https://www。berner-buendnis-depression。ch/wp-content/uploads/2017/06/werther-effekt。pdf

Christoph Cadenbach:

Der Enke-Effekt。

In:

Süddeutsche Zeitung

。 Magazin Heft 07/2010。

ttps://www-dw-com。translate。goog/en/the-werther-effect-will-13-reasons-why-spur-suicides/a-38885688?_x_tr_sl=en&_x_tr_tl=zh-CN&_x_tr_hl=zh-CN&_x_tr_pto=sc

《網路“直播”自殺增多 媒體不能做看客》,

中國青年報,

2015

Niederkrotenthaler, T。, Braun, M。, Pirkis, K。, Till, B。, Stack, S。, Sinyor, M。, Tran, U。, Voracek, M。, Cheng, Q。, Arendt, F。, Scherr, S。, Yip, P。 S。 F。, & Spittal, M。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e reporting in the media and suicid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 Med J, 368, m575。

作者:寒冰

責編:kuma

封面圖來源:pexels

*本文由西南大學心理學碩士研究生李偲共同產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