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東西文明在這裡碰撞

走進一座靜謐的教堂

或是沿著鐵路的軌跡

抵達這片遼闊大地的心臟

聽它訴說過往的榮光與未來的夢想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89年樓宇間的索菲亞教堂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修復後的索菲亞教堂

將索菲亞作為這趟旅途的起點,是再合適不過了,可以說,它已經成為了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旅遊名片。

1907年,索非亞教堂破土動工,彷彿冥冥中有誰選擇了它,成為這座城市的歷史見證。據說,在炮火紛飛的年代,教堂的鐘聲清響曾經足以遠達阿城。

百年雨打風吹去,索菲亞教堂正如這座城市飽經滄桑,而今它不再是苦難的傷痕,因為這座城市已經浴火重生。我們帶著自信豪邁的心,再來欣賞它的建築藝術之美,拜占庭風格的恢弘華麗,是城市天際線最浪漫的剪影。

每一個天高雲淡的日子,教堂廣場的白鴿在蔚藍中成群飛過。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89年中央大街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8年中央大街

索菲亞教堂離中央大街最近不過一公里,這條街始建於1900年,全長1400米,是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濃縮了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史。

在鋪滿面包石的長街上走過歲月蒼茫,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個故事。

列巴和啤酒是冰城人的日常,馬迭爾冰棒彌留著時代的風味,音樂節是一脈相承的浪漫,街邊的寫生是永恆的風景。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98年舉辦《我們不會忘記抗洪勇士》大型演出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防洪紀念塔

踩著麵包石走到大街的另一頭,便能夠看見佇立在廣場上的防洪紀念塔。

高聳的塔身和古羅馬式迴廊,靜靜訴說著一座城的頑強不屈。

江天遼遠,遊人笑語悠閒,是任何天災也帶不走的,這個民族的熱情與樂觀。

塔基前的噴泉,象徵勇敢智慧的哈爾濱人,正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塔下階表示海拔標高119。72米,標誌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誌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

防洪紀念塔——紀念在洪水中的英雄們!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58年松花江畔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5年中東鐵路大橋

防洪紀念塔往前走幾步,就到了松花江畔,向江面望去,就能看見橫跨江面的大橋。

於1900年建立的哈爾濱鐵路大橋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也是哈爾濱第一座跨江橋樑。

2014年4月9日22時58分,從漠河到瀋陽的2668次列車從橋上透過,安全運行了113年的老鐵路橋從此不再有火車透過。

退役後的“老江橋”作為不可移動文物整體保留,與鐵路博物館一起組成中東鐵路公園,展示著中東鐵路建設發展歷程與哈爾濱城市發展歷史。

在古老的橋墩旁,新建成的特大橋上高鐵呼嘯而過。新舊兩座橋,見證祖國又一個壯麗的70年。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88年道外靖宇街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中華巴洛克一角

伴隨江邊的微風向東走去,能夠到達最具特色的百年老街。

一街傳統美味,一種關東情懷,一片“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是“西洋殼裡中國心”。

老澡堂,老影院,相聲社,燻醬菜,北三老巷子藏著光影聲色、煙火人間。

黑漆的木質老牌匾與老式的旗幌掛在沿街兩側,俄式的玻璃路燈與傳統的大紅燈籠交織點綴著老街。

形形色色的吃食都聚集在老道外的小吃步行街,這裡是一代代哈爾濱人的回憶。

看過哈爾濱人的悠閒生活後,如果朝索菲亞的另一方走去,又會看見怎樣的人生?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90年黑龍江日報社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省報老樓

黑龍江日報創刊於1945年12月1日,是國內創立最早的省級黨報之一。

這棟有著八十載歷史的老建築又被稱作“筆尖樓”,如一支鋒銳筆尖刺入蒼穹,描繪著日月交替、風雲變幻。

正是這支筆,在70年前的東北率先寫下勝利的捷報,又在今日繼續書寫著盛世未來。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霽虹橋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4年霽虹橋

如果想從道里區跨越到南崗區,霽虹橋是一條捷徑。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霽虹橋,是哈爾濱橋樑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立交橋。

墨綠和暗金色彩的搭配、飛輪上精細的花紋,橋頭堡上花盞狀的燈飾……真是美極了!

有軌電車,蹄聲篤篤的馬車,戰時的軍車,早晚高峰的私家車……滾滾車流在前進著,我們在前進著,時代也在前進著!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70年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哈爾濱火車站

在霽虹橋上,遠眺哈爾濱火車站。

哈站是這個城市繁榮的起點,在1904年就開創了哈爾濱新藝術運動的先聲。新中國成立後拆除重建,歷經29年完工,陪伴了哈爾濱人最久的時光。

而最新落成的哈站再現了新藝術經典建築形制,現代、舒適、便捷,又不失古典浪漫。孟莎式和平坡式的屋頂再現了老哈站的風采,毛體的“哈爾濱”是對偉人的致敬。

蘑菇窗上的大鐘彷彿歲月之眼,鉤沉著一座城的滄海桑田,歲月變遷。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舊日秋林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19年秋林公司

進入西大直街,就能看見秋林公司。

這是一張美麗又美味的城市名片,來到哈爾濱的人,嘗一嘗秋林紅腸才算不枉此行。

秋林公司曾經被英國、日本、蘇聯等國接管,1953年終於成為國營企業,在1984年恢復“秋林公司”的稱號並且沿用至今。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一群頭戴三角巾的人,她們手中肥瘦相間的紅腸、黃色包裝的大蝦糖、酥脆甜香的麵包片,是獨屬於哈爾濱人熱騰騰的回憶。

隨著新商圈不斷崛起,秋林也不免有些寂寞——不過這種寂寞,又何嘗不是70年繁榮發展的見證?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9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2007哈爾濱工業大學

在同一條大直街上,還有一座高等學府。

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樓始建於1959年,教學樓組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偏重於古希臘的廊柱式建築,綴滿折衷主義藝術元素,高大、莊嚴、肅穆,一如嚴謹的治學精神,百年薪火相傳。

”國之所託,軍令如山“。哈工大曾為新中國工業打下半壁江山,又是新時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2018年,天文觀測微衛星“龍江二號”升空,哈工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高校。這支中國航天最年輕隊伍, 拍出了外媒口中“史上最佳地月合影”。

寰宇浩渺,伴月而行,在那片星辰大海之中,一所大學為一座城市點亮了一顆星星。

100多年前,中東鐵路率先連線了哈爾濱與世界,鐵路帶來了貨物,也帶來了移民。

最多的時候,這座城市曾雲集19個國家的領事館。20世紀30年代,這裡是亞洲第二大國際都市,被譽為“東方莫斯科”。

100多年後,人們仍然相信這片黑土地下所蘊藏的潛力。

這是一條生機勃勃的東北亞經濟走廊,這座城市湧動著奮進的渴望,也寄託著一個國家對合作共贏的嚮往。

——《航拍中國·黑龍江》

最後附上一個小彩蛋!!!!!

認得嗎,這美麗的哈爾濱?

1999年10月1日,為慶祝建國50週年暨《生活報》創刊15週年,《生活報》推出高40米、寬50米的巨幅報紙。這張面積2000平方米的報紙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報紙,創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19年歡慶國慶70年,生活報創刊35年啦!

感謝一路陪伴!

老照片來源:小黎收藏

攝影:張清雲 陳哲 郭俊峰 實習生 張瑩 黃芯榕

撰稿:實習生 張瑩 朱相勤 張雪薇 梁悅 黃芯榕

稿件編輯:胡朝盼

稿件稽核:王薪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