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心理學:不為施虐者找藉口,才能為受虐者療愈傷口

很多關係裡面,有著無助的糾結與焦慮,莫名的恐懼與痛苦……

很多說出來的:愛、重要、關心,都是綁架對方被自己控制的藉口……

在我的諮詢個案中,有這樣被虐待的妻子:聲稱非常愛自己的老公,卻在藉口“我都是為了這個家好,我出去掙錢是為了給你買更好的車和更好的房子。”而不照顧孩子,不給下夜班的妻子做飯,反而抱怨妻子,沒有教會孩子感恩,家裡面什麼事都得聽妻子的,讓自己受委屈。

有這樣“負責任”的婆婆:看上去對家庭非常的負責任,愛家人,可兒媳婦每一次去接孩子,都被婆婆嘮叨。講自己的孫子那麼聰明,兒媳婦卻沒帶好,導致孩子不愛學習。講兒媳婦偷懶,不會收拾家。卻在明知道,兒媳婦要送孩子去教學水平更好的學校,一意阻攔,拼死反對。想要把兒子和孫子,全部留在自己的身邊。

心理學:不為施虐者找藉口,才能為受虐者療愈傷口

也有這樣子看上去支援孩子成長和獨立的父母親,卻奉行著:“只要自己生活的舒心,兒女走多遠都無所謂,只要不讓自己操心就行。”的生活理念,拒絕提供更多生活上的幫助,感情上的慰藉。

還有這樣的同事:看上去熱心腸,愛說話,但是每一句話都暗含著貶低你的方式。

每天接心理諮詢,每天我都在想:隱性虐待,真是無處不在!

隱性虐待屬於心理虐待的一種方式。

心理虐待指的是施虐一方使用長期的精神暴力、言語暴、情緒暴力,透過羞辱、無視、孤立、冷戰、貶低、咒罵、威脅、威脅、汙衊、中傷等方式,對受虐一方的精神和心靈造成嚴重傷害的一種行為。

顧名思義,隱性虐待,是心理虐待中沒有衝突明顯到被受虐者一下子發覺的型別。也就容易使得受虐者在被與施虐方相處的過程中,因為初期的好感、信任或依賴的心理,被逐漸“馴化”,自尊在不知不覺中喪失,從而被對方控制。

心理學:不為施虐者找藉口,才能為受虐者療愈傷口

美國導演喬治·庫克執導了一部驚悚片《煤氣燈下》,在影片中,鋼琴師安東為了得到寶拉所要繼承的大額財產據為己有,一面將自己偽裝成瀟灑體貼的丈夫,另一面又不斷使用各種心理戰術,聯合家中的女傭企圖將妻子逼瘋。

就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行了一場動人心魄的隱性虐待。最終寶拉因誤會自己記憶恍惚,逐漸相信了自己是精神病患者的謊言。就是在信任和依賴這件外衣的掩護下,被安東欺騙的。

美國心理學作家夏農·托馬斯在《治癒隱性虐待》一書裡說,

施虐者喜歡把每個人和每件事都擺在自己覺得很適合的地方,他們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盤棋,操縱著棋盤上所有的棋子,唯一目的就是讓自己贏,而被虐者,如果能早日醒來,自己過自己的人生,回頭想,雖然曾經苦澀,但最終還是甜蜜的。

心理學:不為施虐者找藉口,才能為受虐者療愈傷口

生活中隱性的虐待隨處可見,卻被人包裝的無比華麗。

施虐者要麼是公眾人物,要麼是家庭的主導者,要麼是工作中的姣姣者。他們的內在也有著無數的被侵害,有著很多優越感的需要。如果我們去分析,能夠看到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有他成長過程中的原因所在。

可是,一味去看到施虐者的內在原因、內心需求,誰來共情被虐者的內心感受呢?

《治癒隱性虐待》一書中說:與其把施虐者的惡劣行為解釋成是和不安全感做鬥爭,還不如說:

施虐者,他們對冒犯很敏感,他們需要對生活有所掌控,於是他們期待所有的事情都按自己的計劃進行。

這讓我們看到,受虐者療愈的可能。也就是說,

在一段關係中,當你情願不再去為他找藉口,你才能夠正面面對他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從而更好的愛護自己,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走出這段受虐的關係。

心理學:不為施虐者找藉口,才能為受虐者療愈傷口

若你對兩性PUA有所感受,若你想走出一段糟糕透頂的婆媳關係,若你不願再對老公過分的行為遷就下去,若你要更順利的職場關係,那麼,按照《治癒隱性虐待》的六階段來做吧。

嘗試看到自己的無力,嘗試看到自己內心裡經常想說的是什麼?嘗試面對自己無力的狀態,細細體會那其中的情感,記錄下來,當自己在一段有毒的關係裡時,是什麼樣的感受?在絕望-學習-清醒-界限-恢復-維持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療愈的情境。治癒隱性虐待,就是從這6個階段,開啟你的自我心理康復過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