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國漫沒有好編劇

國漫沒有好編劇

國漫崛起,一個長期被動漫迷掛在嘴邊的詞彙,喊了多年,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動漫市場連每年穩定產出一部破10億票房的爆款電影都做不到。

問題出在哪兒?

由於動漫不存在演員出演的問題,因此國漫不出好作品的問題無法歸咎於演員。那麼這個責任就輪到導演和編劇來承擔了。

可是在動漫領域還有特殊的行業現象。

由於動畫編劇在客觀上要求他的畫面感和想象力必須特別豐富,當劇本創作完成之時,整個故事的影像也在腦海中過了無數次,往往編劇都會兼任導演的身份,所以兩個崗位是同一個人的現象非常普遍。

算來算去,國漫無佳作這個鍋,編劇背定了。

國漫領域的編劇跟影視圈的編劇不一樣。在影視圈談起編劇,很多觀眾都有自己的心頭好,某幾位編劇寫諜戰劇特別好,某幾位編劇寫歷史劇特別精彩。

但是到了動漫編劇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列舉出知名的動漫編劇。這就是國漫的尷尬現狀——缺乏高知名度的編劇。

作品缺爆款,作者缺名氣,這是國漫編劇行業的一種困境。

好的編劇不一定有知名度,但是如果一個靠編劇驅動的行業連一個令人耳熟能詳的編劇都沒有,那麼這個行業從業者的整體水準就是可疑的。

國漫真的沒有好編劇嗎?帶著這個疑問,本文將對近幾年國漫的發展、頭部公司的策略進行一番梳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飛娛財經「產業觀察」06篇。

文/七公

內容架構師/靜靜

出品/飛娛財經

01

俯臥撐式崛起

編劇的水平決定了動漫的成與敗

作為華語地區特有的稱謂,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而動畫又可以細分為動畫電影和番劇等領域。在動漫領域,長期佔統治地位的是美漫和日漫,國漫的生存空間比起這兩者來大有不如。

談國漫,基本上是圍繞著動畫電影、番劇和漫畫展開的。在這三者之中,動畫電影、番劇的傳播更為廣泛,其中的爆款往往可以打破圈層,形成一種大範圍的影響。

有預測指出,到2022年,中國線上動畫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0億的規模。在那些非動漫受眾的路人群體看來,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

這樣的偏見隨著近些年國漫產業的發展有所改觀,但是依然對動漫產業的發展有所影響。

在艾瑞公司釋出的《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中提到“由於受眾群體的不確定性,內容題材上的限制和風險,非低幼向動畫內容在中國的發展一直不暢,很少出現爆款作品。”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裡,國漫領域真正做到長期持續產出的作品,居然是《熊出沒》系列。

《熊出沒》依靠動畫番劇穩定兒童受眾,每年推出一部電影。目前該系列的票房收入累計已超過30億元,在商業運作上可謂是成功的,但是這樣的作品顯然不能作為國漫崛起的代表。

說起來,國漫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水準爆款電影還得算是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可是在這部片子取得近10億票房後,第二年上映的《大魚海棠》又“撲”了,精緻的畫面無法掩蓋劇情上的拙劣,最終其票房止步於5。73億元,短時間內再沒有重新整理記錄的國漫。

直到2019年的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憑藉驚天的口碑表現,成功破圈,並將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拉昇到50億體量,更是提升了國人對於國漫的極大熱情,打破了過去動畫電影存在票房天花板的偏見。

可惜2020年被視為可以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姜子牙》,在上映後即遭到口碑滑鐵盧,票房遠不及預期,止步於16億元。

不可否認,《姜子牙》的16億票房,多少借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東風,有大批觀眾以為這部電影和“哪吒”有著直接的聯絡,可惜這完全是同公司另一個團隊的作品,兩者之間的水準和故事內容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電影探討的主題和故事的講述上,《姜子牙》呈現出一種奇怪的過時感,它要講述的內容,即使拿到10年前的國產電視劇裡都是過時的,老生常談且毫無新意。

和這樣陳舊簡單的內容組合到一起的,是一支千餘人的團隊,他們花了4年時間做特效、畫面,努力在工業水平上進行提升,可惜故事的拉垮讓這些努力的成果大打折扣。

國漫沒有好編劇

*《姜子牙》

《大魚海棠》同樣被人詬病劇情糟糕,雖然畫面每一幀都可以當作桌布,但是顯然觀眾們並不喜歡一部類似動態桌布的電影。

國漫沒有好編劇

*《大魚海棠》

在國漫這個圈子裡,情懷是個巨大的加成。

《大聖歸來》完全是靠著“自來水”的大力推廣才成為爆款的,仔細推敲故事,多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總靠情懷吆喝崛起,不靠劇本的實力說話,這樣的崛起自然難以維繫。

事實上,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那樣劇本紮實的國產動畫電影並不多見,更多的是《大魚海棠》《姜子牙》這樣畫面精美、特效炫酷但故事經不起推敲的作品。

這就導致了電影市場上爆款稀缺的局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大爆是諸多因素疊加的產物,偶然性太大。

國漫不缺觀眾。

伴隨著線上動漫平臺的興起以及二次元亞文化在年輕代際群體中的傳播,動漫的受眾群體一直在擴大。

國漫也不缺基礎人才。

近年來中國公司作為發達國家動畫代工的重要外包物件,鍛鍊了一大批畫師,中外聯合開發製作動畫內容讓國漫創作者在技術層面開始跟國際接軌。

《大聖歸來》點燃了觀眾對國漫的期許,也讓那些喜愛日漫、美漫的受眾開始關心國漫的發展,可惜國漫一部成功一部撲街的規律似乎在迴圈上演,這樣反反覆覆讓國漫崛起變成了做俯臥撐。

要想讓國漫立得住,還得靠編劇這根支柱。故事不好,想象力不放飛,國漫崛起就無從談起,可是國漫的編劇,到底為什麼無法持續創作出優質的故事?

02

錢少事多創作壓力大

國漫編劇的十萬個苦惱

國漫編劇的苦水,真是三天三夜也倒不完。

作為動漫產業裡的高階人才,動漫編劇其實一直處於短缺狀態,但是短缺並不意味著高收入,特別是剛入行的年輕編劇。

其實放眼整個影視行業,年輕編劇的收入都不高,但是具體到動漫編劇這個門類,由於缺乏知名編劇,行業整體議價能力自然偏低。

在談及動漫編劇待遇偏低的問題時,自然會有人拿日本的動漫從業者來比較。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日本的動漫編劇都有豐厚的報酬。

但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日本動漫產業的從業者待遇並不豐厚。

即使像製作過《四驅兄弟》等經典作品的大公司XEBEC,月薪也不過13萬日元上下,這個收入在房租高昂的東京租房都很吃力,啃老、工作外包等情況非常普遍。

但好在日本動漫產業分工細緻,在動畫製作過程中,有人專門負責畫角色的臉,有人則負責畫角色身體,好像打造一個個零件,有一條完善的生產流水線,在壓縮成本、批次產出等方面極具優勢。

而中國動漫產業並不完善,無法為編劇分擔,所以整體的重擔全壓在了編劇身上,這讓編劇壓力倍增。同樣是待遇差,明顯中國的動漫編劇更吃虧一些。

此外,大量資本的介入,帶來了另一個讓動漫編劇頭疼的問題——被大資料綁架。

資本對於創作方向是有把控的,編劇的創作會經歷一個由自己喜好進行創作到根據市場喜好進行創作的過程。

為了更好看的資料,創作者不得不中斷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去畫那些迎合市場的內容。

更要命的是,動漫的製作週期也在縮短。番劇和漫畫更新頻率從季更到月更,再到周更,甚至恨不得日更。

沒有高頻率的更新,受眾就會流失,觀眾的耐心在減少,創作者的耐心同樣也被消耗。點選率、收藏率……一個個具體的數值成為了懸在編劇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大資料給動漫編劇帶來了巨大的創作壓力。

早年的國漫創作並非像現在這樣急功近利。

以《大鬧天宮》為例,當時上海美術製片廠的畫師們被集中起來去觀摩京劇,從京劇裡汲取動作靈感。當時為了把“孫悟空”的形象塑造好,負責創作的萬籟鳴帶著劇組直奔北京,除了觀摩京劇,還要去北京的廟宇觀察那些造型各異的神像。

片中的天兵天將就得益於這些觀察和學習,而仙女更是源自敦煌飛天的造型。可以說這樣打磨出來的作品完全是一流的藝術品。

國漫沒有好編劇

*《大鬧天宮》

過於急功近利,想要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動漫編劇,實在難度很大,何況動漫編劇還面臨著其他行業挖牆腳的挑戰。比如遊戲領域,大量的動漫畫師跑去參與遊戲人物繪製,那裡有更高的薪酬、更小的壓力。國漫編劇的生存環境可謂越來越惡劣。

03

下注國漫

B站、騰訊、愛奇藝、快看漫畫各顯神通

國漫編劇的困境如何破局?

《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儘管2000年後中國大陸開始出現專門的動漫職業教育和本科院校,很多藝術院校也開設了動漫相關專業,但由於薪資和勞動強度的不匹配,優質人才和從業人員的不足始終是困擾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難題。隨著作品需求的井噴,我國動漫產業人才缺口恐進一步擴大。”

人才的缺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補上的,伴隨著二次元成為熱潮,為了加大作品產出,各大平臺也增加了對於動漫的扶持和補貼,這其中走在前列的當屬 B站、愛奇藝、騰訊和快看漫畫。

B站作為國內二次元文化的大本營,對於國漫的扶持力度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在2019年年底的“2019-2020 bilibili國創動畫作品釋出會”上,時任B站副董事長兼COO的李旎曾作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判斷:明年將是全民動畫元年。B站和這個判斷相配套的動作,則是現場釋出了40部動畫的計劃。

愛奇藝對動漫的亮點則體現在技術領域對國漫進行投入,

引入AI影片增強技術和動作捕捉技術應用在平臺自制動漫上,在原創動漫和IP開發兩方面都進行了扶持。

另外愛奇藝也許是對動漫編劇格外關注的平臺,其舉辦的“編劇之夜”還專門針對動畫編劇予以表彰,這對於國漫編劇來說是一個利好訊息。

財大氣粗的騰訊前幾年在動漫領域的策略是一手搞原創,一手“買買買”,

其推出的“百番計劃”截至2019年下半年時已播出48部,還有50餘部處於製作當中。

到了2020年的動漫創作者交流會上,騰訊動漫提出了一個“300部網文漫改計劃”,希望藉助有著成熟粉絲群體的網文進行漫改開發,打造漫畫IP,並藉此撬動影視開發,實現IP全產業鏈的發展。

另外騰訊還試圖打造動漫IP產業鏈閉環,圍繞著IP搞出了線上內容資源應援、線下漫展演唱會、創造虛擬偶像陣營等多種玩法,這一切當然離不開對於編劇的依賴。

而國內最大的漫畫平臺——快看漫畫同樣在商業化佈局上花了不少的心血。

先是平臺IP孵化進行影視改編,推出了《快把我哥帶走》這樣的漫改電影,同時深度挖掘使用者在內容付費方面的潛力,透過大資料篩選出目標使用者,透過演算法推送增強其付費意願,達成商業閉環。

如今,快看漫畫積極推動走向海外的策略,拿到了韓國1000億韓元的融資,把市場拓展到海外。

這些公司紛紛下注,瞄準的正是龐大的市場,廣闊的空間,國內已突破3億人的泛二次元受眾,直接催生了圍繞動漫開發的系列產業。

據統計,2019年,國漫行業總產值達1700多億元,在整個文娛業總產值中佔比24%,與遊戲、影視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娛產業的三大頂樑柱。前景看好,熱錢自然滾滾而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各大平臺對動漫行業的投入是一個刺激。大量的專案需要編劇,在實踐中成長無疑是最快的方式,這對於國漫編劇的成長無疑有著積極作用。

04

飛娛財經的思考

時間會給出最後的答案

國漫沒有好編劇,看似是一個充滿偏見的觀點,其實這恰恰是因為中國動漫工業的體系本身就不完善造成的,它是整個中國電影工業的縮影。

資本的青睞會促進大浪淘沙的過程,這中間想必會有優質的動漫編劇湧現出來。國漫編劇年輕人居多,受眾也是年輕人居多。既然年輕,一切還來得及,成長需要時間,創作同樣也需要時間。

好的國漫創意需要時間打磨,而好的編劇更需要時間積累沉澱。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創作死磕了4年,而《大聖歸來》的創作用了8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超50億的票房讓很多人想著分一杯羹,可以說國漫是一塊大蛋糕,誰都想來切一塊,但是怎麼切,目前還沒有誰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

作為觀眾,我們應當給國漫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也許下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悄悄打磨之中,那些優秀的國漫編劇們正在默默地創作,等著一個驚豔世人的機會。

參考資料:

1、顯微故事,《4歲就入行,劉亦菲都演我的作品,但依然換不來國漫復興》

2。、上海艾瑞市場諮詢有限公司,《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

3、文娛價值官,《B站、愛奇藝、騰訊加速國漫布局,巔峰和天花板誰先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