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實驗室設在北美的某個角落。某日,百無聊賴的研究員盯著常年不變的螢幕發呆。突然,一組訊號映入眼眶。‘什麼!一定是我眼花了!不可能,這不可能!’研究員揉了揉眼睛,半信半疑看向連線著新型射電望遠鏡的電腦,哦不!確實是有變!研究員喚來了他的同事,大家興奮異常,多年辛勞終於收到了迴應,13次!整整13次!其中重複發射的那個訊號意味著什麼,他們十分清楚……”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你以為自己在讀小說?不!這是日前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兩篇論文,這兩篇論文的資料來自加拿大氫強度繪圖實驗望遠鏡(CHIME)。據專家稱,這個電波來自15億光年外,不排除發出這一電波的是外星宇宙飛船。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望遠鏡、電波、基地、宇宙飛船、以及專家解讀,有沒有令你想起曾經奪得雨果文學獎的《三體》?不少網友感慨,劉慈欣的預言成真。其實講述第三類接觸,想象外星生命形態的文學作品遠不止《三體》。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月球殖民地小說》徐念慈

作為中國近代最早的科幻小說,其在1904年的《繡像小說》雜誌上連載。作者徐念慈(筆名荒江釣叟)顯然受到了凡爾納科幻小說《氣球上的星期五》的影響,但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來說,都是地道的中國文學。其極好得將章回小說的外衣與科幻小說的核心結合起來,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龍孟華(主角)反清復明、流亡海外、乘載飛船、上天入地尋妻的故事。而陪伴龍孟華的人來自月球,他的妻子也在那裡。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類人》王晉康

王晉康、劉慈欣、何夕三人被稱為國內科幻“三劍客”,想必熟悉中國科幻小說的讀者對此三人不會感到陌生。作為三人中的老大哥,王晉康從處女作《亞當迴歸》到《轉生的巨人》,接連獲得1993-2004年度科幻小說銀河獎特等獎何一等獎。他的作品將濃厚的人文關懷、哲理思考中與科學和生物學的知識相融合,做到了軟科幻與硬科幻並存。這一部小說是作者關於人與非人的想象:“在日新月異的近未來背景之下,對人類定義的解讀悄然發生著變化——類人在道德與質疑中尋求生存空間,而人類卻步步相逼……”人性這個話題,哪怕在科幻文學中也是永恆的。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天年》何夕

這一部則來自“三劍客”之何夕,他被譽為天王級科幻作家。在其二十餘篇作品中,有十三篇獲得了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天年》作為何夕的首部長篇鉅著,講述了一段人類即將遭逢並陷溺其中的宇宙歷史。地球生物圈能夠誕生並存續,完全仰賴於某種精巧到不可思議的幸運,但這樣的恩寵卻又伴隨著與生俱來的危難。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未來病史》陳楸帆

這樣一部充滿未來感的作品來自於中國新一代科幻代表人物陳楸帆,他被譽為中國的威廉·吉布森,其作品多次獲得“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和“科幻奇幻翻譯獎短篇獎”等國內外獎項。植物人與蠕蟲的意識互相融合、天生生理缺陷的女孩卻成為G女神、世界上唯一買彩票獲得冬眠許可權的人在300年後醒來、男人在女友去世後換上她的眼睛看她曾經看過的世界、仿生學測試極大地滿足了人的動物性需求達到感官的極致體驗……陳楸帆善於用科幻想象來隱喻現代人的生存處境和心靈困境,他在感性和理性、想象和現實中達到了詩意的平衡。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流浪地球》劉慈欣

劉慈欣,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協會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曾於1999年至2006年連續8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其因為代表作《三體》而家喻戶曉。《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另一代表作品,並被改編成電影,即將於今年上映。該書講述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地球收到外星訊號?預言成真的不止《三體》

科幻承載了人們對於當下的憂慮、對於未來的想象,以及超出世俗種種探索自我的可能。“科幻”這一題材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是因為其迴應了千百年來的哲學難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人類一直創造著“侷限”,也一直在試圖走出“侷限”,不同時代的科幻基於不同的社會想象著不同的未來。今天科學家們看到了訊號,明天,呈現在大眾眼前的,或許就不僅僅是“訊號”那麼簡單了。

作者:雷鈺

編輯:雷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