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走,跟著“勞務紅娘”上班去

走,跟著“勞務紅娘”上班去

甘肅靈臺縣什字鎮李家莊村村民在“勞務紅娘”帶領下在附近的蘋果園就近務工。 本報記者 趙 梅攝

原標題:截至目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累計輸轉貧困勞動力3860人—— 走,跟著“勞務紅娘”上班去

曾經是特困片區的甘肅省靈臺縣,最近因為成為“紅娘”出了名。不過,這個“紅娘”可不搭姻緣鵲橋,搭的是用工企業和貧困戶、農戶務工之間的橋。

勞務輸出的“靈臺模式”,讓村黨支部書記變身“勞務資訊員”,收集上報資訊;讓工作能力強的村民成為“勞務經濟人”,也叫“勞務紅娘”,帶領農戶去務工。

早在2017年,靈臺縣就將勞務輸出作為助推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之一,面對“遠不能出,近不能進”的困局,探索出了“黨組織+勞務公司+企業+農戶”的“靈臺模式”,透過依靠鎮村黨組織,對接勞務公司,推動貧困勞動力就近輸轉靈活就業。

基層黨組牽線搭橋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什字鎮李家莊村村民白能女自2018年起,便跟著“勞務紅娘”陶愛梅到蘋果基地務工,加上流轉兩畝土地的1200元租金,一年下來有近兩萬元收入。

“如果不能就近打工,日子不知該怎麼過!”今年56歲的白能女說,丈夫2015年因意外車禍導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喪失了勞動能力。家裡3個孩子在上學,她只能一邊務農一邊照顧丈夫。農閒時,就到處打散工,既累又掙不到多少錢。

2018年,李家莊村開始統計村裡的務工需求,白能女的需求被勞務資訊員、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曹志強彙總到村“勞務檔案”裡,並上報到了鎮。不久,附近的甘肅齊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蘋果生產基地開工,白能女便收到了“勞務紅娘”陶愛梅的通知,“明早帶著剪子,到齊翔蘋果基地上工”。自此,白能女開始了穩定的務工生活。

靈臺將勞務產業作為助推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之一,成立了什字鎮富康勞務產業黨總支,在28個村分別成立了勞務產業黨支部,讓各村黨支部書記參與其中,成為勞務資訊員。

勞務資訊員結合“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對全鎮勞動力分類建立資訊檔案,利用“靈臺智慧勞務”資訊管理平臺、勞務微信群等載體釋出務工資訊,最終由“勞務紅娘”帶領農戶和貧困戶去務工。

“2019年,透過勞務資訊就近就便就業的有667人次,今年從3月1日起,已經有110多人次了。”曹志強說,哪裡有務工需求,誰家有外出打工的人,他不僅有“花名冊”,心裡還有本賬。

勞務公司保障權益

有了企業用工資訊,也有農民務工需求,如何將兩者相結合?

2018年2月,靈臺縣在各村成立勞務產業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了聚力勞務公司,開啟了靈臺公司化運營和有組織的勞務輸出。“當地企業可以根據果園管理時令季節和用工需求,向聚力勞務公司提供用工人數、崗位要求、薪資報酬等資訊,聚力勞務公司及時組織輸轉符合要求的勞動力到齊翔公司務工。”什字鎮紀委書記、富康勞務公司黨總支書記馬文瑞說,勞務公司在農業產業化公司和農村勞動力之間搭建了一條通道。

馬文瑞說,為了規範勞務輸轉,用工企業和勞務公司簽訂輸轉協議,勞務公司與農戶簽訂用工合同,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和對接輸轉,形成了勞務報酬由勞務公司出面領取、勞動爭議由勞務公司出面協調、勞動傷害由勞務公司出面處理、勞動保護由勞務公司出面協商、法律援助由勞務公司出面聯絡的權益維護機制,讓貧困群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的保障作用與勞務公司的市場化運營有機結合。

靈臺還對全縣所有貧困勞動力,尤其是未脫貧勞動力、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底;並採取“一戶一策、一人一案”,為貧困群眾“量身定做”政策諮詢、用工資訊、技能培訓、勞務對接、權益維護等事前事中事後服務,對勞務公司和用工企業進行指導和監督,精準、定向、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輸轉。同時,開發2411個兜底安置公益性崗位,確保特殊困難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4月14日上午A區疏花31人。1號郭轉梅、張春秀、周彩娥,2號席愛和、於秀梅……”在“勞務紅娘”陶愛梅的用工記錄本上,詳細記載著每個務工人員的勞務資訊。她不僅要組織帶領農戶去務工,告訴她們需攜帶的農具,還要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用工統計,反饋給企業,用以發放工資。

勞務公司成了農戶和企業之間的紐帶,而“勞務紅娘”則是貧困戶和用工企業之間的牽頭人。在靈臺縣,有30家註冊成立的鄉鎮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像陶愛梅這樣的“勞務紅娘”有122人。

“我們對組織輸轉務工人員500人以上的勞務中介組織獎勵10000元,對輸轉務工人員300人以上的‘勞務紅娘’獎勵5000元。”靈臺縣人社局副局長王小英說,為了激勵勞務輸轉機構執行,縣裡出臺了相應的激勵機制。如今,藉助靈臺智慧勞務資訊管理平臺,已累計釋出用工和務工資訊5600條,幫助就地就近輸轉3860人。

勞務產業的發展,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了“苦幹不苦熬”的志向。貧困群眾成了勞務產業發展的“主角”。

相較於傳統種養業,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務工,成本更小、見效更快。按最低標準每天收入70元計,每月可收入1500元以上。透過發展勞務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特別是在工資支付上做到的日清月結、不拖不欠,讓貧困勞動力能夠安心務工。

“‘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現象減少了。”曹志強告訴記者,透過發展勞務產業,群眾腰包鼓起來了,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返鄉和留守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實現了掙錢、顧家、盡孝“三不誤”,既有效避免了大量剩餘勞動力滯留農村,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空心化以及由此衍生的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記者 趙 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