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風雲三號“黎明星”發射成功 系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

02:55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北京時間7月5日7時28分,風雲三號E星(以下簡稱E星)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E星,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也是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第19顆,將帶動我國氣象衛星應用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見證E星的成功發射,他指出,“繼風雲四號B星成功發射後時隔一個月,風雲氣象衛星大家族又喜添一位新成員,這是我國氣象現代化程序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各單位要紮實做好E星在軌測試工作,精密組織、精誠合作,儘早發揮E星應用效益。”

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瞭解到,伴隨E星的成功發射,將與在軌的風雲三號C星、風雲三號D星組網執行,至此,我國成為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條軌道氣象衛星組網觀測能力的國家。

風雲三號“黎明星”發射成功 系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

風雲三號E星效果圖(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填補空白,每6小時可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蓋的資料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鵬表示,三星組網後,每6小時可為數值預報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蓋的資料,有效提高和改進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對完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GRAPES中,國產衛星同化儀器將由11個增加到18個,同化資料量增加50%。在僅使用國產衛星情況下,E星資料的使用預計可以延長預報時效約12小時。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氣象衛星分為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極軌氣象衛星圍繞南北極跨越赤道飛行,軌道高度約800公里左右,主要用於改進天氣預報模式,監測自然災害、地球氣候和生態環境。

張鵬表示,歐洲、美國以及我國目前在軌的業務極軌氣象衛星軌道均設計在上午軌道和下午軌道。現有全球組網觀測衛星,在每6個小時的數值氣象預報觀測資料同化時間窗內總有兩三條軌道的觀測空白區,無法提供全球覆蓋的大氣觀測資料。晨昏軌道衛星的加入,將填補這一空白——它沿觀測地方的晨昏線執行,觀測地方時間總在凌晨和傍晚。

有助於監測早晚的強對流等災害天氣過程

一般而言,早晨和傍晚時分,大氣對流運動多、天氣變化快,發射晨昏軌道極軌氣象衛星,對監測強對流等災害天氣過程有何幫助?對此,中國氣象局風雲氣象衛星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唐世浩對封面新聞表示,E星將直接提升黎明/傍晚時段對臺風、暴雨、強對流等高影響天氣的監測能力,並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天氣預報準確率,同時,風雲三號E星上搭載了很豐富、完善的遙感儀器裝置,對幫助預報員深入理解強對流天氣的機理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據介紹,E星搭載了11臺儀器,其中,風場測量雷達、太陽輻照度光譜儀、太陽X-EUV成像儀等3臺儀器全新研製,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微光型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太陽輻射監測儀、微波溫度計、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空間環境監測器、多角度型電離層光度計等7臺儀器升級改進,微波溼度計業務繼承,可實現對三維大氣、洋麵風場、夜間微光、太陽和電離層等多種要素的監測,將綜合增強天氣氣候、大氣環境和空間天氣監測分析能力。

風雲三號03批未來還有三顆衛星陸續投入應用

中國氣象局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表示,E星設計壽命由5年提升至8年,有利於最大限度挖掘和適度擴充套件衛星平臺能力,提高載荷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探測精度,可充分發揮衛星的應用效益。

楊軍稱,E星地面應用系統在此前的基礎上,系統針對新載荷、新搭配,建立了新的演算法和處理方法,在規模、效能、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上均有大幅度提高。當前,我國衛星輻射定標精度達到國際水平,核心演算法均為自主研發。

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指揮、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表示,E星的發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氣象預報預測、氣候變化應對、氣象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空間天氣預報預警等各應用層面的能力和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WMO)向中國氣象局來函表示,E星的發射將填補全球天基氣象觀測系統的空白,中國氣象局將成為全球極軌衛星觀測序列的第三大支柱。

作為風雲三號03批第一顆星,E星完善了現代氣象業務觀測體系,其資料的不可替代性也將改變全球氣象業務衛星觀測網格局。“風雲三號03批是風雲三號系列的第三批研製任務,這批研製任務國家一共批覆了四顆衛星。”張鵬透露,除E星外,還有三顆衛星在研製,並將在後續陸續投入應用,“其中包括正在研製當中的06星,是將來上午星的接班衛星,還有風雲三號的08星,是未來下午星的接班衛星。還有風雲三號07星,是低軌道衛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太陽同步衛星,是一顆低傾斜軌道衛星,主要利用主被動微波遙感測量技術,幫助我們獲取更高精度的降水強度和落區的監測任務。”

據悉,E星及其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製。有效載荷由中國科學院、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所屬有關單位研製。發射、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組織實施。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氣象局研製建設和執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