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已有600多年曆史 老北京吹糖人的祖師爺竟是劉伯溫?

在老北京的衚衕裡,經常活動著一些遊商,或是賣各種百姓日常生活用品,或是賣兒童玩具,或是表演一些娛樂的小把戲,其中就有吹糖人的藝人。

已有600多年曆史 老北京吹糖人的祖師爺竟是劉伯溫?

他們肩挑扁擔,挑子前面是一個圓籠,上架著一個木盤,木盤上裝著雙層木架,木架的橫樑上有很多小孔,插著做好的糖人,有金魚、小雞、小鳥、葫蘆、小豬、小老鼠、孫猴等,形象各異,都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木架下面的圓籠裡,用微小的炭火焙著一個鐵鍋,裡面熬著飴糖。挑子後面有一個木箱,內裝木炭、麥秸杆等備用物品,這個箱子也可以當坐凳用。吹糖人的不吆喝,而是手拿一面直徑一尺多長的銅鑼,再把一根棒槌的一頭兒裹上布,邊走邊敲打銅鑼,聽到嘡嘡的響聲,衚衕裡孩子們就知道是吹糖人的來了,紛紛從自家院子裡跑出來,圍著看他製作糖人。

我就是聽鑼聲跑出圍觀的孩子,特別喜歡看他們的操作。只見藝人用小鏟取出一小塊淺棕色的飴糖,手上沾上一層滑石粉,揉搓飴糖成圓球狀,然後一拉,他動作極快又猛一折斷,此時糖棒就如同一個細管,他立即趁著溫熱柔軟時,用口對著細管吹,當吹成圓泡形時,開啟木製的雙合模具,塗上滑石粉,扣合在剛吹的圓泡上,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開啟模具,就大體成形了。然後用小剪刀、小鑷子稍微加工一下,糖人就做好了,再用麥秸杆沾點兒糖稀,粘在糖人下面,就大功告成了。一排糖人,晶瑩剔透,栩栩如生,挑一個自己喜愛的,看夠玩夠了,還放進嘴裡嘎嘣嘣給吃了,這真是一個歡樂的時刻啊。最招孩子們喜歡的是孫猴,做好猴子的造型後,要在其背上打出一個小洞,從洞口倒入一些糖漿,在猴屁股的位置扎一小孔,下面放一個江米碗,糖漿就慢慢流進小碗裡,好像猴子在拉稀,取名“猴拉稀”,等冷卻凝固了,就可以連猴子帶碗一塊吃掉了,真是又好玩兒又解饞。圍著這個擔子,常常讓我們這些孩子哈哈大笑。

關於吹糖人還有一個歷史傳說,這也是我後來長大些才聽說。據說朱元璋為了保住朱家的皇位代代相傳,要把有功之臣都除掉,就造了“功臣閣”,陰謀讓功臣聚集全都燒死,劉伯溫僥倖逃脫了,被一位挑糖擔子的老人救下,倆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便挑擔賣糖為生了。他聰明過人,就想出把糖加熱變軟後,揑各種人形、動物,果實等十分可愛的形象吸引孩子,結果買賣越作越好,不少人向他學藝,他就手把手教給他們,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吹糖人的祖師爺,也就相傳是明朝的劉伯溫——當然這是野史了,但也說明這行距今已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隨著時代發展,走街串巷的吹糖人挑子,在城市裡已經絕跡了,但春節廟會上還能見到。現在人們衛生意識也強了,用嘴吹出來的,肯定買了也不會去吃,頂多是拿在手裡賞玩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