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好書·推薦 | 人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看弗農·布林克怎麼說

好書·推薦 | 人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看弗農·布林克怎麼說

《西方倫理學史(修訂版)》

[美]弗農·布林克 著

黃慰願 譯 張湛 校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弗農·布林克的《西方倫理學史》詳細論述了自前蘇格拉底到二十世紀中期各個時代的西方倫理學理論的發展過程,每個時代都包括各重要學派倫理學家的思想。

本書資料豐富,敘述客觀。自1968年初版以來,一直是西方倫理學史的幾部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好書·推薦 | 人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看弗農·布林克怎麼說

這是一部原始資料豐富、思想範圍廣泛的倫理學史。

《西方倫理學史(修訂版)》資料豐富,敘述客觀。自1968年初版以來,一直是西方倫理學史的幾部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本書詳細論述了自前蘇格拉底到二十世紀中期各個時代的西方倫理學理論的發展過程,每個時代都包括各重要學派倫理學家的思想。

導 論

面前的這部歷史書,試圖對公元前五百年至目前為止的西方哲學家們的各種倫理理論作一陳述。我已經把我所知道的所有在倫理學上有過任何影響的著作者都包括在這裡了,只有某些嚴格意義上的當代倫理學者除外。當代倫理學的相關人物太多,一本書無法囊括全部,因此我只選擇了各種當代學派的關鍵人物。範圍如此之廣,也就意味著不可能對這些思想家的個人觀點做詳細的介紹。而我也限定自己著重敘述每個思想家在倫理學方面的重要貢獻。如果一種倫理觀點直接與作者的認識論、心理學、形而上學或其他思想立場相關的話,我也簡短地概述他在這些方面的思想背景。

這本書並不是一部“批判的”倫理學史。也就是說,我沒有打算對這裡所介紹的各種理論提出我自己的評論。我的計劃只是對各種不同型別的倫理觀點做一個開放的、公平的介紹。我個人當然對它們有喜歡和不喜歡,但是我不允許自己個人的偏好有意識地去幹擾這個介紹。我曾經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聖路易斯大學教授過各個時期的哲學史。我在這近四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漸漸感覺到,對哲學理論的最好的評論,來自哲學理論自身的歷史事實。雖然在有些時候某些早期的思想家們被忽略了,或者被不公平地評論了,但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好的思想終歸會再次浮現到受關注的表面來,並最終得以彰顯自己。

好書·推薦 | 人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看弗農·布林克怎麼說

古典的和中世紀的倫理理論,以人們通常如何去實現康樂人生為其中心話題。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前,一般都認為,所有的人在本質上就被規定了要去實現一個唯一的終極目標。儘管不同的著述者對這個最高目標有各自不同的描述,但是現代化之前的所有倫理理論的思想方向都屬於目的論(teleological)。這就是說,幾乎所有在本書的前兩部分中所介紹的倫理理論的關心焦點,都是這個問題:人應該怎麼樣生活著和行為著,才能夠最終實現他作為人的最終目標?但在另一方面,現代的和當代的倫理學理論則著眼於實際的倫理判斷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解釋和驗證人類經驗中的“應然”(oughtness)?新舊理論之間的這種對照,只是在各自強調的重點上有所不同,並不意味著倫理學意義的絕對轉變。古典和中世紀的思想家也很瞭解道德責任及其判斷的重要性,他肯定不是不知道那些“應該做的”之重要性。相似地,儘管現代的倫理學者們並不強調最終目標和根本動力,他們中幾乎所有的人也都承認,對每個“應該”的認識之中都暗示著人的行為和態度的後果。

好書·推薦 | 人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看弗農·布林克怎麼說

因此,從最早那批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時期開始,倫理學就只有一個意義:這是針對在人應該承擔某些個人責任的那部分生活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反思性研究。正是在這個道德關係中對於“善”或“惡” (或其他評價語) 作出的各種不同解釋,才使倫理學歷史上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觀點立場。那些不具有反思性或理論基礎的宗教道德觀,並不被包括在這部歷史書中,除非它們對倫理思想也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在類似本書這樣的寫作中總是會出現一個困難,就是術語的使用問題。我努力避免那些僅僅出現於一個不太重要的思想家或比較狹小的思想學派的專用術語,但在必須用到特殊詞彙的場合,我一定對它們做出解釋。自從托馬斯·希爾(thomas e。hill)在他的傑作《當代倫理理論》(contemporary ethical theories)中發展了倫理學的分類法,這些分類使用起來就很方便。他把倫理理論分成六個不言自明的型別:倫理觀點可能是屬於懷疑論的、讚許性的、過程論的、有心理學價值的、形而上學的或直覺性的。這些分類應該把這個領域可能出現的大多數不同型別都包括了。另外,英語的作者們目前還無法統一,到底那個在做著倫理學研究的人應該被稱為什麼。我通常稱他為倫理學者(ethician),但也不反對稱他為倫理學家(ethicist)。“道德哲學家”(moral philosopher)是個舊的術語,而我也把它當作“倫理學者”一樣來使用。但是,道德家(moralist)一詞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它暗示著一個有道德的人,而不是一個對倫理學理論有興趣的人。

至於地理上的考慮,這本歷史書沒有打算討論東方的倫理學。並不是因為它們不重要,而是因為我不具備研究東方倫理學所必要的背景和語言條件。這本史書中所介紹的大多數理論都和西方人的文化發展有直接的關係,或者是影響了這個發展過程。這些理論也許並不能告訴我們怎樣才是生活的最好方式,甚至也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道德判斷的不容置疑的基礎,但是,它們的確為我們如何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提供了廣泛而多樣的重要建議。

作者、譯者、校者 簡介

弗農布林克(vernonj。 bourke,1907-1998),聖路易斯大學教授、作家、托馬斯主義哲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倫理學,尤其是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的道德哲學。

布林克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北灣市。1948年曾擔任美國天主教哲學聯盟主席。他是聖奧古斯丁會(order of st。 augustine)的榮譽會員,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自然法則委員會成員,也是美國斐陶斐榮譽社(phi beta kappa society,美國優等大學生榮譽會)的成員。

譯者黃慰願,1982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蠶桑系,1987年獲華南農業大學農業史專業碩士學位,1992年獲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1989年任浙江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教師,1992—1994年任杭州大學經濟系教師。1995年移居加拿大,現任職於加拿大聯邦稅務局。

校者張湛,1969年生,山東博興人,本科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深造,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2008-2013年就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2013年至今任職於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出版有譯作《西方二元靈知論》(2009,上海人民出版社)、《靈知派與神秘主義》(2012,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資料: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編輯:徐諾

上觀號作者:書香上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