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最近,DT君在《我是唱作人》節目中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概念:音樂圈鄙視鏈。

第二期節目中,在排名下位區苦苦掙扎的歌手高進,高票淘汰選秀偶像陳意涵Estelle後失聲痛哭,表示“行業有慣性的鄙視鏈條,有的人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因為我是網路歌手,沒level”。同為參賽歌手的TFBOYS王源也表示,音樂圈鄙視鏈是存在的。

這個議題倒不是第一次被提起,每有新音樂節目上架,就會掀起一輪各音樂流派聽眾群體間的互相輾軋。

《我是唱作人》中的歌手排位為DT君(公眾號ID:DTcaijing)提供了一個靈感,將這些歌手在音樂作品和人氣方面的表現,與所謂鄙視鏈排位比對一下,或許就能獲得以下問題的答案:音樂圈鄙視鏈的形成邏輯是什麼?坊間流傳的越小眾越高階真的成立嗎?

1

音樂圈鄙視鏈中

越小眾越高階

並不成立

綜合了王源的說法、節目首期排名和網友評論,DT君將9位參賽歌手分成上下兩個區位(僅供參考)。上位區包括熱狗MC Hotdog、毛不易、梁博、曾軼可和薩頂頂,下位區包括王源、汪蘇瀧、高進和陳意涵Estelle。大致可以認為,上位區的參賽歌手站在鄙視鏈上游。

DT君從QQ音樂(QQ音樂歌曲版權相對其他平臺較全,且有些即便是沒有版權的歌曲,也有LIVE資源,資料樣本較為完整)採集了9位參賽歌手迄今為止參與(包括演唱、作詞和作曲)歌曲的所有資訊,對各項資料進行了統計。

我們發現,鄙視鏈的排位與歌手或者說歌曲的人氣並不完全成反比。

從作品的評論數來看(因為無法看到播放量,歌曲評論數量一定程度上代表歌曲的人氣值),DT君發現無論是按照所有歌曲評論加總還是按照個人最火歌曲排序,毛不易都處於頂端,超越了頂級流量王源,梁博和曾軼可的歌曲人氣也排名靠前——站在上位區的歌手們並不小眾,即使是被認為是實驗派代表的曾軼可,也擁有成功出圈的熱門作品。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另一方面,在節目中位於下位圈的高進,儘管為李玉剛創作了大火的《剛好遇見你》,但個人演唱歌曲人氣墊底;曾經的QQ音樂三巨頭之一汪蘇瀧,歌曲總熱度排名靠前,但最火的個人演唱歌曲《有點甜》熱度一般,反而不如替薛之謙創作的《啞巴》紅。而偶像藝人陳意涵Estelle,從歌曲人氣來看比曾軼可更像是一位小眾歌手,直接點說就是不那麼火。

拋開作品只看歌手本身的人氣值,梁博、熱狗MC Hotdog的微博粉絲數也絲毫不輸高進和陳意涵Estelle。毛不易更是有千萬粉絲,遠遠甩開下位區多名選手。

也就是說,在音樂圈中,流量與高階並不那麼矛盾。

2

創作經驗也沒那麼重要

主要看態度和感覺

既然人氣不相關,我們換了個思路,創作能力是決定鄙視鏈排位的關鍵因素嗎?

DT君對比了9位音樂人參與創作(包含作詞、作曲)及演唱的歌曲相關資料,上位圈的歌手們確實都具有一定的創作力。

排除在一些節目上的LIVE表演曲目,梁博和曾軼可幾乎只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透過選秀爆紅的毛不易創作力也十分旺盛,演唱過的歌曲中不少來自原創;熱狗超過8成的歌曲由自己創作,尤其擅長寫詞;薩頂頂的原創歌曲比例不算太高,但勝在絕對數量足夠多,作曲風格突出。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下位區的偶像藝人王源和陳意涵Estelle,個人原創音樂作品確實比較少,創作方面還有些“稚嫩”。

但汪蘇瀧和高進都擁有卓越的創作成果,除了自己演唱,替他人寫的歌也相當多,從數量上來看,比上位圈的歌手們經驗更豐富。尤其是高進,作詞、作曲的音樂是其演唱的兩倍還多,李玉剛的熱門作品如《剛好遇見你》、《清明上河圖》便是由高進填詞、作曲的,難怪它自覺站在鄙視鏈下位區就倍感委屈。

顯然,豐富的音樂創作經驗並不能就此為歌手貼上“才子”標籤,進而站上鄙視鏈的頂端。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過於旺盛的創作還引起了質疑:生產週期短,粗製濫造,沒有質量。

真的如此嗎?為了進一步考察歌曲的創作質量,DT君又比較了9位歌手參與填詞作品的歌詞。曲調相關的部分很難用資料考察,只能簡單先透過作詞風格進行比較。

我們發現,歌詞內容方面確實找出了上位區和下位區歌手的一些差別,歌曲本身或許才是決定鄙視鏈關鍵。

在上位區歌手的創作中,審視和感嘆生活,彰顯人生態度是共同的基調。

曾軼可對生活細節有很多匪夷所思的觀察角度,在《彩虹》中唱到“下雨是災難,下雨是憂鬱”、“下雨是快樂,因為雨過天晴,那片天空,一定有彩虹”,在《還能孩子多久》中唱“大人總喜歡把任性都沒收,我還能孩子多久”。熱狗歌曲選題就有明顯的拷問生活傾向,在《差不多先生》中唱“這差不多的人生,總在見縫插針”,在《貧民百萬歌星》裡唱“上流還是下流,我活在矛盾中”。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毛不易在審視生活,感嘆孤單的歲月,在《消愁》中寫“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天亮之後總是潦草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梁博的歌花樣似乎少一些,但從常用詞裡隱隱透出跟毛不易相似的情感走向,有不知去向的迷茫,也期待自由,他在《日落大道》裡寫“我們尋找著在這條路的中間,我們迷失在這條路的兩端”,在《靈魂歌手》裡寫自己的音樂理念“靈魂歌手開唱瞬間,能擊碎萬顆心”。

而下位區的選手們,熱衷於寫各式各樣的感情,這大概也是普通聽眾對他們固有印象的來源。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王源擅長寫粉絲情,2016年寫“因為遇見你,我學會珍惜”,2018年寫“像天使守護著我不離不棄,像陽光溫暖著我不鏽的初心”、“我不知道,怎麼讓你,不失望”。作為粉絲之外的普通聽眾,確實很難被這些內容打動。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汪蘇瀧創作中最大的關鍵詞是愛情,流傳最廣的歌依舊是“用最浪漫的副歌,你也輕輕的附和”和“很多愛不能重來,我應該釋懷”;高進詠唱最多的是朋友和勇敢,2011年跟小瀋陽唱“朋友的情誼呀比天還高比地還遼闊”,2017年給大壯的《我們不一樣》裡還在寫“這麼多年的兄弟,有誰比我更瞭解你”。

將歌詞風格與鄙視鏈相關聯,DT君大約可以得出,對生活和自我的探討與挖掘,比簡單直白的抒情更容易顯得有深度和技術含量,於是也更能立在鄙視鏈上流。

3

音樂圈鄙視鏈到底有什麼邏輯?

這是個關乎“品味”的玄幻命題

根據《我是唱作人》節目前四期的投票情況,DT君也發現,只要往思考人生和表達自我方面靠攏,下位區也能進階上位區。

在節目第一期,歌手勝負關係還遵循高進與王源提到的鄙視鏈,下位區四人全軍覆沒。但是,隨著節目的推進,王源、汪蘇瀧憑藉著《吆不到臺》和《不服》兩首態度鮮明的作品,表達自我不服輸的精神核心,顛覆以往的音樂風格,以高票戰勝了上位區的選手。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節目似乎在有意引導鄙視鏈這個話題的討論和思考,不管是1v1勝負關係的賽制,還是讓歌手有意無意談到鄙視鏈,到後期比賽走向與宣傳重點,一度試圖表達,所謂鄙視鏈是可以破除的。但最後進入決賽的熱狗、梁博和曾軼可,依舊是一開始被定義為鄙視鏈上位的歌手,來自據說最有態度的嘻哈和搖滾流派,流行歌手則全軍覆沒。

《我是唱作人》就宛如一個縮小版的音樂圈,101位大眾評審試圖模擬真實的大眾。真實版的鄙視鏈比這更加複雜。

DT君從知乎、微博上整理了幾個常見的音樂圈鄙視鏈(僅供娛樂)。目前比較流行的就包括地區鄙視鏈:國外的一定比本土的高階;唱法中,美聲的高於民族的,民族的高於流行的;流派中,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這幫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玩說唱的又瞧不起所有人……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關於流派鄙視鏈,DT君還從網路上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影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同流派音樂人眼中對方的樣子。

除此之外,就連聽歌App都有鄙視鏈,彷彿只要用上了酷狗、酷我,就代表著low穿地心的人設。

音樂圈鄙視鏈:“王源們”和上位區歌手的差距有哪些

所謂音樂圈鄙視鏈的邏輯是什麼?汪蘇瀧和車澈在節目中試圖將這件事情具象化:當滿大街都知道什麼是單押雙押的時候,那我就不聽了,他把自己往小眾的裡面拗,這麼做他會覺得自己是精英。

這樣的論調在各大音樂APP的歌曲評論區裡十分常見。

對於音樂圈鄙視鏈的癥結討論,多歸因於人們對“品味”謎一般的追求。音樂作為人們審美與品味的一種延伸,對不同音樂的偏好,顯示出欣賞者的身份與文化認同,於是聽什麼樣的音樂也成為標籤的一部分——這實在太適合形成圈層分化,彰顯優越感,於是越走越變形。

但把原因全部歸結於這屆聽眾不行,也實在不夠全面。從我們小範圍樣本的分析來看,高階與小眾絕對不是同義詞,所謂逼格更高的在藝術層面追求主體性表達,並非就不能與商業成功取得平衡。一句話說,紅出圈與藝術追求可以兼得,但就是對各方面水平要求都更高,能做到的音樂人鳳毛麟角。

說到底,讓大家都覺得有些彆扭的音樂鄙視鏈,是聽眾和音樂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對於廣大音樂愛好者對於大眾和小眾的迷思,DT君(公眾號ID:DTcaijing)贊同劉歡老師在2015年就提出的,沒有哪種音樂是因為大部分人聽不到才好,也贊同知乎網友@兔老闆AirS的回答,“音樂作品的高低只是生產者的區分,沒法反映消費者(受眾)的檔次高低”。

不懂音樂的DT君總結起來大概就是:

審美無高低,作品有好壞。

PEACE & LOVE。

作者 | 羅鈺婧

編輯 | 唐也欽

設計 | 張梓豪

資料採集 | 呂三利

合作、交流請關注微信公號DT財經(ID:DTcaijing),轉載請新增微信dtcaijing005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