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本期《

金牙的一排一座

》放送的是和七幕人生老闆楊嘉敏聊天的下半期。

2012年七幕人生剛成立時,行業一片貧瘠,觀眾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音樂劇;2018年,楊嘉敏參與過《聲入人心》的錄製,見證了行業的急速成長;如今行業進入平穩發展期,楊嘉敏認為,現在做音樂劇已經有了基本的觀眾面,這是極其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做好作品就行了,你要做的就是保護好這些觀眾,不能讓他們對這件事情失去信心。”

在本期節目中,我向楊嘉敏丟擲了很多熱點行業話題,包括七幕人生對原創劇的規劃、對音樂劇宣發的思考、對音樂劇公司盈利方式的探索、對市場擴張的看法、對愛豆來演音樂劇的觀察、對戲多演員少這樣的行業現狀的應對之策等等。

近期,愛豆進軍戲劇圈成為一個現象,比如X玖少年團的成員伍嘉成、谷嘉誠、焉栩嘉、夏之光等都在陸續推出舞臺作品。去年,七幕人生出品的音樂劇《近乎正常》曾經邀請伍嘉成、段奧娟兩位愛豆藝人參演,戲劇製作方看重的是愛豆的帶票能力嗎?本期節目來聽聽楊嘉敏的分享。

↓↓↓

片頭BGM:

音樂劇《我,堂吉訶德》選段《我,堂吉訶德》

00:01:55

七幕人生什麼時候做原創劇

00:06:55

“音樂劇做出來是容易的,做到了是非常難的”

00:07:55

原創音樂劇如何厚積薄發

00:12:42

十年前的音樂劇市場

00:14:18

十年前如何吸引觀眾走進劇場

00:18:55

KOL宣傳效應:音樂劇是文化社交場景

00:19:55

為什麼《聲入人心》能成功:既簡約又高階

00:22:22

“這些年找我們聊音樂劇綜藝的人非常多”

00:24:40

如何看待《聲入人心》之後的市場改變

00:26:55

現階段行業的最大困境是什麼

00:27:16

從電影行業的經驗看音樂劇的發展

00:29:05

音樂劇行業融資

00:34:35

七幕人生的商業邏輯

00:35:56

音樂劇是好的創業選擇嗎

00:39:55

為什麼《我,堂吉訶德》有香水特別場

00:41:18

劇場領域會有植入或贊助嗎

00:42:23

在北京做音樂劇和上海有何區別

00:46:29

音樂劇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00:50:02

為什麼會選擇愛豆出演音樂劇

00:54:08

劇方怎麼看愛豆的帶票能力

00:56:06

戲多演員少,製作公司怎麼“搶”好演員

00:58:50

七幕人生未來的計劃

片尾BGM:音樂劇《近乎正常》選段《光》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談音樂劇土壤——

審美的視野和積累,是一代人的努力,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幸運了。當時正午陽光的創始人侯鴻亮來看《瑪蒂爾達》,他跟我說你們做的這件事情還真的是挺有意義的,他說像我們這一代的電視人,在30到40歲這個階段才真正能夠開啟審美視野,不只是接觸到中國的好東西,可能有更國際的視野去看到全球的藝術瑰寶。然後文藝創作者的這種比較高的審美視野能夠反哺給大家,讓大家進一步去創作,更好地跟國際接軌,去產生平等對話。

然後他說你們做《瑪蒂爾達》這個作品,就是國際一流的作品,滿場跑的這些小朋友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不出國門看到這樣水準的作品,他們這一代人的審美視野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這一代人整個的基礎要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好。這裡面完全有可能產生未來的作曲、創作者、製片人,我們在培養下一代的更厚的土壤。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談音樂劇市場發展——

我一直對《聲入人心》之後的市場增長比較佛系,它就像是一個加速器,但是不改變這件事情的本質。

為什麼我們在2012年那樣的市場環境下,還是能沉得住氣做音樂劇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們非常相信中國一定有一個音樂劇市場,而且這個市場就會在差不多10年後的時間出現,因為這是一個歷史發展規律。

《聲入人心》一方面是出於電視觀眾審美的提升,另一方面為什麼選了音樂劇這個品類,是因為他們追蹤了好幾年音樂劇市場的變化,也發現音樂劇線上下是有升溫趨勢的。

綜藝的放大效應確實加速了市場的發展,但是這個市場會存在、且在最近5年會快速發展,是在發達國家被反覆驗證過的規律,我們去看日本韓國的市場,就是在人均GDP發展到這樣的一個階段,音樂劇市場就會迎來一個拐點。

它既是一個歷史時機,同時也需要一批從業者在這個時間去耕耘,才有可能讓中國有一個足夠大的音樂劇市場。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聲入人心2》全國巡演

談音樂劇生意經——

音樂劇這件事情要掙錢,規則是非常公平的,絕對沒有投機掙錢的可能性,一定是說我這個作品能夠突破時間的閾值、口碑足夠好、演出場次足夠多,就有可能持續盈利,一旦進入到盈利期,其實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現金流。

我覺得有些創業是零和遊戲,比如前幾年很火的共享單車,是贏家通吃,但內容創業大機率只要做好自己、確保自己一直做的作品是市面上的水準之上的,你有自己的審美,你有自己的堅持,就會贏得一波使用者長期的跟隨,這個市場上能夠容納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選擇的存在。

談在北京和上海做劇的區別——

北京可能表象上不像上海,小劇場的音樂劇很熱鬧,大劇場的音樂劇也很熱鬧,看上去是一個體系,但是它的體系可能是每一個場館或者劇場自成一套體系,它並不是一個像外外百老匯、外百老匯和百老匯的那種孵化機制。

北京看上去好像沒有小劇場的音樂劇,但北京的文化氛圍和嚴肅話劇的傳統,導致北京是有一些很好的創作人才和話劇人才積累的,從根源上可能更像是一個可以滋養音樂劇的東西。這種相容性和可能性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百老匯的氛圍,從底層上更能夠去支援未來原創的可能性,這是北京讓我比較留戀的地方。

大家會很習慣於說,盯著做過音樂劇的幾個人才、創作者,或者是演過音樂劇的幾個演員,但中國音樂劇的歷史那麼短,本身這個市場都還沒有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為什麼已經是一個封閉的狀態?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我,堂吉訶德》劇照

談愛豆演音樂劇——

中國的選秀藝人的出口不是特別多,最後能夠承接他們的長期舞臺和影視劇作品還是不夠多的,所以可能大家也會往音樂劇這個方向去想。你看韓國其實也有很多歌手或者選秀藝人參與音樂劇,但最後你要平息爭議,還是得自己真的立住了。這裡面可能有些人是能立住的,有些人也是沒有辦法消除觀眾的質疑的,我覺得還是分人吧。

帶票可能真的不是我們最看重的,能帶票這件事情肯定是個好事,但是在《聲入人心》之前就沒有人能帶票,難道你的劇就不做了嗎?

我們選角的核心想法就是,這個作品能不能成為一個演5年10年甚至20年的作品,選角首先是服務於這個作品的,如果是可以的話,帶票就是個加分項,如果只能帶票,但是完全不符合這個作品,你開這個人的流行演唱會不就行了嗎?你為什麼要讓他做個劇呢?

必須是確保每個作品有長久的生命力,如果有一些卡司演得特別好、特別適合劇目的選角需求,我們當然會希望長期合作。但即便卡司替換了之後,我們也確保這個作品依然是成立的,而不是說這個作品沒有這個人,就再也無法重啟了。

但不得不說還是有一些劇,確實就是套了一個作品的殼,實際上是在割這個人的流量,這個事情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我,堂吉訶德》劇照

談專案多好演員少的現狀——

我跟大龍、嘎子、均朔其實都有聊過,對於很好的演員來講,我覺得他們的困境在於好的作品太少了。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講,作品如果真的很好的話,好演員是有非常強的想去詮釋這個作品的衝動的,但如果大家都是在一個水準線上去做低質量的競爭,確實很難搶到好的演員。

我今年跟這些演員都有溝透過,大家的心情是很類似的,在這麼多的作品當中要選到一個作品質量非常過關、且覺得是很適合我的反而不容易。

找愛豆演音樂劇是為了帶票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