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很多人對詞牌“清平樂”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後人常常將李白的“清平調”和“清平樂”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

一個是七言絕句,一個是四十六字的小令,題材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論。

現在普遍認為“清平樂”是源自唐教坊曲名,以李煜的詞為基準。

後來晏殊、黃庭堅、李清照等人都曾用過此調。

最為後人所熟知的應該是辛棄疾的

《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入選教科書,人人都會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這首,辛棄疾還寫過另一首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無一高階詞,卻寫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生活。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寫下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詞作。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他這一生都以恢復山河為己任,臨終時依然高喊著“殺賊,殺賊!

可惜的是南宋的統治者只知偏安一隅,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當時南宋達官貴族的真實寫照。

所以,主戰的辛棄疾很長一段時間都被排擠,不得重用。

公元1181年,辛棄疾受彈劾,被罷免了官職。

他帶著家人來到江西上饒,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閒居生涯。

在隱居上饒的那段歲月裡,他寫下了很多描繪田園生活的詩詞,這首清平樂也是寫於這段時間。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詞的上半闋描繪了詞人隱居農村的閒適生活。

白雲繚繞,籠罩著一望無際的松林竹樹。

這開頭的“連雲松竹”四字,便將隱居環境之清幽寫到了極致。

“竹”是堅貞、高雅的象徵,蘇軾曾言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而“松”也是很多隱者的心頭好,李白在《尋雍尊師隱居》時曾言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辛棄疾的居所不是富麗堂皇的亭臺樓閣,而是遍植松竹,鬱鬱蔥蔥,這不僅寫出了環境的幽雅,更是突出了詞人不流於世俗的清高品格。

正因如此他才會說

“萬事從今足”

對於他而言,這樣靜謐的生活,比起爾虞我詐的官場,更令人愉悅,一個“足”字便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接著的“分社肉”兩句是對“萬事足”的補充。

隱居在山村的詞人很快融入了這裡的生活,在秋社日的時候,他拄著柺杖到鄰家分祭肉,配著剛釀好的白酒,痛痛快快地飲酒吃肉。

這兩句字裡行間都流淌著一種和諧溫馨的味道,足見當時辛棄疾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讓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當時的李白因為接到唐玄宗的詔令,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的詩中充滿了激動喜悅之情,而辛棄疾這裡則是一種另類的滿足之情。

兩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心境自然也大不相同,但是卻都描繪了一幅溫馨的田園生活。

松竹環繞,有酒有肉,這對很多隱居的文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上半闋短短几句,便寫出了靜謐閒適的田園生活,字裡行間洋溢著喜悅之情,足見詞人對這樣的生活有多滿意了。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接著的下半闋,詞人截取了一個很普通的生活鏡頭,進一步突出他對村居生活的喜愛。

西風過後,山園裡的梨、棗都熟透了。村裡的小娃們成群結隊,拿著長長的竹竿,偷偷來到園子裡打棗。

在外閒逛的辛棄疾恰好看到了這一幕,他沒有驚動任何人,反而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一個“閒”寫盡他當時悠然的情態,若非真的“萬事足”,也許他也不會有這樣的閒情逸致。

兒童活潑有趣,而在一旁觀察的辛棄疾同樣很“皮”。

這幾句筆調輕快,通俗易懂,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田園畫卷。

“靜處閒看”

這樣看似平淡的田園生活,是多少人一生難以企及的?

辛棄疾最皮的一次,躲在一旁看兒童偷摘棗,還寫下一首《清平樂》

全詞無一高階詞,也沒有用典,卻寫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生活。

繁華過處皆如煙,淡淡人生靜靜過。

願我們都不困於情,不亂於心,守一份心靜,淡淡就好。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