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10日訊(記者萬旭明)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這是上世紀50年代末,內蒙古大草原向南方孤兒許下的承諾。9日,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映,導演爾冬升將“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搬上大銀幕。影片主創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人對這段歷史並不熟悉,希望能透過電影讓大家瞭解當年血脈相依、大愛互助的感人故事。

從“國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真實還原歷史細節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這群遠離家人、故鄉的孤兒,成為“國家的孩子”,在牧民們淳樸的大愛中,最終成為“草原的孩子”。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與很多人一樣,爾冬升曾經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為此,他帶領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當年的親歷者。電影中對收養家庭的資格審查、對孩子意願的尊重等細節,都是對那段歷史真實的還原。

一番探訪下來,爾冬升發現:“ ‘三千孤兒’只是一個名詞,我們看到的數字是最後有接近3萬至5萬的人,很多省都有接收小孩的,知道了之後就比較震撼。希望這部影片能感動到觀眾,讓大家瞭解那段血脈相依、大愛互助的故事。”

片中草原阿爸由阿雲嘎飾演,內蒙古族的他回憶道:“回過頭來想,其實我們老家也有被收養的人。那個時候不會叫他們是孤兒,我們的父輩、長輩們會說那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孩子。他們來到草原,大家自然地生活在一起,沒有什麼不一樣。”他說道:“作為蒙古族人,我為當時收養這批孤兒的人自豪,他們像草原一般擁有寬闊的心靈和胸懷。在那樣一個年代,我相信中國任何地方都會有這樣一群人,大家都會這麼做。”

動物、小孩、蒙古語……拍戲的大難題,全遇上了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拍電影有幾大公認的難題:動物、小孩、方言。《海的盡頭是草原》全遇上了,影片以歷史、現實兩條線索交織而成,在歷史部分中,“孤兒”們年幼離家、適應草原生活是重頭戲。而在半個多世紀前的牧區,騎馬、牧羊、趕牛,甚至躲避狼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當然,相當一部分角色需要以蒙古語表演。

一段孤兒院裡的戲份,就讓爾冬升“崩潰”了,“小孩多的時候,你怎麼吼都沒有用。要開拍了,副導演拿著大喇叭喊。安靜了,開機了,拍了10秒鐘,吵鬧的聲音又開始了。拍完之後對幼兒園老師非常敬佩。”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除了大量騎馬戲份,影片還挑戰了“最難的牛”,讓爾冬升領教了“牛脾氣”,“它不肯拍就是不拍,想走哪裡就走,誰都沒轍。”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兩段狼群偷襲羊圈、孩子的戲份,居然使用了真狼,其中一場狼咬木頭的戲,就是“狼演員”臨場發揮,現場抓拍到的。

至於蒙古語的難題,就由演員們解決了。馬蘇在片中飾演草原額吉,毫無保留的愛與包容,讓她感化了“孤兒”中的小刺頭。馬蘇提前到草原生活了4個月,硬背下100多句蒙語臺詞,更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安靜、淳樸、熱情和自由”。

陳寶國是“定海神針”,阿雲嘎“跨上馬就成了角色”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以南方女孩杜思珩與草原家庭的故事為主線,交織著雙胞胎哥哥杜思瀚在60年後遠赴草原尋找妹妹的線索。在這部群像戲中,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杜思瀚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決定接替母親去找妹妹,懺悔、留戀、追尋在他心中交融。草原額吉、阿爸、哥哥對“女兒”無盡的愛,不惜以生命相護,但在面對失去時,也會有惱怒、糾結。杜思珩的前半生則困於“被拋棄”的疑惑與不捨。

60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導演爾冬升再現草原大愛

老年杜思瀚由“老戲骨”陳寶國飾演,爾冬升將他形容為“定海神針,戲份不多,但給整部戲帶來了穩重”。草原阿爸則由阿雲嘎飾演,雖有蒙古族身份加分,但從音樂劇演員跨界到電影,還要演一個性格隱忍的軍人父親,爾冬升一度也是存疑的,“一跨上馬,以蒙古族特有的騎馬方式歪著跨在一邊,特別爺們。我就覺得我選對人了,他完全變成那個角色了。”對於飾演草原母親的馬蘇,爾冬升直言“感謝”,並調侃稱“蒙古語是我學不會的語言,語法非常困難,她能學下來真的不簡單”。

阿雲嘎則表示:“草原上的母親是偉大的,她們善良、無私,眼神裡透著淳樸。我們要傳承的,正是那顆善良的心。”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