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內卷加劇,“躺平”一詞突然就火了起來,很多年輕人的想法也開始發生巨大轉變:買不起房就乾脆不買了,害怕婚姻乾脆就不結婚了,工作不順心乾脆辭職算了……

其實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人開始呼籲“躺平”了。楚王曾請莊子去做官,莊子問來臣:“聽說楚國有隻神龜,死的時候已經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和竹匣子將它包好,珍藏在宗廟裡。你說這神龜是願意為謀求榮耀而死呢?還是願意在爛泥中拖著尾巴活著?”

莊子說:“吾將曳尾於塗中”。說自己寧願在爛泥中活著,這可不就是躺平鼻祖嘛!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北大古典文學學者陳可抒評註的《人間逍遙遊》中,以莊子所著的《莊子· 內篇》為底本,從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進行了註解,並且結合當下時代的實際進行了擴充,讓經典典籍的精髓能夠在當下社會得以契合和運用。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多張巢狀結構表,清晰地將原本複雜難懂的文字主旨提煉展示出來,讓讀者看到莊子《內篇》清晰的解構與行文和思想邏輯。

要說莊子的躺平,其實跟我們現代人的躺平在本質上不太一樣,他並非因為生活壓力山大而躺平,而是因為已經勘破了這個世界,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這個世界。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1、生命的質量不在於活多久

從莊子寧願在爛泥中爬行,也不願為榮譽而死可以看出,莊子對於生命的珍視。在《養生主》一篇中,莊子認為,人應該逐步迴歸本真的狀態,順應自然,即便有人天生身體不健全,也不必因此自卑糾結。

莊子告知世人:一個人的生命質量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厚度。

《逍遙遊》開篇從鯤到鵬的變化,其實講得是一個人格局的變化,從高度、寬度和廣度不斷進行拓展。小也可以是大,在於自己能否巧妙轉換。

當一個人習慣向內追索,關注自己精神世界的成長,內心變得浩瀚,自然就不會哀嘆生死,不再與人爭辯,不再談論是非,這樣的人生已然超脫。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2、不自由是因為想要的太多

莊子年事已高快要不行的時候,徒弟說要厚葬他,莊子卻極力反對說,自己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都為我送葬,已經很周全了。

生於世間,我們大多數人都擺脫不了對物質、名利、榮譽的渴望與追求,而且似乎永遠慾求不滿,痛苦和煩惱也便隨之而來。

但莊子卻說“無所待而逍遙”,追求“無己、無功、無名”的思想境界,有點類似心理學上的“心流”,在這樣的狀態下,人沒有功利心的驅使,只關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上。

但是在現代社會,並不是說可以放棄對物質名利的追求,而是要我們不要深陷外物,不為外物所束縛,堅持自我,心靈上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3、智慧人生才逍遙

在《人間世》篇章,莊子提出了對世俗之事的戒律與法則,作為老子無為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莊子並不鼓勵消極避世,反倒鼓勵積極出世。

人生如過眼雲煙,要懂得“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遇到難事,可以盡力,但不要盲目;分清輕重緩急,調動智慧的力量;可以不認慫,但也不要逞能,要知道,樹木不成才卻能終享天年。

不得不說,莊子所倡導的其實是一種非常穩妥的處世之道,以“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的心態生活,在“有用”與“無用”之間,才可以獲得真正的逍遙。

“躺平派”鼻祖莊子:我寧願在爛泥中活著

市面上關於莊子著作的評註不計其數,而這本裝幀精美的《人間逍遙遊》,濃濃的道家風格插畫,更是讓它充滿了智慧的厚重之感,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本,卻包羅了莊子思想的精華。

本書精選了《莊子》內篇7篇,在每一短篇旁邊都有作者陳可抒的批註,他以莊子寫作的角度,以文字為基礎展開討論和分析,可以幫助現代的讀者更好地理解。

莊子的文辭是公認的難懂,而本書重在評註,對於原文字的翻譯量較小,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個人建議可以再準備一本《莊子》的翻譯本,以更好的學習典籍中的精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