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輝煌無比的宮殿閃耀著璀璨的光環,那是來自天宮的裝飾,精美絕倫,綺麗瑰豔。皇宮的華麗孕育著兒女情長的玉夢。

可嘆那昔日繁華的大唐時代卻與三尺白綾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就這樣率領著千軍萬馬,氣勢磅礴,毫不掩飾心中的那抹敵意,而這一切,全部落在了美酒、荔枝、霓裳與羽衣之中。

一首悽婉的別離之歌,讓曾經清波碧水的蜀江染上了嫣紅,從此,孤獨倩影,仰頭凝望,銀華如冰。從此,即便是桃李爭豔的日子,也頓覺是秋季蕭蕭的落葉時。從此,茫茫的天地之間鬱結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思念,就這樣在廣袤的時空中悄無聲息地飄揚、盪漾。

這是一首歌,是一個故事,也是一段痛苦的回憶。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愛情一旦牽扯到了政治,就顯得複雜與無情。但這所有的故事,都讓一首《長恨歌》成為了千古絕唱。或許悲劇的愛情,總能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吧!這是不變的定律。

長恨歌,歌長恨。那些字字句句裡透著訴不盡的情愫,究竟是恨、是怨,還是遺憾?是恨那世人言語品評的不公,還是恨唐三郎守得住江山,卻保不住美人?亦或是恨自己的美貌才情讓自己芳華早逝?長恨歌,終究是歌盡恨不盡。可嘆啊,絕世美豔的楊玉環,集後宮三千寵愛於一身,卻讓自己的那顆心在無聲無息之中消碎、逝去。

人說風月薄情,人說世態炎涼。也許只有這樣,萬里山河才能依舊明朗,宮宇地脈才能容顏不改。那一條潔白的綢緞,結束了悲涼的生命,但卻不能結束千年的愛戀。濾過了幸福的笑容,透徹了甜蜜的寵愛,剩下的就只有清澈和無暇。一切都不再喧譁吵鬧,一切也都不再搖曳多姿,

可那白晝時,馬嵬坡上空一道堅毅的日光,落在了明晃晃的劍戟之上,反射出耀眼的光亮。而夜幕降臨,那道明亮的光線收起了犀利的鋒芒,只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黑夜與寧靜。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了唐朝中葉,白居易也被這一段感情深深地感染。他們是感情世界中的勇者,沒有顧慮,沒有擔憂,就那樣為了愛情背上了千古罵名。

白居易也在沉思,一個男人究竟應該將愛情,將美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白居易一直想象著他們的美好,那樣的青春年少,他的心中一定也充滿了愛情的幻想。

這是楊玉環的長恨歌,也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這是楊玉環的回憶,也是白居易的回憶。

唐憲宗元和元年的冬季(公元806年),三十五歲的白居易來到了現在的陝西盩至縣,任盩至尉。也就是在那裡,白居易和盩至人陳鴻、王質夫一同遊盩,回想起唐三郎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有感而發創作了《長恨歌》。

那是政治的愛情,是楊玉環的愛情,是悲劇的愛情,可這悲劇的愛情裡,也有著白居易自己愛情的影子與回憶。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十五歲的湘靈,有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閃動著靈動的光。此時的她雖少了兒時的活潑好動,卻增添了幾分溫婉嫻靜,舉止間流露出的那份端莊優雅也讓人痴迷。

這樣的女子,讓白居易的心中不禁泛起點點漣漪,他為這個女子姣好的容貌所傾倒,也為她舉手投足間的那份優雅與迷人而觸動。

於是,十九歲的白居易與十五歲的湘靈,開始了一段長恨的愛情。他不曾後悔他用一生守候的這段痴戀,因為他愛的是那個名叫湘靈的女子。

貞元十四年,白居易為了生活和前程,離開了符離去往江南叔父家。一路上,白居易展現了詩人的多情和浪漫,寫下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離別之後的愛情只剩下了苦苦的相思,愛之深,思之切。那份苦澀,那份甜蜜,直逼而來,讓人無從猶豫與抉擇。

繁華落盡,夢過無痕。心心念唸的愛人不在自己的身邊,無奈之中,也只能把對愛人的愛意與思念默默放在心裡。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可是生命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和別離,是一次又一次的遺忘和開始,總有些事,一旦發生,就留下印跡;總有個人,一旦來過,就無法忘記。他沒有想到自己與湘靈初見,竟讓他展開了一生中那段長達二十二年的愛戀。任歲月褪去專屬於它的那份華麗色彩,這份感情也褪去了曾經的激情,隨時光出落得平淡無奇,但其中的那份相互理解與信念,從未離去。

但這樣的愛情,終究是沒能擁有完滿的結局。

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分離,再加之家人的反對,讓他們的婚姻沒有了期望。然而,命運的乖張,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元和十年,白居易在貶謫地再一次遇到了湘靈。歲月流逝,年少時九曲迴腸的愛戀和多年的別恨頓時湧上心頭。愛人分別後的相見,讓彼此忍不住抱頭痛哭。這一次意外的相遇,讓白居易寫下了《逢舊》:“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似乎,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恨”字還是洩露了心事。是的,他恨啊,恨這命運怎麼就如此的執拗,恨這造化怎就如此地弄人!曾經你儂我儂的真心愛人,為何就要天各一方,分離不見?既然註定沒有結果,為什麼還要讓彼此一次又一次重逢,讓自己陷入這深深的回憶中,無法自拔?既然離別後重逢,又為何不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也許只是時間未到,也許這是命運的安排,讓他在長達三十五年的愛情中飽受折磨。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長慶四年,彼時的白居易已經五十三歲了,在杭州刺史任滿回京的途中,他特意繞道符離,想找尋往日的回憶,卻發覺湘靈一家早已經搬走,不知去向。

曾經那個自己深愛的初戀女子,終究還是走出了他的世界,而這一次,是真的離別了,那個記憶中的妙齡少女如今已是半百老婦,她帶著彼此的愛,離開了這裡,給那段愛戀畫上了一個悲劇的結點,只給白居易留下回憶裡的甜蜜與傷懷,獨自回味曾經的一切。

細細想來,那首流傳千古的《長恨歌》,那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僅是楊玉環愛情悲劇的長恨,也是白居易自己和湘靈之間的愛情悲劇的影子。

只不過,佳人不在,留下的只有沉澱心底的回憶和那永遠別離的傷痛。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每一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故事,那是獨一無二的,是上天註定的。宿命,就是如此。遇到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體會不同的情。我們會經歷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相遇過後便是分離,分離之後亦或是重逢,這些都是我們無法預測的。但我們知道,沒有誰會陪伴永遠,亦沒有誰會在同一個角落裡尋找到唯一的一種樂意撫平心傷的慰藉。

友情可以離別,愛情可以離別,親情可以離別。

看慣了太多太多的離別,才知道離別後那一段回憶是思念的祭奠。離別是痛苦的,回憶是幸福的。那根讓人痛苦的神經不停地痙攣,伴著酸楚的淚,流進心房,殷染了回憶的點點滴滴。我們總是有著許許多多難以割捨的情懷,我們總是有著必須割捨的故事,就在那念念不忘的歲月裡難以忘卻,直到深入心骨。

離別後的回憶是落日慘淡的餘暉,也是另一段悲傷的開始,它會讓人孤獨地守著回憶過活,它會讓人覺得回憶其實比離別更殘忍,更無情。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但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軌跡,這軌跡是重複的,是迴圈的。我們亦是如此。雖說是漫漫人生,也不過百年。百年之後,人世輪迴。花開花落,終究會成為掩藏在泥土裡的一方落紅;雲捲雲舒,終究會隨著無情的風水變幻莫測。流水向東,也終究會匯入那浩瀚的海洋,與海水靜靜守候著天邊的夕陽。無論怎樣,離別的那一刻,是否真的就會忘記曾經的一切,空空的走進那輪迴的漩渦中?

不,不是的。人,是充滿回憶與期盼的,我們還有回憶,還有曾經。如若是沒有了回憶,人就會活不下去,但是如果只有回憶,也是活不下去的。既然離人遠去,回憶總比無憶強。

可是思念和回憶,是不具備任何力量的東西,它們只能讓你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喚不回任何東西。這人世之間,變幻莫測,一切都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縱使有太多的可能,但就是沒有如果。我們不需要離別後的傷感,不需要回憶中的深陷,因為這樣的無法自拔只會讓人徒增傷悲,在回憶裡迷失自己,就永遠也不會有新的開始。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白居易《長恨歌》

春去秋來,圓月依舊,離別成恨,思念成災。怎奈何,人去人留人無奈。別離,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片的傷感。那金色的落葉,就在這個落寞的季節裡隨風飛舞,帶著屬於它的最後的色彩離去。一朝花開,一朝花落。漫漫人生,終究還是要自己救贖。就把那深深的回憶埋藏在心底吧,讓它塵封,讓它沉澱。

學著承受離別的悲痛,學著遺忘曾經的回憶。那是美麗的詮釋,是幸福的演繹,那是太多太多的不捨,太多太多的留戀,太多太多的守候,太多太多的執著……

回憶,散落,沉澱,新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