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人在囧途”變“人在暖途”

“人在囧途”變“人在暖途”

漫畫 張利昌

“人在囧途”變“人在暖途”

N晚報記者 唐瀟倫

回家,才叫過年。春節是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幾億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長長的回家路,家中親人翹首以盼,離家遊子歸心似箭。昨天上午,記者走進一群特殊的“新嘉興人”之中,近距離去傾聽他們的“回家”心聲。

回家的車上都是老鄉

“春運的火車票很難搶到,很幸運今年能有這樣的活動,非常溫暖和便利,真的很感謝黨和政府。”來自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高樓鎮的涵雨告訴記者,以往,每當春節臨近,購買回家的車票就會成為自己的頭等大事。只要一有空,她就會把時間耗在搶票上。“前幾年運氣還不錯,都搶到了。”涵雨笑著告訴記者。

今年,涵雨沒有搶到回家的車票。正當她一籌莫展時,靈璧老鄉群裡一條“接您回家過年”的資訊讓她看到了希望。按照要求,涵雨很快完成了報名,然後就順利踏上了回家路。

同樣“幸運”的還有來自靈璧縣馮廟鎮的劉東。2006年劉東來到嘉興,在農貿市場做乾貨生意,多年的打拼,劉東逐漸站穩了腳跟。

“去年我們貸款買了房,日子慢慢走上了‘正軌’。”劉東說,今年他們夫妻倆不能回家過年,但自己的媽媽卻因為家裡有事必須提前回家。“老人家年紀大了,不放心她一個人坐車回家,靈璧縣委縣政府組織的‘接您回家過年’班車不僅免費,而且車上都是老鄉,路上能有個照應,我們做子女的也比較放心。”看著車子慢慢遠去,劉東這才轉身離開。

搭乘著4輛長途大巴,210餘名靈璧籍外來建設者正式踏上了返鄉旅程。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早上7點,天矇矇亮,秀洲區政府邊上的集合點早已是人頭攢動。人群中,一位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與周圍拎著大包小包的人不同,老人身邊只放了一隻白色的編織袋,裝了一些日常換洗的衣物。

老人名叫王思光,今年70歲,黝黑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艱辛。“1995年來嘉興,一晃已經25年了!”見到記者,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2個兒子,6個孫女,家庭的負擔讓王思光不得不背井離鄉。“老家沒什麼好的工作,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出來碰碰運氣。”於是,在老鄉的介紹下,王思光來到了嘉興。

剛到嘉興時,王思光人生地不熟,又沒有一技之長,生活異常困難。後來,他買了一輛三輪車,靠拉木材為生,總算是在這裡紮下了根。每天起早貪黑、風餐露宿,王思光從沒想過放棄,只希望能為家裡減輕些負擔。

年已古稀仍漂泊異鄉,為什麼不回家安享晚年呢?“我也想啊,可是生活不允許。”說到這裡,老人幾近哽咽。去年,王思光最小的孫女因為不小心被熱水燙傷,光手術費就花掉幾萬元,大兒子又失業在家,“我要是再不工作,那可怎麼辦?”

8點25分,大巴車緩緩駛來。想到馬上就能和家人團聚,老人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笑容,“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不管有錢沒錢,都是要回家過年的!”

過完春節再“回嘉”

推著香檳色的行李箱,懷抱2個多月大的嬰兒……見到胡月的時候,她正在吃早飯。“為了趕上這趟回家的大巴,我們特意起了個大早,早飯還沒吃哩!”

5年前,胡月到嘉興闖蕩。在同村人的推薦下,她進入一家電子公司工作,憑著自身的努力,胡月和老公在嘉興買了房。“有了房,心就定了。”她說。

“去年,我們還提前還了一部分貸款,剩下的也轉了公積金,生活壓力小了不少。”談起這幾年的生活,胡月靦腆地笑了笑,臉上的喜悅發自內心。雖說離過年還有一段日子,胡月早就提前買了一大包年貨寄回老家,“有給父母買的新衣服,還有嘉興的特產,粽子、醬鴨……”

這幾年,嘉興統籌協調促融合、全力以赴治環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看著嘉興越來越好,我們特別高興。”胡月告訴記者,“嘉興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二個家鄉!本來我們打算過年不回去了,但考慮到孩子剛出生,想著帶回家讓親人看看,所以就臨時決定報名坐這趟大巴回家。”

踏上回鄉大巴的那一刻,胡月百感交集,既有回家的激動,也有離嘉的不捨,“再見嘉興,春節後再回來!”

【記者手記】

很多人在外打工,過年的時候想要回家;很多人在外邊已經有了自己的家,但一到過年還是要坐上回家的車……因為家裡有牽掛的親人和熟悉的味道,還有那聽起來特別親切的鄉音。

有一種愛叫回家,有一種幸福叫團圓。在這場“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中,如何讓回家之路更便捷、返鄉之旅更溫馨?今年,安徽省靈璧縣專門安排了愛心大巴,全程免費(含就餐)接靈璧籍老鄉回家過年,不花錢就能一站到家。因為記掛,所以溫暖,不再“人在囧途”,只有“人在暖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