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高唐歷史悠久,為春秋齊國五都之一。高唐“居中原橫衢”,有官馬大道,“南通吳會,北拱神州”。素有“上古之民樸,中原之士敦”的美譽,很早便成為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屬中華民族黃河文化發祥地之一。高唐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遺產,書寫了中國教育文化歷史的光輝篇章。

高唐地近孔孟之鄉,尊孔崇儒,古為風尚。

明朝《高唐州志》載:

元朝翰林學士高唐人閻復《重修廟學記》載:民物之繁,繭絲之富,遂為山東名郡,臺表絃歌之化,地維禮儀之邦;聖賢之遺蹟可尋,鄒魯之流風未泯。

《風俗》載:俗近敦厚,家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讀書。

元朝政治家、文學家李謙《重修廟學記》載:初,高唐為一邑,澹軒康先生曄授館其中,執經授業,前後非一,不到二十年,人物輩出。往往入登臺閣,分列州縣。一時英彥聳動,縉紳間人人能言之。

明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丘濬《重修州學記》載:山東東昌府高唐州,地界兩京之間,首被王化。惟茲學校乃教之寓,政之本,為治之首務也。

明朝國子監助教梁端《重建儒學記》載:山東之高唐,自古為郡,風土醇沃,物象森茂,鍾其氣而生者,多英特俊偉之士,必由學而教養之,然後可以成其器,而資其中。

清朝《高唐州志》載:

知州談鎔《建立義學碑記》載:高唐文物之藪也,古來或以理學者,或以事功顯,或以文藝稱,光炳乘者,指不勝屈。

知州龍圖躍《義學碑記》載:欲使家弦戶誦,敦詩說禮,人多善士,裡有仁風,則必然校始。

知州畢一謙《重修州學聖廟記》載:高唐地接鄒魯之區,家誦孔孟之書,是以人材蔚起,自漢唐以迄元明至於我鼎興,理學文章列名科目彪炳史冊者不乏人。何莫非聖人之教澤有以薰陶而化成之也。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高唐文廟

《學堂》載:萬事根本皆起於學。處此物競天。擇優勝劣敗之時,尤以開通學務為強國基礎。知州周家齊於城鄉各處建立學堂二三十處。

實際是39處:城裡6處,鄉村33處,為高唐縣以後的學校教育奠定了基礎。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日)名丘,字仲尼,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創始人。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春秋》,語錄《論語》。

孔子及其儒學對高唐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都深深打下了歷史的烙印。同時,高唐人尊孔崇儒也融入了每個人的心靈之中。譜寫了許多動人的、難以忘記的歷史篇章。

一、孔子命救於黃河渡口

《論語·子路》載:孔子曰“荀有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仕魯四年,政治清明,市場繁榮,魯國興盛,威震其鄰。然而魯定公昏庸無道,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產生重大分歧,孔子被迫出走,開始了十四年的周遊列國艱難行程。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2: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周遊列國,路途遙遠,風雪交加,飢寒交迫,時如喪家之犬,最為兇險的是周敬王27年、魯哀公2年(公元前493年)孔子應趙簡子之邀,由衛國經高唐去晉國拜見趙簡子。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 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後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闢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作為《陬操》以哀之。

從這一段歷史記載看:孔子由衛國出發赴晉國時,並不知道趙簡子殺了竇鳴犢和舜華兩位賢大夫,在行走的途中,也沒有人通風報信。只是孔子來到黃河渡口過黃河時,才有人向孔子說到此事。這一段黃河,當時是齊國、晉國的分界線,河東屬齊,河西屬晉。

趙簡子殺竇鳴犢、舜華的資訊,河西晉國不會送信給孔子,那只有河東之人將此資訊告訴給孔子,此人告知孔子的目的,是提醒孔子趙簡子殺了兩位賢人,過河去有危險啊。孔子聽其言,停車回轅。

此人當是黃河渡口所在地之人。

此黃河渡口屬靈縣地。靈城是靈縣縣治所在地,今屬高唐縣姜店鎮南鎮村,也就是這個高唐人救了孔子一命。

劉向《說苑》載:趙簡子曰:晉有澤鳴、犢,魯有孔丘,吾殺此三人,則天下可圖也。

劉向《新序》載:趙簡子欲專天下,謂其相曰:趙有犢犨,晉有鐸鳴,魯有孔丘,吾殺此三人,天下可王也。於是乃召犢犨、鐸鳴而問政焉,已即殺之。使使者聘孔於魯,以胖牛肉迎於河上,使者謂船人曰:“孔子即上船,中河必流而殺之。”(趙簡子所殺的兩位賢大夫名子《史記》與《新序》、《說苑》記載略有不同)

由此可見,趙簡子邀請孔子去晉國,只是以議政治國為名,實則是設套誘殺孔子,以霸天下。

若不是高唐人傳信給孔子,孔子一旦上船過河,當必死無疑。孔子雖然說:“命也夫!”,道不如說:是高唐人救了他的命。

此高唐人雖無名可載可考,但正是他的恩舉救了孔子,使孔子得以善終。如果孔子過河去,不僅命喪趙簡子之手,而且中國的歷史也將要改寫。此處黃河渡口,也成為孔子的福地、救命地。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3:黃河渡口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孔子這一重大事件,就在黃河渡口立碑紀念:孔子回轅處。此渡口命名為“鳴犢口”或“靈鳴犢口”。這一條河也因之被命名為“鳴犢河”。此河在《漢書·地理志》、《漢書·溝洫志》、《水經·河水注》等史書中均有記載。

康熙《高唐州志》載:

春秋孔子臨河歌(孔子適趙,臨鳴犢河,不濟,嘆而作歌)

秋水衍兮,

風揚波,

舟楫顛倒更相加,

歸來歸來胡為斯!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4:孔子回轅處碑

高唐縣姜店鎮南鎮村,過去村南村北各有一座文廟,村南為聖蹟廟,廟中有孔子乘車的塑像,以紀念孔子回轅事件。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5:孔子乘車塑像

靈縣漢立後多次廢立,唐朝武德四年最後廢縣,其地入高唐和博平。《博平縣誌》也將今屬高唐縣南鎮村和孔子回轅處列為八景之中:靈址朝煙和犢河聖蹟。

二、乙瑛請置百石卒史

乙瑛,字仲卿,東漢高唐人。桓帝時為魯相。乙瑛初到任時,拜謁孔廟並撰文立碑《謁孔子廟碑》(碑存曲阜孔廟)。乙瑛因見孔廟的禮器和春秋祭祀沒有專人掌管,又應孔子十九世孫孔麟所請,設定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乙瑛將此事上奏魯公後去任,後有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又上書懇請魯公,准許乙瑛奏請為孔廟增設一名百石卒史,執掌禮器廟祀之事。吳趙二人奏請獲准,魯公同意在孔氏族人中選拔“經通一藝”者充任。

詔下後相名平者奉詔雜試得孔和一人,請於朝,除為百石卒史。

乙瑛首倡置官管理孔廟,開創了國家管理孔廟的新體制。使孔廟的管理更加規範有序,極大起到了保護孔廟的作用。同時也確立了孔廟在國家和社會中的政治地位,體現了乙瑛尊孔崇儒的情懷。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6:孔廟

由於乙瑛等人的貢獻,以頌護廟有功,於東漢桓公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把乙瑛為孔廟請置百石卒史一事刻碑紀念。

碑名為:《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乙瑛碑》,乙瑛也被譽為德範之首。

《乙瑛碑》字勢開展,結字巧麗,古樸渾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歷代書法家對其讚譽甚多:“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稱宗廟之美”、“橫翔捷出,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如官貴之人,管囊佩玉”。碑文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高度,被譽為天下名碑,漢隸佳品,書法名碑,現存孔廟。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7:《乙瑛碑》

三、閻復奏請加封孔子制草

閻復(1236年—1312年)字子靖,號靜軒。元朝高唐人。

閻復始生,奇光照室。七歲讀書,穎悟絕倫,性簡重,美丰儀。後入東平府學,拜名儒高唐人康曄(高唐歷史上唯一狀元閻詠的高徒)為師,號稱“東平四傑”之首。

閻復從元憲宗九年(公元1259年)任東平行臺掌書記,擢御史臺掾史入仕,後經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三朝晉階榮祿大夫,授中書平章政事,皇慶元年卒,贈大司徒、上柱國,封永國公。諡號“文康”。詔立靜軒書院,有《靜軒集》50卷。閻復為高唐書寫多通碑文,題名高唐八景。《高唐州志》載:墓在州城東二十里葉官屯。

《元史·閻復傳》載: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上疏言:“京師宜首建宣聖廟學,定用釋奠雅樂。”從之。又言:“曲阜守冢戶,昨有司併入民籍,宜復之”。其後詔賜孔林灑掃二十八戶,祀田五千畝,皆復請也。

閻復奏請元成宗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在京城倡議建立宣聖廟。倡導學習儒家思想,開設儒學教義。隨後各州(府)縣也紛紛建廟興學。

二是為孔林請祀田五千畝。孔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中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儲存最完整的人造林和宗族墓地。過去孔林“地不過一頃”,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閻復為孔林請祀田五千畝,可以說是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對以後孔林的建設、管理,打下了基礎,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的孔林就是在元朝孔林祀田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

三是為孔林詔賜灑掃二十八戶。

古代入籍,身份世襲。閻復奏請二十八戶為孔林灑掃,戶數、人數之多,也是空前的。有一支專業隊伍常年對孔林修建、管護,對孔林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也使孔林在國家和社會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閻復還做了一件對孔子影響深遠的大事,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奏請皇帝元武宗加封孔子號。

乾隆《高唐州志》載閻復請奏:

大德丁未秋,近臣傳旨,議加至聖文宣王封號。臣復承乏翰林,獲預其議。竊謂自古稱夫子者多矣。而莫如孟子。孟子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又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蓋孔子集三聖之事,而為一大聖之事。猶作樂者,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宜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奏可,璽書錫命。臣復職,當具草。草既已,頒示天下矣。…於是省令檄下諸路,勒石廟學。

閻復撰寫《加封孔子制草》:

蓋聞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朕纂承丕緒,敬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規,舉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遣使闕里,祀以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之義,永惟聖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元武宗聽從閻復的建議:透過詔書、勒石廟學的形式加封孔子號,尊孔崇儒,起到朝廷穩定、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發展經濟文化的作用。

孔子封號從東周魯哀公尊孔子為尼父起至中華民國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終,歷代王朝封孔子號累計多達十八次之多。但孔子的封號至元朝武宗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時,封首加“大成”二字後,孔子的封號已達頂峰了,由此可見閻復對孔子的尊崇達了無極的程度了。尊崇孔子、崇尚儒學已成為元武宗治國之策。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8:加封孔子制草碑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9:大成殿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0:孔林

四、王懋德奏請建立尼山書院

書院是我國古代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書院始於唐,興於宋,盛於元,發展於明清。

《高唐州志》載:“靜軒書院址載州治西南,元至元間,翰林學士承旨閻復致仕。朝廷嘉其文行,為建書院。今廢。”這也是魯西地區有史可載的最早書院,為高唐培育了大批的人才。

鳴山書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址在城外,知州龍圖躍建。因近處有雞鳴山,故名:鳴山書院。清乾隆知州湯登泗、清道光知州崔頃又擴建。光緒年間移城內。1925年,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高唐縣第一所中學。

玉山書院,清乾隆知州周鍾瑄建。址在大覺寺左。課士子講誦其中,人皆德之。

元朝代表書院是尼山書院。

《孔子故里志》載:元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中書左丞王懋德奏請在尼山建立書院,並保舉彭璠為山長,獲准。

《尼山建立書院碑》載:凡齊魯之境賢卿大夫,民之好事者,出錢而助成之。釋木于山,陶甓於野,庸僦致遠,牽牛車,服力役,連畛載途,飲餉相望。

尼山書院後經明清兩朝多次修建,形成了山東省規模最大、儲存最好、影響力最大的書院。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1:尼山書院

尼山書院建立,王懋德功不可沒,這是尊孔崇儒、興教育人的具體體現,王懋德為元朝儒學的發展以及山東教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王懋德,(1279年—1341年),字仁父。王懋德家族是琅琊王氏後裔,並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家族淵源,自宋朝初始居高唐,琅琊王氏族人中曾有人擔任宋軍將領,在高唐一帶領兵抵抗金人入侵。王懋德以小吏入仕,官至中書左丞。外貌偉岸,韜略內藏,仗義執言,處事果敢。善書工詩,著有《仁父集》,墓在高唐縣清平鎮石門村。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2:王懋德墓

可喜的是今天我們仍然可見到王懋德的墨寶:白雲深處。其字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江鎮摩崖石刻——羅田巖上。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3:白雲深處

如今的尼山書院不僅是一座古老的書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5A級旅遊景點,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2014年,山東省在全省推廣了“圖書館+書院”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並以“尼山書院”命名各級圖書館書院。建立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得以弘揚的主陣地。

2019年8月25日,由國家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和相關教育機構牽頭籌建的“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在尼山揭牌成立,標誌著全球儒學研究平臺的誕生。這也使我們重新記得起尼山書院建立者王懋德的名字,千年功德,他的名字將永遠留刻在齊魯大地上;萬古流芳,他的名字永遠載入世界儒學發展史。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圖14: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牌匾

以史鑑今,資政育人。這些事件雖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但透過這些事件,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以他們為代表的高唐人鮮明的特徵:純樸敦厚,性懷直義,博學聰慧,創先擔當,忠誠奉獻。正是有這些精神傳承,使從高唐大地成長起來的一代一代高唐人,在每個朝代為國家、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今天在紀念孔子,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之時,我們也要永遠銘記:高唐人對孔家做出的巨大貢獻。

文/莊煥東

【來源: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