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介之推割股奉君,隱居綿山!

介之推割股奉君,隱居綿山!

究竟怎樣做才能讓各類人才“望旆來歸”,從而達到“群賢畢至”的狀態呢?我國古代的典故或許能給現在的我們些許啟示。

晉獻公時,晉國宮廷發生內訌,公子重耳出逃至衛國,衛國不敢收留,他只逃往齊國,途中沒有吃的,大家只能吃野菜充飢。重耳咽不下野菜,侍從介之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端給重耳喝。重耳喝完後連稱味道好,後來在趕路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一瘤一拐,經過追問才明白經過,重耳感動不已,並許諾回國後重賞介之推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平定了叛亂並當上國君。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

介之推割股奉君,隱居綿山!

晉文公歸國之後賞賜隨他出亡的群臣。惟獨介之推自己沒有談祿位,祿位也就沒有賞給他。介之推說:“獻公有九個兒子(八個已死去),只有國君一人還在。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外諸侯和國內臣民都厭棄他們。上天還沒有絕滅晉國,國家一定會有明主。能主持宗廟祭典而繼承王位的人,不是國君又是誰呢?上天確實要立國君為君主,而這些隨從流亡的人們卻認為是自己的力量,難道不是一種欺騙嗎?竊取人家的財物,尚且叫做盜賊;何況貪占上天的功勞,而當做自己的力量呢?在下位的臣子把欺騙之罪當做合理的行為,在上位的國君卻獎賞他們這種邪惡之舉,上下互相欺矇,我難以和他們同處於朝了!”

介之推割股奉君,隱居綿山!

介之推的母親說:“你為什麼不也去求封賞呢?因為不求祿位而默默無聞地死了,又去怨恨誰呢?”介之推回答說:“我既然斥責貪天之功為罪過,卻又去效仿他們,那罪過就比他們更嚴重了。而且我已對上下相欺之事發出怨言,就不能再享受他的俸祿了。”他的母親又說:“也該讓人們知道你的功勞,怎麼樣?”他又回答:“言辭,是人身的文飾啊。我自身就要退隱了,哪裡還用得著文飾它呢?(如果再加文飾)這是去追求顯達啊。”他的母親最後說:“真能這樣嗎?那麼,我就和你一同隱居起來吧。”於是他們母子就隱居山林而死。

晉文公派人各處尋找介之推,沒有找到,他就把綿上之地作為介之推的祭田。晉文公說“用這祭田記下我(頒賞忘賢)的過失,並表彰介之推這個道德高尚的人。“

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請繼續關注贊華,陪你一起讀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