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1月5日晚間,《我在島嶼讀書》在江蘇衛視播出第8期的內容。這一期當中,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做客分界書屋,和多位小友、幾位作家一起暢聊兒童文學。節目內容當中,非常有趣的一處,黃蓓佳老師精神矍鑠,氣質不凡,給人感覺也就是中年作家的年齡。可誰知,老詩人西川,見到黃蓓佳之後,大呼師姐好。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他們兩位都是北大畢業,黃蓓佳竟然還要長西川兩屆,是西川仰視的大師姐。西川老師直言,當年在北大,黃蓓佳便是大家仰視的大師姐。言語之間,小迷弟的情態,真的是讓觀眾浮想聯翩。大學中文系、外文系,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一群小男生們仰視有創作能力的師姐。這種仰視,一直傳承到了現在的大學當中。

這一期主要聊兒童文學,也推薦了不少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兒童文學讀物。誠如節目當中所言,餘華、蘇童和西川的青少年時代,兒童文學大多是革命文學作品,諸如《小兵張嘎》這樣的。而到了餘華們的下一代,則開始閱讀不少的外國文學作品,從《哈利波特》到大仲馬等等。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當下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兒童文學作品。不過,這批文學作品當中,有不少是有爭議的。比如,《米小圈上學記》雖然很火,但因為講的是米小圈這個小學生投機取巧的故事,所以被不少的家長和老師反對,一度成了禁止閱讀的書目。當下的家長們像種大棚的農民伯伯,使勁把自己的孩子保護在溫室當中,生怕孩子們被不正確的兒童文學作品毒害了。

我覺得,當下的兒童文學作品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的瓶頸當中。它首先要滿足老師和家長的好孩子、好學生的要求,其次,還要滿足兒童文學本身的好玩和有趣,讓孩子們喜歡讀,不能高深等等。而故事性,是吸引孩子們閱讀的最重要前提。天天像老師和家長一樣說教,孩子們肯定不喜歡讀。而要實現故事性,就必然有好人和壞人,有好事也有壞事兒,有衝突,才能推進故事嘛。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但是,咱們的很多家長和老師,是看不慣壞人和壞故事的。這就造成咱們當下的很多兒童文學作品在創作的時候,畏手畏腳,最終講出來的,是家長和老師喜歡閱讀的正向價值觀念傳遞非常好的說教文學,而不是孩子們喜歡閱讀的“壞一點”的內容。兒童文學當下賣的並不好。而不少學生閱讀書籍,純粹出於考試的需要。小學生和中學生的考試書目推薦,倒是不少。大家為了語文考好成績,只能快速閱讀。

老編小時候,屬於沒人管的狀態。所以,我可以好的和壞的一股腦地全拿進來再說。我在上初中之前,應該是聽了上百部的小說、評書。當年的評書,真的不是隻有單田芳、劉蘭芳和袁闊成等當下看已經是老前輩的人的作品。我們當年,有不少的嚴肅文學作品,古典文學作品,也被錄製成為評書,或者播講內容。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廣博電臺,真的是百花齊放的年代。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咱們成年人比較認可的評書,其實基本上都可以歸為兒童文學。因為評書屬於非常簡單的故事敘事,正邪都是不兩立的,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三國、水滸和封神演義等等,都是如此的。大量的評書作品,就是單線條的懲惡揚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火的《岳飛傳》,就是這種,大家對岳飛都是挑大拇指,對秦檜都是吐唾沫。我覺得,兒童文學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正義感和邪惡感的區分,先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如果一個人,到了老年還喜歡聽評書,那隻能說,他這輩子算是沒有閱讀升級,只停留在了兒童思維模式上。

兒童文學的初級階段,是建立正義感和邪惡感的區分。而到了中級階段,則應該是建立一種較為普遍的悲憫意識。這種意識,單田芳、劉蘭芳他們的評書作品,就不行了。咱們不少的兒童文學作品,也缺乏悲憫意識感。像《米小圈上學記》這種兒童讀物,悲憫意識就差遠了,根本不是什麼上檔次的兒童文學作品。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當然,也有部分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有悲憫意識。咱們的孩子們,上小學的時候,家長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這種知道,不少是基於考試的功利目的的。實際上,閱讀真正需要升級到的地方,就是從書本當中得來的悲憫意識。悲憫什麼呢?其實就是悲憫人類的普遍性的災難,人與人之間的良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平和關係等等。像《阿凡達2》啊,大年初一上映的動畫片《深海》啊,就是較為典型的有悲憫性的兒童性的電影內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兒童文學當中悲憫性非常大的。孩子們建立了這種悲憫性,就不容易幹壞事了。這就好比咱們成年人閱讀雨果的《悲慘世界》,你要是感覺到了巨大的悲憫感,你還好意思幹壞事嗎?你勢必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最為良善的關係才是。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兒童文學的高階階段,則是思考性,或者說是基於悲憫感之上的思考性。這是大量兒童文學作品都無法實現的。甚至於咱們很多嚴肅的文學作品,也不具備有效的思考性。咱們很多小學和初中孩子,讀書確實不少,但最終走不到思考性這一步。咱們的文學讀物,缺乏這種哲學思考的能力。如果中學生的語文老師也缺乏這種哲學思考能力的話,那完了,這孩子的青年時代基本上就無法繼續審美升級了。

哲學的思考性,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在閱讀當中,遇到了悲憫的內容,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個問題:人類何以擺脫這些悲苦命運的糾纏。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會讓我們思考,如何才能不必讓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火柴的光亮當中才能獲取一份假想的生活幸福?如何,就是哲學和社會學的問題了。優秀的語文老師,尤其是中學語文老師,會帶領學生們進入“如何”的思考狀態當中。

《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兒童文學,思考性與悲憫感,是此文學的命脈

咱們的中學語文,考感性的和背誦的內容更多,考哲學思辨的內容,太少。要是把上邊的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如何”留給高考的孩子們寫,他們估計有大多數都無從下筆,或者信口胡謅了。因此,這批孩子後來就成長為了追星的那批,瘋狂地迷戀流量明星,一輩子渾渾噩噩了。好在,做蘇格拉底是痛苦的,但當一隻快樂的豬,只要你不告訴他,他自己是不覺得丟人的。

如是,反觀兒童文學作品,誰行,誰不行,則一目瞭然了。(文/馬慶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