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陝西延安探索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新路徑

陝西延安探索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新路徑

圖片來源:百家號相簿

2020年以來,陝西省延安市農機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入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模式”要求,按照“全要素供給、全產業鏈服務”的建立思路,悉心組織、精心指導,實打實高質量地在全市範圍內選擇規劃佈局合理、服務功能齊全、作業專業高效、經營效益良好、機械資訊化高度融合的農機合作社,實施“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立工作,透過市縣全力指導、合作社搶抓市場和政策機遇、用心經營,成功建立延川綠林、黃龍興農、志丹厚德、子長淵凱、宜川茹豐、黃陵黃渠6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以6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龍頭、120個農機合作社和91733個農機大戶為生力軍堅強的社會化服務力量,實現了從農資統購、農機具銷售租賃維修、農業保險、農民培訓、農機作業服務到農特產品貯藏加工銷售等“一站式”的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後綜合服務,有效破解了現代農業發展中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的難題,為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精準靶向,蹚出農機社會化服務新路子

面對“農戶地塊小而零散,在村勞動力逐年加劇流失且年齡結構普遍偏大”現狀,延安市農機中心迎難而上,積極開展新形勢下“誰來種地,如何種地”調查研究和考察學習。2019年市中心組織人員赴安徽六安、山東濰坊進行考察學習,並在延川縣綠林和黃龍縣興農農機合作社進行了“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試點工作,率先在全省進行集“耕、種、管、收、加、銷”為一體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探索實踐,有效解決了原有單一作業方式下的農資質量不能保障、單項作業之間農機農藝互相不匹配、服務範圍窄、群眾務工農忙“兩頭跑”等農業生產弊端,實現了群眾省時省力增收、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農業農村煥發蓬勃生機的三贏格局。

為進一步加快構建“覆蓋全程、服務全面、運轉高效、綜合配套、保障有力”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全新服務主體,確保推進“市場主導、服務多元、全鏈受益”的多元、共享型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格局加速形成,2020年,市中心印發了延安市“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立方案》和《建設規範》,為全省首創。在子長市組織召開了全市“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立現場推進會進行觀摩學習,省農機化發展中心翟高友副主任到現場指導農機合作社開展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立工作。透過補短板、強弱項、抓全程、促協調,2020年參與建立的4個農機合作社累計投入資金220餘萬元,及時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對關鍵薄弱環節機具和技術等差距進行補齊、對社會化服務有效供給領域進行拓展,對社會化效益分配方案進行調整,全面促進農機合作社最佳化升級,實現形象大提升、服務大拓展、效益大共享。在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帶動下,全市各類農機新型服務主體累計實現機耕259。66萬畝、機播167。78萬畝、機收120。4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較2019年提升2個百分點,達到69。4%。

全面佈局,創出多元化服務新模式

2020年延安市充分利用省市專案資金,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進行探索創新,全面開創了集資訊化、專業化、全面化的農業生產新業態,打造了全程全域覆蓋的社會化服務新網路,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初步形成四種服務模式。

“農機共享”型服務模式。志丹厚德農事服務中心透過積極打造“中華農機服務”手機APP,建立農機互租互賃呼叫微信服務群等智慧農機網路服務新模式,實現農戶可根據農事需求隨時隨地進行農資、保險、作業、技術諮詢、銷售等服務的網際網路下單一結算。農事服務中心在11鎮34村建立36支農機作業(維修)服務隊,積極配置果園開溝施肥、植保等農機具,就地就近開展作業和機具租賃服務。資訊的互聯互通和靈活便捷的服務帶來廣闊市場,農事服務中心40%以上的業務訂單來自手機等線上渠道,全年累計租賃共享農機具達3萬餘人次,惠及農民1500餘戶。

“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型服務模式。子長市將特點鮮明、發展勢頭良好的兩家合作社進行強強聯姻,形成對外統一經營、對內分工負責優勢互補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有效補齊服務短板,使得合作社業務優勢更強、服務更便捷高效,品牌更被認可。2020年淵凱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新購置玉米籽粒收穫機及烘乾機,流轉土地4000餘畝,養殖奶牛120餘頭,依託抖音、快手等網路直播帶貨平臺,銷售各類農機具2200多臺件,農機具銷售至榆林綏德、延安寶塔等2市10餘個縣區,營業額較去年翻一番達800餘萬元。成立5個作業分社服務隊,透過線上接單、線下籤單等方式,開展果園託管服務近2萬畝、玉米託管服務2000餘畝,處理加工各類農作物4200噸,供應農資400餘噸,輻射子長市7個鎮街辦、惠及農戶2000餘戶。

“社企聯盟”(金豐公社)型服務模式。延安市黃陵縣黃渠農機合作社與國內農業巨頭金豐公社訂立聯盟,率先在全市創辦了“金豐公社”生產託管服務模式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摸式,探索和推行“全程機械化+生產託管+綜合農事”服務新機制,推行玉米、蘋果全程機械化,組建專業服務隊,實施訂單作業,開展“套餐式”託管服務。2020年,投資60餘萬元引進無人植保飛機、開溝施肥機、玉米精量免耕播種機等先進農機具,彌補了機械化生產的短板;在6個鎮街辦組建村級服務站68家,成立機械作業、農資配送、農技指導及農機培訓等4支服務隊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完成土地深松訂單作業2300畝、植保訂單作業1800畝、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訂單作業1萬餘畝;按低於市場價2-8%的價格,為社員戶配送套餐肥1680餘噸,發放金融貸款90萬元,並免費贈送蘋果保險;與68個村簽訂託管協議,組織農機手42名,每個生產季節為託管戶蘋果園免費機械打藥、割草、施肥10次,實現果園畝均減少用工3人、節約成本400餘元,累計半托管服務果園5000餘畝、玉米3400餘畝,全託管玉米8000餘畝,服務社員1560餘戶。

“資源帶動”(加工帶動)型服務模式。延川綠林、宜川茹豐、黃龍興農等農事服務中心,充分挖掘當地產業資源優勢,積極購置玉米籽粒收穫和烘乾機、核桃去皮清洗和烘乾機等加工機具,由“耕種管”作業服務向農特產品加工等後整理拓展,真正實現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以加促銷、以銷促產、以產增收”。延川綠林農事服務中心利用玉米籽粒收穫和烘乾設施裝置,將農戶原有田間地頭銷售方式,有效拓寬為烘乾儲藏待市場行情銷售,2020年,農事服務中心在完成自己承包1200畝玉米烘乾的基礎上,為周邊農戶烘乾加工玉米300多噸,實現玉米差價增值100餘萬元;宜川茹豐農事服務中心利用秸稈撿拾打捆,將玉米秸稈打包利用,每畝可使農戶增收近300元;黃龍興農農事服務中心利用核桃成套加工裝置,極大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產品破損率,加工後核桃外觀完整易儲存,較其它每市斤售價提高了70%左右。

統籌兼顧,突出良性利益聯結新機制

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始終兼顧各類生產和服務主體利益,堅持用高效、專業服務,全力打造產業鏈條,力爭向全過程服務要效益,全面推動建立“共享”利益鏈,真正使得廣大農戶充分參與現代農業發展經營,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經營效益全面提升。為凝聚並充分發揮團隊力量,農事服務中心根據業務開展實際,及時成立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機銷售維修等機構,並進行統一安排排程,避免了各農機手無序競爭和低效率服務,確保了以優質服務贏得市場和口碑,實現了農事服務經營有規範、社員利益聯結有保障。淵凱農事服務中心透過統一經營,各部門齊力發揮專精優勢,全年實現營業純收入100餘萬元,較去年翻了兩番。

共享收益全面落實。透過積極為社員提供優惠服務,全面落實激勵保障機制,有效激發更多群眾加入農事服務中心。黃渠農事服務中心嚴格遵守合作社章程,真正做到按股按勞分配,去年農事服務中心機手人均年收入達4萬餘元,並對工作業績突出的8名村級服務隊社長髮放了1萬元獎金,全年吸納發展社員1360名。志丹厚德農事服務中心對加入社員進行農機作業、農用物資等服務資費減免,社員戶每畝生產成本支出較非社員戶降低20餘元。

利益鏈條全面拓展。農事託管有效填補了農業生產服務空白,切實解決了多數群眾因外出務工等人地分離引起的“兩頭難照料”問題,實現了兩份收入、兩不耽誤。同時,透過積極開展聯耕聯種、統防統治等全過程服務,有效連線了零散地塊,實現機械化集中連片作業,切實降低了生產成本,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經對農事服務中心全年承接的近萬戶、9萬畝託管面積測算,累計實現節約生產成本200餘萬元,促進農戶戶均增收200元以上。

編輯:子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