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高以翔死因公佈,專家解析心源性猝死為何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臺灣藝人高以翔在寧波錄製節目時倒地,經搶救無效去世。

高以翔死因公佈,專家解析心源性猝死為何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組透過微博證實,11月27日在《追我吧》第九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中,當期參與嘉賓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佈高以翔心源性猝死。1984年出生的高以翔,今年僅35歲。

當日,關於心源性猝死的話題也引起了公眾討論。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滬上相關專家,從三個方面進行釋疑。

何為心源性猝死?

上海市閔行區中醫醫院急救醫學科副主任劉小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心源性”指的是心臟問題,例如心梗、勞累、壓抑之類,“猝死”指的是急性突然死亡或者突發24小時內的死亡。

“過度勞累和運動過度都可能成為心源性猝死的誘因之一,例如近年來馬拉松賽場上陸續有人倒地猝死的案例。除了一些基礎性心臟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外,吸菸、酗酒、肥胖、高度緊張、過度勞累、長期熬夜或者是突然增加的體力勞動等,都會增加猝死的機率。”劉小路表示。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衰專科主任範慧敏教授也指出,這類心血管疾病更多在進行劇烈運動的情況下才會顯現出來,也就是說,在死亡降臨前,人們一般無法知道自己身上隱藏著“殺手”。在猝死的人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統計顯示,有70%的人因為沒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範慧敏認為,當前,我國因心臟猝死人數很多,主要原因是引發猝死的多種因素未被有效控制,並有加重趨勢,包括人口的老齡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和發病有升高趨勢。而且,隨著工作、生活、家庭的壓力與日俱增,並且長期有嚴重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長期熬夜、抽菸、喝酒、嚴重缺乏運動等原因,年輕的猝死人群與日俱增。

為何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此前,一項臨床調查顯示,近幾年,心臟病患者至少“年輕”了10歲。

劉小路對此解釋,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以往都以中老年人為主,臨床上,中老年人因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而導致猝死往往多見,但現在老年人透過醫生給予專業的慢性病管理後,猝死機率較此前有所降低,而中青年病例逐漸增多,主要是中青年人群應酬過多、壓力過大、經常熬夜、過度勞累導致猝死頻發,這往往容易被“年輕”所忽視。

此外,上述兩名專家都認為,過度運動也可能成為猝死“兇手”。他們坦言,近年來,國內外運動員猝死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超負荷的運動容易導致心肌缺血,加大心臟猝死的可能性。

範慧敏表示,愛好運動的青年人群可以透過簡單的心臟檢查,然後再根據醫生的專業建議選擇體育活動。“運動是把雙刃劍,它有促進健康的一面,也有摧毀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範慧敏提醒,“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但只要引起足夠重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傷害就可以避免。如上午6:00-12:00被喻為是心腦血管病的‘魔鬼時間’,70%-80%的心腦血管病猝發都發生在此時。因此,在這段時間鍛鍊要特別注意。”

如何儘早發現心源性猝死?

範慧敏提醒,儘管心源性猝死發生前,沒什麼典型症狀,但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平時應注意可能導致猝死的潛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如果工作性質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迴圈不好,當病情發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肺栓塞。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徵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上述專家呼籲,由於猝死突然發生,而且很多人發病不在醫院,而是在家中甚至公共場合,使得及時搶救變得困難,因此呼籲應加強普及公眾的心臟猝死的急救知識,讓大家掌握猝死的急救技能,從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心臟驟停後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員到達之前的幾分鐘內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將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劉小路表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