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次出門辦事。

對方招待我們喝茶,喝的是一餅老白茶。

那茶餅,被隨便放在茶桌邊上,套著自封袋包著。

村姑陳看了,當下就愣住。

因為,那個自封袋明顯已是那間茶室的“老員工”,表層的牛皮紙起了毛邊,封口地方也明顯有多處沒封緊。

茶餅就這樣草率存放,著實不妥。

再怎麼說,也該挑個密封性好點的包裝,仔細封存起來。

不過這時,對方已經開始準備煮茶了。

用他的話來說,現在老白茶流行煮著喝,這樣吧,我們在一旁煮點茶,也不耽誤聊正事。

說完,就撬出一塊茶,直接放進一旁的養生壺內。

加水,插電源,開火煮茶。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大約過了二十來分鐘,嘀-嘀-嘀似的提示音響起,一壺茶已經煮成。

然而,倒出茶湯一看,湯色紅濃,接近醬油色。

看著這樣湯色可怕的老白茶湯,著實沒有勇氣喝下。

只好推辭稱,我們繼續喝面前的白開水就行。

而此時,對方端起一大杯濃釅的茶湯,從容淡定喝下。

道:老白茶煮出來就是這樣,茶味更濃更足。

呃,其實吧,煮茶不應該是這樣的。

煮茶工具沒選對,操作不當,才會導致茶味如此濃重。

不過市面上的煮茶壺,實在是“奼紫嫣紅”,令人眼花繚亂。

養生壺、鐵壺、銅壺、銀壺、紫砂壺、粗陶壺、玻璃壺等。

在煮茶時,究竟該怎麼選才好呢?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2》

先來說養生壺。

在很多人眼裡,用養生壺煮茶,不失為懶人喝茶的做法。

操作簡單,易上手,沒有技術難度。

但說實話,用養生壺煮出來的茶湯,只能是將就。

真正論風味核心展現,養生壺煮茶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因為,養生壺的煮茶程式,早已經是提前設定好的。

摁下開關後,便會按照既定的時長,盡職盡責加熱煮茶。

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秒。

然而,正是這種“不知變通”的設定,容易導致茶味煮得過濃。

畢竟,茶葉的品質有好壞之分。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優質茶,內質豐沛。

劣質茶,茶味寡淡。

好茶,不需長時間煮茶,也能釋放出足夠的茶味。

若按統一標準,一刀切的圈定時長,反而會影響茶味正常發揮。

更何況,很多人在使用養生壺時,會將其視為多功能加熱壺。

煮涼茶、煮紅棗桂圓湯、煮藥膳、煮銀耳蓮子糖水……

當煮過氣味濃郁的紅棗水後,即便是再用心清洗,部分養生壺還會殘留下味道。

尤其是壺蓋上的橡膠密封圈,更是難以徹底去除雜味。

這時候,再用養生壺煮茶。

煮出來的茶湯難免會串味、變味、不好喝。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3》

鐵壺、銅壺、銀壺等“金屬壺”,適合煮茶嗎?

不適合,不適用,不推薦。

鐵壺易生鏽,保養很麻煩。

早幾年,日式鑄鐵壺特別流行那會。

身邊有朋友從國外回來,特意送了我們一把鐵壺,拎起來沉甸甸的。

不過,比起不鏽鋼燒水壺而言,鐵壺燒水過程比較麻煩,使用起來有諸多不便。

所以這些年來,這把壺一直放在架子上,當做擺件。

但某天心血來潮,開啟往裡一瞧,沒想到在乾燥的室內環境下襬放著,壺底內也會徹底生鏽!

可見,不管是鐵壺燒水,還是鐵壺煮茶。

光是從日常保養的複雜程度,就能將人“勸退”。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更何況在高溫煮茶過程中,鐵壺內部的金屬元素,容易與部分茶味物質發生反應。

導致茶湯變暗沉,湯色不復原來的清透感。

甚至於,還會生成部分沉澱。

總之,鐵壺直接煮茶會影響好茶的原汁原味,並不適用。

鐵壺燒水,與此同理。

之前有位喝了多年普洱的朋友提起過,他已經不打算再用家裡的鐵壺燒水泡茶。

原來在泡熟普時,湯色比較深,茶湯顏色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

但之前買了一罐白牡丹,回家一喝,發現喝到後面幾衝,茶湯竟然變得灰撲撲的。

想來指不定是,鐵裡面含有某種元素,會在高溫加熱時釋放出來,再進入茶湯裡。

隨著逐次沖泡,鐵元素釋放越來越多,與茶味裡的特定物質結合越來越多。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到頭來,好端端的茶湯從清亮清澈變得灰撲撲,甚至發暗。

從頭到尾目睹了這一切的變化後,還讓人真的不敢繼續再喝這樣的茶!

再擴大範圍看,除了鐵壺外,銅壺、銀壺等金屬壺,也不推薦用於煮茶。

銅壺,容易生出銅綠。

而銀壺,價位較高,挑選不易。

因為身價相對更高,還容易存在金屬用料不純的問題。

市面上,要想買到食品級不鏽鋼燒水壺,相關監管較嚴,選擇面廣,難度不大。

而要想買到適用的銅壺和銀壺,難度大,風險高,踩坑機率大。

何況,不管是任何材質的金屬壺,它們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茶湯風味。

著實不適合直接煮茶!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4》

紫砂壺、紫陶壺、粗陶壺等煮茶,適合嗎?

陶壺與砂壺,形態古樸。

用於煮茶時,別有一番“紅泥小火爐”的美感,古香古色。

且,部分泥料好,做工到位的砂壺,還能讓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更柔滑細膩。

別有一番風味。

有一年冬天,我們新買了一把砂銚。

當時,煮了一餅陳了三年的白露茶。

煮出來的茶湯質感,格外細膩。

嚥下茶湯時,只感覺茶水格外地“潤”,香潤綿柔、韻感突出。

但是,用陶壺、砂壺煮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影響茶香。

因為它們的材質,內裡分佈不少毛孔,在煮茶的過程中,會吸附掉部分茶香。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是以,煮出來的茶湯裡,香氣馥郁程度會略打折扣。

何況適用於煮茶的紫砂壺,容量規則會更大。

從泥料耗材看,大壺比小壺更耗材料。

但現如今,紫砂泥料的資源有限,市面上有不少紫砂壺,存在泥料真偽難辨的問題。

從煮茶壺的實用性看,紫砂壺價效比不高,並且還會吸香,應當慎入。

而粗陶壺的材質,有好壞優劣之分。

部分粗陶壺在加水煮熱後,還會發散出一股土腥味。

這樣的壺,同樣不適合煮茶。

從茶具選購看,要想選到一把實用、好用的陶壺、砂壺,不是那麼簡單!

如果想體驗這份古樸的煮茶樂趣。

那麼在選購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才不會買錯踩坑。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5》

高頻率出鏡,人人都愛用的玻璃壺,優勢在哪?

縱觀而言,在一眾煮茶壺裡,玻璃壺才是絕對王者。

不管從哪一方面看,都很難挑出缺點。

比起噱頭大,身價高的銀壺、紫砂壺等“高檔煮茶壺”。

大部分玻璃茶壺身價更親民,價效比高,入手門檻低,實用性更強。

比起養生壺,它的煮茶時間長短更可控。

比起鐵壺、銅壺,玻璃壺的日常保養更省心,不存在“生鏽”問題。

玻璃表面光滑,不像粗陶壺那樣,材質表面坑坑窪窪。

光滑細膩的玻璃,本身不易殘留茶漬、茶垢,容易清洗,養護過程更省心。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在一眾茶器裡,玻璃壺的獨特優勢是通體透明。

在煮茶過程中,可以及時觀察壺內的情況,不容易將茶味煮過頭、煮太濃。

最後,煮茶壺的外形簡約大方,能與各式茶席風格相搭。

素簡耐看的玻璃壺,任何性別、任何年齡段的群體,都能接受。

耐高溫,安全可靠的玻璃壺煮茶,能承受持續的高溫加熱。

在煮茶時,自身優勢明顯的玻璃壺,顯然是更為實用。

不過從喝茶需求看,玻璃壺的選擇,也有不少學問。

如果只有1-2人喝茶,那容量不需要選太大。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當然,要是多人一起喝茶,還是選大壺更實用。

從煮茶壺的提手造型看,不管是提樑壺或側把壺,影響都不大。

只要能確保,一壺茶煮沸後,揭開壺蓋時,水蒸氣不會燙到手即可。

至於說,玻璃煮茶壺是選帶內膽的,還是不帶內膽的?

其實,也沒有固定的講究。

帶內膽,茶與水接觸時,多了層隔擋。

煮茶時要稍微煮久一些,但好處是煮開的茶葉不會沾滿茶壺內壁。

沒有內膽的壺,茶水直接接觸,茶味浸出快,煮茶過程更省時間!

養生壺、玻璃壺、鐵壺、粗陶壺,誰才是秋季煮老白茶的選擇?

《6》

秋冬季,是煮茶的流行季。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天氣漸涼,熱茶更能暖心。

煮一壺熱茶,溫在一旁,放著慢慢喝。

論飲茶的便利性,煮茶擁有蓋碗泡茶所不能替代的優勢。

隨著秋風起,古人想起的是蓴鱸之思。

眼下,秋意漸濃,煮一壺茶喝,更是應景。

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煮茶前,選對適合的茶器很重要。

中秋、國慶小長假時,煮一壺茶,慢慢消磨時光。

寂寥時光茶中過,更能體驗煮茶樂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