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

“里弄食堂”

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文/繆迅

幾年前,虹口區曲陽街道曾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後勤部門合作,為街道居民辦起了一家社群食堂。筆者曾去那裡用了幾回餐:糖醋小排3元、紅燒東鯧魚2元、百葉包肉1元一個……幾十種菜沒有一種是超過5元的。據瞭解,開業至今,在該食堂就餐的居民每天都有好幾百人人,從背書包上學的小孩到孤寡老人甚至一些“上班族”都成了這家食堂的常客。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上海一家社群食堂

社群食堂其實並非新鮮事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石庫門弄堂要比現在多得多,所以人們習慣把辦在居民家門口的食堂稱作為“里弄食堂”。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當年的宣傳畫

上世紀 50年代的“大躍進”時期,號召家庭婦女們走出家門,參加工作。一時間,里弄裡紛紛辦起了託兒所、幼兒園、生產組、衛生服務站和食堂以及民辦小學。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里弄幼兒園

那時候,家庭婦女中略有點文化水平的,就能當上小學教師或衛生站的“醫生”。17號豪容的老媽丁金彩因為有一張小學畢業文憑,毫無懸念地當上了光榮的人民教師。這讓只讀了兩三年小學的我母親好不羨慕嫉妒恨,後悔自己小時候不愛讀書,要不,有一張小學文憑也能當上老師或百貨商店的營業員。至於有初中文憑的家庭婦女那就更吃香了,絕對算得上弄堂“知識分子”,到街道辦事處當個幹部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說,不管啥時候,讀書還是人生第一要緊事,學歷總歸會派上用場的。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天潼路慎餘里弄口舊影

那時候,在我家住的天潼路慎餘裡這條石庫門弄堂裡,第一弄裡辦起了一家幼兒園,我在那裡上了小班或中班,或許是家裡無所謂什麼“學前教育”,我沒讀大班便輟學了,“放養”在里弄,混到7歲讀小學。慎餘裡第七弄也是最後一條弄堂的兩邊,分別辦起了食堂和生產組。我記得生產組辦在了44號裡帶天井的前廂房裡,叫老泰鋼鐵組,我母親曾在那裡幹了幾年,每天八小時手腳不停,日工資7角。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食堂則辦在了45號帶天井的前廂房裡,面積約有近40個平方米,擺放著十幾張長桌子和20幾條長凳子。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記憶裡的“里弄食堂”,很簡單也很實在。食堂師傅和服務員其實都是里弄裡的幾個阿姨,每天按時保證供給三頓飯,包括米飯、米粥、饅頭和十幾種葷素菜餚等等,均以明顯低於飯店餐館的價格和實在的服務,讓就餐者能吃飽和基本吃好。即便在三年困難時期,“里弄食堂”也照樣“開伙倉”。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已經過去了近一個甲子的“三年困難時期”,我至今還是存留著相當清晰的細節記憶。別的不說,就說這裡弄食堂吧,有一段時間,我和我的兩個姐姐都是那裡的常客。早中晚三頓飯基本都在那裡將就著。早飯是一碗稀飯和一隻淡饅頭、一點點醬菜或半塊紅乳腐。中晚餐嘛,也就是一碗糙米飯,有一小碟炒青菜或炒捲心菜啥的,有時候還會用豆腐渣當菜。這豆腐渣,鹹中還帶著一點鮮味兒呢,本來是用來餵豬或餵馬的。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那時候的人肚子裡沒啥油水,所以飯量就大了。偏偏實行定量供應,所以有飯吃、但吃得不夠飽、更談不上吃得怎麼好,可以說是當年大多數上海居民的飲食狀態。在里弄食堂裡看到最多、今天依然還有印象的一個場景就是“舔飯碗”。啥意思呢,就是已經完成了“光碗行動”還意猶未盡,乾脆拿起碗來用嘴巴猛舔,舌頭所到之處,剩下的湯汁或餘味也被一掃而光。這個吃相如今肯定是看不到了,可是在那個“困難時期”,凡是有人吃飯的地方,都是尋常一景。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好在,這個“困難時期”時間不太長,很快的,國民經濟得以強勁恢復,上海居民的“一日三餐有魚蝦”也不成為問題了。只是,居民們不可能光吃大米。配給供應的除了幾斤大米外,更多的是“洋秈米”、麵粉和麥片、玉米粉、山芋等粗糧。那年頭,幾乎誰的家裡都有一臺手動搖面機和蒸饅頭的蒸架,山芋用1斤糧票可以買來7斤。於是,差不多成了主食,蒸山芋、烘山芋、山芋湯以及加工成山芋幹,變著法兒地來吃。紅心山芋、栗子山芋等等,我至今還是“餘味無盡”呢。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讀了小學後,我和里弄食堂暫別了幾年。一日三餐主要在家裡解決。到了中學,因為家裡父母都在上班,兩個姐姐也都或在廠裡上班或在黑龍江戰天鬥地。家裡沒人燒菜做飯,於是,每天早飯或中飯,除了到外面花點小錢解決外,我又開始吃上了里弄食堂。我那時候經常光顧的那家裡弄食堂,在老閘橋(福建北路橋)北橋堍下,離我讀過的北蘇州路小學沒幾步路。記得食堂裡米粥、淡饅頭是隻要飯票不要付菜票的,有時候看到住在附近的幾個同學拿著鋼精鍋子來買粥和淡饅頭。一般的素菜4分或5分菜票就能買一盆,葷菜嘛,基本上都要一角多菜票。比如,紅燒肉、紅燒大排都要1角2分,荷包蛋1角,最貴的好像是紅燒小白蹄,也就1角5分。我看到有位看上去40多歲、單位在附近、搭夥在食堂的老兄,滋滋有味地啃著小白蹄,不啃個清清爽爽是不肯罷休的。好不容易改善一次伙食,呵呵。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當年的“里弄食堂”,已成為如我這樣的許多在石庫門弄堂里長大起來的老年人的溫情回憶。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再辦社群食堂是否多此一舉?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今天,在居民家的門口辦食堂、辦好食堂,是一件讓群眾尤其是讓眾多老年人得益、滿意的好事實事。

“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我們的社會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上海更是如此。這些年來,社群裡的老年人激增,一些老人要全靠自己負責一日三餐,已是力不從心且困難多多;還有眾多掛著鑰匙、揹著書包的小兒郎,一到寒暑假,妥當地解決好他們的一日三餐,也是一件讓他們父母頭疼的事。即使從照顧好社群居民中老人和小孩吃飯這一角度看,辦好社群食堂也無疑是必要的。

從這個維度來說,當年的里弄食堂不能、也不會僅僅存活在人們的記憶裡。

(配圖來源:網路)

鳴謝:繆迅先生賜稿分享!

原標題:《“里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作者:繆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