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258年前進重慶,紅苕的腳步咋那麼難?

258年前進重慶,紅苕的腳步咋那麼難?

紅薯 黔江鄉村 重慶日報供圖

258年前進重慶,紅苕的腳步咋那麼難?

曾公祠

時下正是吃紅薯的季節,寒冷的冬天,烤紅薯、燜紅薯、蒸紅薯、炸紅薯……無不是美味。然而,你知道紅薯是什麼時候來到重慶的?它又是誰帶來的呢?有文字記載,紅苕最早進入重慶是在江津,距今已有258年了。5年後,黔江也引進了紅薯。今天,我們來看看紅薯遷徒黔江的歷史——

紅薯進黔江,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紅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再由福州傳入黔江,陸路三千里,走了178年。

紅薯俗名紅苕,又名番薯、甘薯、金薯、朱薯、白薯、甘儲、紫蕷、地瓜、山芋等。閩粵客家之地稱番薯,東北稱地瓜,四川、重慶、湖北、貴州、陝西稱紅苕,上海、天津稱山芋,河南、山東稱紅薯,北京稱白薯……

公元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的紅薯遂從美洲傳到了世界各地。傳入中國的途徑據說有三條:一說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由廣東商人陳益從安南(今越南)引入東莞;一說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由福建商人陳振龍從呂宋(今菲律賓)引入福州;一說萬曆年間由廣東吳川林懷蘭醫生從交趾(今越南)引入電白縣。當下,學界持1593年傳入中國的論述居多。(宣統《東莞縣誌》、徐光啟《農政全書》、商務印書館《辭源》)

把紅薯從東南沿海引入重慶黔江的人,叫翁若梅。他是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進士,次年九月署任(暫時代理)黔江知縣,清乾隆三十五年得以正式任命。

翁若梅當上“一把手”後,就碰到黔江大饑荒。他多次請求上司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無奈庫存不多,解決不了什麼問題。隨後又捐出個人積蓄,派人到重慶府、夔州府等地購糧賑災。雖然災情有所緩解,但畢竟食少人多,饑荒依舊蔓延,災情難以控制。

“言念斯民有痛,自引咎而已。”翁若梅一想到災民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深深自責,寢食難安,憂心饑荒如果得不到控制,餓殍枕藉的慘狀會隨時上演,自己也將成為黔江歷史上的罪人。(乾隆《酉陽州志·黔江縣誌》)

縱觀華夏數千年曆史,其文明固然燦爛,其人民亦多災多難。戰爭和災害極易引發饑荒,我國有史可查的大饑荒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小饑荒更是數不勝數。特別是新舊政權交替之際,往往是災難最為深重的歲月,饑荒肆虐,人口銳減,成為噩夢般的歷史輪迴。

民以食為天。饑荒歲月,誰能提供食物,誰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會重視土地和糧食問題。

有清一代,水旱蝗災頻發,即使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人食樹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等文字屢見諸史籍。(趙爾巽《清史稿·災異志》)

乾隆三十五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為慶祝自己六十壽辰,下旨再免全國地丁錢糧一次,摺合白銀2794萬兩。由孝賢純皇后之弟富察·傅恆率領的徵緬大軍打了敗仗,撤兵回國,傅恆憂愧而死。貴州巡撫富察·良卿欺上瞞下,違法婪贓,造成帑銀大量流失,府庫鉅額虧空,被問罪處斬,其子富多、富永被髮配到伊犁賞給厄魯特(漠西蒙古)為奴。這一年,全國並無大災大疫記載,可黔江還是發生了大饑荒。荒年飢歲,哀鴻遍野,催生了紅薯進黔江。

乾隆三十五年九月,翁若梅收到福建故友陳世元寄來的一本《金薯傳習錄》。該書記載了陳世元六世祖陳振龍將紅薯由菲律賓引入中國的曲折經歷,並詳細講解了紅薯的生長特性及種植方法。翁若梅讀後,大受啟發,如獲至寶,發出若推廣種植紅薯,黔江民眾何至於刨蕨、採蒿、捕鼠甚至挖觀音泥為食的感嘆。遂召集各里鄉長老,責令全縣種植紅薯,第二年,便喜獲豐收,讓多數人擺脫了饑荒,還一改傳承了數千年的稻粟、蕎麥、高粱、豆菽為主的膳食結構,有益於人口增長。

紅薯地不擇貧沃,易栽種,產量高,生熟皆可食,能充半年米穀,還有滋陰潤肺、通便養胃等藥效。黔江從此普遍栽種,雖晚於重慶江津(1765年引種),亦屬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最早引種紅薯的地方。後又向周邊武隆、酉陽、彭水,湖北咸豐等地推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紅薯傳入武隆,五十一年(1786年)傳入酉陽、彭水。石柱、秀山原屬土司轄地,漢化較遲,尚未閱見引種記錄,估計與酉陽、彭水同期或稍後。

翁若梅除引種紅薯,造福民眾外,還“修舉廢墜,揚表幽潛。案牘餘閒,親課文藝。待士子,宛如師生。”他多方籌資,帶頭捐款,修繕城牆、學校、三臺書院、柳敏祠以及名宦、鄉賢、節孝等祠廟,又修建黔江河堤,治理水患,政績比前代官員都要多。黔江民眾曾樹碑多處,記述其勳績,縣誌中亦有大量記載。三臺書院至今仍藏身於黔城大小什字街之間的高樓背後。(光緒《黔江縣誌》)

常言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古往今來,真正能丟掉“千里做官只為財”的念頭,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員有多少呢?《舊唐書·魏徵傳》載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一隻紅薯,讓黔江民眾永遠銘記翁若梅。其《金薯傳習錄頌》雲:

天粒蒸民,爰降菽粟。亦有嘉種,產自殊俗。其味維餳,其色維玉。入我閩土,既豐且足。

殊俗伊何,自國呂宋。維金撫軍,始教栽種。聿贊厥成,陳生與共。殖我田疇,輿人作誦。

萬曆甲午,入我邦土。亦越於今,爰及齊魯。齊魯孔碩,爰及畿輔。時維捷先,克繩祖武。

靡種弗生,無磽無沃。靡生弗實,宜雨宜旭。自南徂西,施於巴蜀。我樹其苗,黔陽之曲。

鐵笛(作者系重慶散文學會會員)

相關資料

258年前紅薯最早傳入重慶江津

幫大家基本解決饑荒

紅薯在我國及我市出現多少年?是怎麼引入的?民國版《江津縣誌》載,“是時番域之苕,川中無種,公遣人市諸蕃舶,導民種法,由津延及外省,利賴至今。”這是西南各地關於紅薯的最早記載。

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3年大旱,水稻、小麥幾乎顆粒無收,饑荒四起,百姓苦不堪言。當時來自廣東的江津縣令曾受一提出引栽良種作物,修水利等治縣方略。為解決民眾饑荒,曾受一想到了家鄉的舶來物——紅薯。

紅薯剛引入我國時,因畝產高、香軟微甜,大受歡迎。一些吃慣細糧的富家子弟圖新鮮,紛紛追捧舶來的紅薯,曾導致紅薯身價一路走高,種植面積擴大。但身處內陸的巴蜀,當時還不見紅薯身影,江津引種能成功嗎?

曾受一派人從廣東老家引進紅薯,先與妻子一起躬田栽種,身先士卒,積極推廣栽種良方。引種頭年,紅薯大獲豐收。清朝光緒版《江津鄉土志》記載,“紅薯性同粳米,最能養人,過荒年民無菜色”。江津基本解決饑荒,百姓欣喜若狂。川內各地紛紛效仿引種,紅薯很快成為西南各省主糧。

相關連結

重慶外來農作物“群芳譜”

我國現有50多種外來農作物,絕大部分重慶都有

●玉米亦稱玉蜀黍、包穀、苞米、棒子,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原產於南美洲。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玉米傳入重慶。

●馬鈴薯亦稱洋芋、土豆、山藥蛋等,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奉節縣誌》記載,清初即種植洋芋。

●花生原產美洲,我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18世紀以後,花生傳入巴蜀地區。

●向日葵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群芳譜》。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清初傳入巴蜀大地。

●辣椒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最早見辣椒記載。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四川人在辣椒傳入前,多吃花椒。

●南瓜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

●番茄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上世紀初才大量作為食物,以前為觀賞植物。

●菸草原產中南美洲,已有1500多年使用歷史。我國最早記錄菸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嶽全書》。抗戰時期傳入重慶種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