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03 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如一筆掃過的流暢線條和極簡美學,營造出了一種優雅感,高速的動感,將充滿活力滑雪跳臺如紀念碑般屹立在在茵斯布魯克群山環繞的歷史中心。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坐落在奧地利風景如畫般的高山之城,茵斯布魯克市Bergisel山(山頂海拔746米)之巔的滑雪跳臺,象徵著當代的化身,歷史的豐碑。現有的跳臺是由建築師扎哈·哈迪德於2003年第二次擴建而成設計的。

1926年,這個滑雪跳臺為了承辦首場比賽,運用了木材建造。此後,該場館一直是Bergisel山頂的固有設施。它因舉辦FIS 跳臺滑雪世界盃而兩次成為冬奧會的舉辦地:第一次在1964年,第二次在1976年。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跳臺舊照及紀念郵票

歷經近百年風雨,Bergisel跳臺已不符合當代國際標準,急需更換。但這座擁有26,000個座位的跳臺,始終服務著大眾;而且檔期緊湊,因此茵斯布魯克市只有一年的時間,來完成重建滑雪跳臺的計劃。此外,奧地利滑雪協會需要新跳臺必須提供更多功能:適合各類專案,公眾空間,觀景臺和咖啡廳,同時他們所尋求的還是一座新的紀念碑。1999年,扎哈·哈迪德設計事務所於獲得設計比賽的第一名。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其方案體量巨大,有90米長,比Bergisel山峰還高出50米

拋開尺度,這個滑雪跳臺方案几乎與山無縫連接合為一體:各種活動的要求都被築在了一條單一狹長的體量中,從山勢坡度順延上來的滑雪道直通天際。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扎哈·哈迪德形容她的設計為“橋與塔的有機混合”

作為一處展示極致速度與飛行的地方。跳臺滑雪的運動精神啟發了哈迪德流動感的設計,將滑雪運動的動感特質具像化到它的建築設施上。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遊客們可以從觀景臺毫無遮擋的看向任何方向,無論是市中心,還是阿爾卑斯山脈。

遺憾的是,哈迪德透過用這種極簡主義表達運動的精髓時,並不被大眾所接受。一些當地居民反對建造如此赤裸的現代建築逼近他們的村落。茵斯布魯克早在1420年起就作為奧地利蒂羅爾公國的首都,歷史悠久。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例如弗斯坦堡就歷經幾個世紀。因此,一座由混凝土和玻璃建成的塔樓,將要瞭望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而城市街道兩旁的建築歷史都可追溯到繁榮的中世紀。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從跳臺看茵斯布魯克——一座非常傳統的高山城市

遊客可以在看臺上享受風景,不論他們是來觀摩臺下的滑雪運動還是飽覽阿爾卑斯山的盛景。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塔體為水泥築井,七米見方

Bergisel山滑雪跳臺包含了滑雪坡道、健身設施、公共區域,還有塔頂的咖啡廳和觀景臺。上升到50米左右的高空,可以看到與眾不同的建造形式(半塔/半橋),以及坡道從地面輪廓線延展滑向天空的獨特景觀。

兩部電梯運送訪客從底部到大約40米高於山頂處的塔頂咖啡廳,它在視覺上將公共空間與滑雪道連成一體。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咖啡廳是塔頂巨大空間體量的一部分

儘管有人反對,新的滑雪臺仍舊按時動工並於2002年向公眾開放。新設施再次成為持續活動的焦點:它是每年一月份四山賽的第三站,而夏季可以看到許多著名的世界級滑雪賽手來到Bergisel訓練-其中不乏奧運參賽者。

建築概況:

地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州

主持建築師: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Architects

竣工時間:2002年

04 婀娜多姿雪如意

斜靠在山坡之上的“雪如意”,優美的S形曲線與地形完美融合。成為2022冬奧會最具辨識度的標誌性場館之一。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冬奧會跳臺滑雪比賽場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中工程建設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雪如意”所在的山谷,落差與形狀都與競賽需求高度契合

天賜”的自然條件,成就了“雪如意”無需對山體進行太多切削便呈現優雅的體態。跳臺賽道的兩側有自然的淺山谷,朝向東面,對側向風起到遮擋作用,而且落差非常合適。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雪如意”功能分割槽

“雪如意”頂部的標準跳臺出發區是一處直徑約80米、總高約15米的“飛碟”形空間,遠遠看去像一朵美麗的祥雲,連線著的跳臺剖面的S形曲線。步入頂端,360度的全景視野十分開闊,遠處依稀可見明代長城遺蹟。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建設中的“雪如意”及剖面圖

“飛碟”形空間是一個被稱為“頂峰俱樂部”的觀賽平臺,這種做法在冬奧場館設計中尚屬首次,而以往這個觀賽視角只能在電視轉播的飛貓鏡頭中才能看到。“飛碟”被挖開一處圓形空間,使頂峰形成了3900平米的環形場地。而“飛碟”內徑與外徑並非同心圓,內徑相對前移,使結構更加穩定、形象更輕盈。“飛碟”不僅是最重要的景觀,賽後還可做會議、展覽、宴會等功能使用。

站在“頂峰”俯瞰,一條C字形的步道環繞著一座小山,在C字形的中間部分與“雪如意”相連。整個步道冬季被白雪覆蓋,自然地嵌入周邊山體,形象地稱為“冰玉環”。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雪如意”下的C字形步道“冰玉環”

“雪如意”包含大跳臺、標準跳臺兩條“並行”的賽道,大跳臺落差136。2米;標準跳臺落差114。7米。根據防風需求,賽道兩側邊緣不完全對稱。賽道南側設定了封閉式纜車。

與國外採用土石方堆積成型建設於山脊上的岩土結構賽道不同,為了保障觀感和競賽效果,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選擇建設於山谷之間,它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個採用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滑雪中心。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全球首個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滑雪跳臺

建設過程中,“雪如意”場館建設執行綠色雪上運動場館三星標準,運用可再生能源的風電利用、山體生態修復、建築自然採光自然通風加外遮陽設計、利用透氣防滲材料實現水體淨化等新技術,最大限度減小對山谷生態的影響。此外,地表水收集技術,讓積雪融化形成的雪水可以被用來重複造雪,可以說是建設綠色低碳可持續場館的典範。

【奧運·資訊】茵斯布魯克滑雪跳臺:歷史古城中的時代豐碑| 滑雪族

“雪如意”的冬與夏

建築概況:

地點:中國 張家口

設計/建成時間:2016-2020

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nn Architekten、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設計人員:張利、張銘琦、張葵、姚虹、王衝、江曦瑞、Hans Martin Renn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