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作為玉文化的一分子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翡翠的發展歷史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豐厚內涵及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的記載,元代以前騰衝的墓葬中並沒有發現翡翠的隨葬品,直至明朝以後才有翡翠傳入中國。據《雲南冀勘察記》記載,早在明朝初年,就有云南騰衝入進入到翡翠的集散地勐拱經商,到了明朝末年,雲南騰衝的玉石業已經呈一定的規模了。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雖然緬甸霧露河沿岸的翡翠是從明朝嘉靖年間就開始開採的,但至清朝乾隆年間,都還沒有漢人肯歷險涉入玉石產區,直到20世幻初,在玉石產區找礦和經商的漢人反而比當地的緬甸人更多。漢人加入了緬甸翡翠的開採和商貿,才使得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內地。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於明末崇禎十一年到十二年間(1683~1639)在途經騰衝時,曾停留了40天,目睹了騰衝的玉石業,經歷了一連串與翡翠有關的人和事,並擁有了兩塊翡翠,且記載於其文中,稱之為翠生玉。在《徐霞客遊記》中還包括了對翡翠最早、最具體、最生動的珍貴記錄,這是翡翠作為玉石第一次正式的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隆重登場。雖然在徐霞客之前有,也有一些文獻中曾提及“翡翠”一詞,但大部分很明顯的是指翡翠鳥,另有少數一部分雖然指的是玉石,但卻沒有任何提及與騰衝、緬甸等概念相關的資訊,故可以說徐霞客才是將翡翠和翡翠文化記錄在冊並傳世的第一人。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古老的翡翠加工坊)

明朝時期,中國與緬甸之間的翡翠文化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此時,翡翠多作為貢品獻給當時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的翡翠文化進入了鼎盛時代,翡翠製品在朝廷和民間開始廣為流傳。同時,翡翠的商業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據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記載:“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餘里,中多玉。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夷人採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護,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惡有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見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當時翡翠的產出狀況、玉石質量、銷售情況等。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大量互動式發利用翡翠資源的時代,人們曾建立“作玉坊”對翡翠原石進行加工和銷售,從而獲得大量的經濟收入,而且當時雲南的騰衝、大理就是翡翠較為著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廣泛流傳還得歸功於清王朝的皇家貴族對翡翠的嗜好。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從清朝的乾隆年間開始,翡翠就備受多位皇間翡翠便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全盛時代,慈禧太后便十分喜歡翡翠的用量相當龐大,翡翠被用於帛蜍或者鑲嵌各式各樣的首飾、陳列的藝術品、隨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稱。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原料)

翡翠以其優雅而華貴、深沉而穩重的品格,在與中國傳統玉文化的有權契合的過程中,一步步地不斷向前展著。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玉雕廠、上海玉雕廠和南方玉雕廠等加工基地相繼建立,使中國的翡翠市場得到了較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騰飛,翡翠市場也在不斷迅猛地發展。而到了今天,在這個和平、富裕、繁榮的時代,伴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翡翠所展示出的藝術文化也越來越昌盛。

我們來看看現代的精緻翡翠: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翡翠的文化源遠流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