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在四川中部,盆地西緣,青藏高原山腳,有一個小縣城,名叫瀘定縣。瀘定縣早在漢朝時期就已經置縣於此,只不過當時稱為“笮都縣”,到了唐朝時候又改名為嘉良縣、大渡縣等,總的來說,瀘定縣算得上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縣城了。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歷史悠久的縣城,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卻始終被大渡河分割為東西兩半,兩岸之間往來只能靠著滑索或者船隻,交通十分不便。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時才得以改變。

公元1705年,正是康熙帝治下,當時天下算得上已經太平,包括青藏高原的藏民也已經歸順清廷。因為大渡河正好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相接之處,東邊就是漢民,西北則是藏民,大渡河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天塹,阻礙了兩地人民交流。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而且彼時兩岸之間的物資運輸只能靠渡船或者滑索,每次的運輸量跟運輸速度都很小很慢,致使兩岸很多物資常常堆積如山,而那些生鮮菜果就常常在這種堆放之中腐壞於此,既影響民生,又不利於清朝軍隊發兵西進。

因此,康熙帝為了讓藏民跟中原民族加強交流,進一步實現民族融合而鞏固清廷統治,為清廷以軍隊控制帝國西陲開啟通途,首先要辦的幾件事之一,就是要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橋。

而這座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瀘定橋,那句著名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所說的“大渡橋橫”的橋,就是這瀘定橋。瀘定橋在1705年第一次建造,僅僅花費了1年的時間就順利完工,從此屹立此處幾百年,直到近代戰爭爆發之後才遭到破壞而被棄用。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而到了1969年的時候,國家決定對極具歷史意義的大渡橋進行修復。修復首要之事,就是將200多年前的鐵索換成更加堅固耐用的鐵索。可當工程師們在將原本的鐵索拆下之後,卻發現了一件令人十分驚訝的事,那就是這套鐵索總重整整達到了40噸!

這40噸的鐵索放在現在自然是不算什麼難事,但是放到300年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瀘定縣一帶本身不產鐵,鐵建也十分少見,而能夠負責建橋這樣的大工程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另外,大渡河位於青藏高原山腳,水位落差極大,水勢自然也極其湍急,而且河流寬達數百米。即使有了足夠的鐵,想要在這幾百米寬的河上搭上一座鐵索橋,需要的鐵必然極其之重,靠著船隻裝載根本無法渡過水流極其湍急的大渡河,鐵索運不到對岸,又怎麼架起鐵索橋呢?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好在我們的先輩還是很有辦法的,沒有鐵,那就去到幾百裡之外盛產好鐵的滎經縣中鑄造,去其他地方調集優秀的鐵匠和造橋師。鐵跟施工方案都確定之後,就要解決鐵索過河的問題了。

工人們還是試了試船隻運輸,結果再一次確定,船隻根本無法在載重幾十噸重量的情況之下安全渡過大渡河。經過集思廣益之後,他們想出了一個“索渡”的辦法。就是首先在兩岸拉起重量較輕而韌性較強的竹索,而後在竹索上套上十幾個竹筒,將鐵索綁縛在竹筒之中,然後人們靠著拉動竹筒,用竹索來承重鐵索,人們則只克服摩擦力,最終一點一點地將鐵索拉過了河。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鐵索渡河之後,人們將鐵索一端放入了早已修好的堅固橋頭深井之中,並將鐵索完全澆築在了這深井裡頭,就這樣,鐵索算是拉過了河,而藉著這鐵索,工人們再連上了其他鐵索搭上了堅韌木板,瀘定橋就這麼修好了。

有了瀘定橋之後,大渡河兩岸的居民就能夠在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裡渡過大渡河,不用坐船在水面上耽誤半個鐘頭了,極大地方便了百姓生活,也減少了物資和食糧浪費,可謂是利國利民。

三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索建在大渡河之上,僅一年就建好

瀘定橋的建設,彰顯了我國先輩的智慧,彰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彰顯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智慧,是我國璀璨文化和歷史的見證。現在的瀘定橋雖然是經過修復之後的新瀘定橋,但也極盡所能地還原了歷史上瀘定橋的尊榮,現在去往瀘定橋,面對寬廣的水面,壯觀的瀘定橋,還是能引起人們的陣陣讚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