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書法的本質是抒情。法外求法,有法無法,在自由的藝術王國裡徜徉,這是書法最動人的一種境界。

書法有三個層次:一是方正停勻,點畫不差;二是鑄碑帖,能出己意;三是技進乎道,以有限筆墨盡永珍之美。此篇即為第三層次而說。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人情不外乎喜、怒、哀、樂、愁,觀天觀地,看山看水,似乎都能有所依託,但是,寄之於書法線條,難於上青天。一難是必得以漢字為載體,而非鬼畫符;二難是點線須合技法要求,而非隨意揮就;三難是要除去執著心,而不可有意為之;四難是要有真情真性,決不能故作聲勢;五難是胸中要廣納永珍,而不能就字寫字;六難是若不積學養氣,下筆一定虛脫。自然,不只這六個方面。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有人認為,

草書

最能達人性情,也不見得。實際上,楷書、行書照樣能充分體現性情。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王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越;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不獨楷、行;隸、篆諸體也有同樣的功效。所不同者,只是書家性格、興趣愛好差異而已,而無優劣之分。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人的性情,譬如潮汐,漲落雖有定期而難為外物所抑。因此,書法寫性情,如果囿於成法,必定難以暢懷。常常是破法比堅守技法更重要。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不合技法的破筆,或者說是敗筆。這是為了達性情合理的破法,可產生一種殘缺的美,歷代大家也難例外。盡善盡美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真實的美。二是離了法而去求道、求意,無跡或者無法可尋,然莫不合法。蘇東坡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意造,即以意作書,不拘成法。其實,馮班在《鈍吟書要》中的幾句話說得更明瞭。他說:“唐人用法謹嚴,晉人用法瀟灑,然未見有無法者,意即是法。”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由此可見,法外之法,全在一個“意”字上。這不由使我想起玄學的創始人,魏晉時的少年天才王弼關於言、象、意的辨析。他既提出“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又提出“言生於象”“象生於言”。三者關係既分離,又有因果連鎖,而最終目的是“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這個觀點在中國美學史和藝術史上影響非常大,其直接成果是在六朝和唐宋分別產生了“意象說”和“意境說”。

【雅德馨香】人生不外乎喜、怒、哀、樂、愁書法的本質是抒情。

那麼,再回到書法,無論意象抑或意境,首先應著眼於“意”。因為書法是最為抽象的藝術,若要使點線心靈化,必得離法趨意,尋求自由的發揮空間。意到則筆到,筆到則見意似,意似則生永珍,永珍出而境界成矣。同時,意也是多元的。從抒情上說是美學的,從思辨上說是哲學的,從實用上說是合乎人道倫理的。這一點,又恰恰建立在法的基礎上。

總之,中國書法就是理與趣、法與意、技與道相生相成,水乳交融的一種境界。若要求法外之法,功夫即在書外。一旦求得,就能達到莊子所說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楚王山書畫院 』蒐集整理

內容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