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小石頭與中觀

農曆七月三十,俗稱“地藏誕”,是傳說的地藏菩薩的生日。

據《地藏經》記載,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囑託,在釋迦牟尼佛涅槃而彌勒佛成佛之前這段時期,他代佛宣化,教化眾生。

為迎接地藏菩薩聖誕,特發此文。

在離開九華山的路上,我忽然想起,此行忘記了一件事。縱然無法把九華裝進行囊,但可以到龍溪找一塊花紋美麗的小石頭帶回家。

古人有“記事珠”。我則有多塊“記事石”。

去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參訪時,我從山野間撿到一塊四四方方的小石頭,在烈日曝曬之下下,它依然涼絲絲的。我稱之為“清涼石”。

去革命聖地井岡山時,我撿到一塊如同微縮山峰的小石頭,上面還有一道白紋,如同流動的河。

在甘肅蘭州,我到黃河邊撿了一塊巴掌大的石頭,它已經被河水沖刷得沒有了稜角,並且整體浸黃了,像一塊凝固的土。

這些石頭,小一些的,擺在書架上。大一些的,擺在家中角落。不經意間看到它們,會想起一段段美好的日子。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真如。

在法國梅村國際禪修中心,一行禪師經常帶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參“石頭禪”。他和孩子們一起到山野間散步,他要求每個小孩去尋找四顆美麗的卵石。這四顆卵石,分別代表四種元素:花朵、山、水和空間。每一種元素,象徵一種禪坐的特質。透過四塊小小的石頭,禪師讓孩子們的禪修,變得生動有趣。

一行禪師告訴孩子們,“禪修時,我們像花一般清新,像高山一般屹立不移,像水一樣映照著事物的本性,也能感受到心靈深處空間的博大。”

插畫家熊亮經常帶著女兒到郊外撿石頭。撿到喜歡的小石頭,是好玩的開始。熊亮和女兒共建了一個“小石頭劇院”。

熊亮和女兒趴在地板上,為一塊塊的小石頭梳妝打妝,畫上眉毛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鬍子頭髮,讓它們變成有趣的“石頭人”。好戲開場了,在他和女兒編排的故事中,這群“石頭人”可是響噹噹的主角。

“讓孩子從一塊小石子的花紋中看到世界,比給她一隻玩具要好。”熊亮這樣總結。

禪門多奇石。有禪師概括出“石之五德”:一、石無言而能言;二、石沉著而有靈氣;三、經雨打風吹,石堅固不移;四、石質堅無怨,無論是完成高樓大廈,還是用來鋪路;五、石之美,對於前來觀看者是平等的,它不會因為觀者是權貴就滿臉媚態,也不會因觀者是貧寒之士就頤指氣使。

聽了我說出的遺憾,宗學師笑著說:“這樣也好。遺憾是個念想,也是一顆種子,它會讓你想念九華山的。你下次再來時,把這個遺憾補上吧。”

我聽了笑笑點點頭。

我不知道,想從九華山帶走一塊小石頭,是不是貪慾。如果是,忘記帶走一塊石頭,也是有因緣的。

這好比一隻飢餓的小老鼠,穿過縫隙,鑽進竹筐,偷吃裡面的食物。等吃飽了,想鑽出去時,它發現肚子脹脹的,已經不可能出去。它只有重新餓扁了肚子,才能擁有出去的機會。

釋迦佛說《法華經》時,曾指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法就是活法。禪者的境界也同樣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一顆真正覺醒的心,猶如紋絲不動的石頭,無論得到或失去,無論歡喜或討厭,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接觸,都不會引起他的動搖。

雖然沒有得到這塊想象中的小石頭,但我不想因之痛苦。因為我知道,快樂是鳥,越快樂,鳥兒飛得越遠;痛苦是根,越痛苦,根扎得越深。

要知道,西方哲學家叔本華曾深刻指出,“人生的慾望猶如鐘擺,得不到時在痛苦的這一端,得到了在無聊的這一端。”

對於這塊小石頭,我既不想住於得,也不想住於失。

在佛法中,“空有不二”的“般若直觀”,被稱為中觀。中觀,是釋迦佛教導的認知世界的新的思考方式。

中觀即正見,是釋迦佛思想的精髓之一。如《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執著於色、空的任何一端。從這一點說,中觀與儒家“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的中庸確有相似之處。

然而,中觀既不在兩端,也不在中間,它拒絕“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立場,主張“非有非無,有無俱遣”。以“莊嚴佛土”為例,在《金剛經》中,釋迦佛開示道:“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以一塊小石頭為例,有人說是絆腳石,有人說是墊腳石。這兩種說法,或者更多的說法,有沒有究竟的對錯?兩種觀點的對立,並不意味著思想的中斷。

美國著名學者愛德華•薩義德的觀點有些中觀的味道。對待傳統與現代,他排除了“非此即彼”(either/or),而是代之以十分有趣又令人興奮的方式,“即此且彼”(and/and)。

不偏倚於任何一方,圓融平等地看待它們,這種方法,接近中觀。對中觀的認知,不能依靠思辯,而要用行動與體證。

德國著名現象學哲學家伽達默爾早就指出,“理解永遠是不同的理解,理解的過程永遠不會最終完成。”

經過柯村地藏文化園,車停下來。下車後,望著地藏菩薩大銅像和遠處雲遮霧繞的群峰,我低眉合十。

作為過客,終究要離九華越來越遠了。

“禪師應該在距離你三座山之外的地方,由於受到崇山峻嶺的阻隔,你想見他就要不辭勞苦地跋涉。惟有透過這段跋涉,你才能感受到禪師智慧的啟發和激勵。”一位禪師曾這樣說。

如果在九華山住過幾天,有幸對願力有所體會的話,此生之中,無論身在何方,九華山、地藏菩薩都會和你在一起。

路邊沙石間,有一塊精美的小石頭,靜靜地躺著。我看到了,笑了笑,但沒有俯身去撿。

因為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山腳下,一位禪修者看到一座古舊的佛塔。塔旁有路標寫著“通往最美的佛境”,指向上山小道。走過千層石階,禪修者走到半山腰時,感覺太累了。這時,他見到另一個路標,上面寫著“你已經走了一大半,馬上就能看見最美的佛境了”。

禪修者鼓勵自己,繼續往上走。

終於來到風景優美的山頂,這裡只有一個安放佛像的石座,卻沒有佛像。

禪修者走過去。

空蕩蕩的石座上,擺放著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如果你沒有見到最美的佛境,請下山,繼續禪修。”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