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A Farewell To Meng Haoran On His Way To Yangzhou

You have left me behind, old friend, at the Yellow Crane Terrace,

On your way to visit Yangzhou in the misty month of flowers;

Your sail, a single shadow, becomes one with the blue sky,

Till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on its way to heaven。

01

[ˌfeəˈwel]

n。 告別; 辭行;

int。 再見; 再會;

She bade farewell to her son。

她向兒子告別。

02

[kreɪn]

n。 起重機; 吊車; 鶴;

v。 (為看得更清楚而) 探著身子; 伸長(脖子)

The crane was not happy with the peacock。

對於孔雀的炫耀,鶴不太高興。

03

[ˈterəs]

n。 (相同的一排) 排房,排屋; (尤指房屋或餐館外的) 露天平臺,陽臺; (足球場的) 階梯看臺;

v。 使成階地(或梯田);

A flight of stone steps leads to the terrace。

一段石階通向露臺。

04

[ˈmɪsti]

adj. 多霧的; 薄霧籠罩的; 模糊的; 不明晰的;

It‘s a bit misty this morning

今晨有薄霧。

05

[ˈhevn]

n。 天堂; 天國; 極樂之地; 極樂; 天空

A lark is singing in the heaven。

雲雀在天空中歌唱。

註釋

❶ 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

❷ 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豔麗的春景。

❸ 下:順流向下而行

❹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

❺ 唯見:只看見。

譯文

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

在煙花如織的三月漂向揚州。

帆影漸消失於水天相連之處,

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

賞析

據 《唐詩三百首》記載,這首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年 (732 年) 前後,是李白離開揚州又居安陸時所作,詩人在此結識了長 他20歲的孟浩然。此時的孟浩然,經歷過遊京師 “被放還山” 的 失意,而李白亦有開元年間遊走京師不遇,“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的失意。此時的李白正 “酒隱安陸,蹉跎十 年” 。兩位大詩人一見如故。失意的孟浩然想到了揚州這處溫柔 富貴之鄉。在陽春三月,長江之濱,黃鵠磯上,李白送孟浩然東 下揚州,揮筆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傑作。

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老朋友向西揮揮手,告別了黃鶴樓。而黃鶴樓這個名字本身就來源於仙人駕鶴凌空的傳說啊,此處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就出來了,風流的孟夫子東下,那就好像是神仙東遊啊。然後呢,在黃鶴樓回了一下頭,招了一招手,這是一種多美好的聯想啊。

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什麼是煙花三月啊?當年南朝的邱遲寫的《與陳伯之書》不是講麼,“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三月是花團錦簇的季節,那不是一朵一朵的花,也不是一支一支的花,是從武漢到揚州一路看不盡的柳如煙花似錦啊,這才叫煙花三月啊。那下揚州呢?春光是煙花千里,揚州就是軟紅十丈啊,把煙花三月和下揚州連在一起,那麼好比陽春煙景配著珠簾繡戶,樓前白馬配著樓上紅妝,是種種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好都疊加在一起,所以讓人產生一種特別的夢幻感,這句話一出來啊,連我們都能感覺到老李對孟浩然的這次旅行真是充滿了羨慕,他的眼,他的心,都好像跟著孟浩然在飛翔。

第三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可以想象,老李就是那麼一直佇立在江邊,船走了多久,他的眼睛就跟了多久,這才會看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啊。船走遠了,故人走遠了,然後呢?

第四句“唯見長江天際流”,小船融入碧空,詩人眼前只剩下一江春水,正在浩浩蕩蕩地向著無盡的遠方奔流。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把這兩句連在一起,再回味一下,浩浩長天,滔滔江水,詩人的眼界有多大,詩人的情又有多長啊。

作者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