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猶太人金幣被偷走,心生一計,反而讓金幣翻了5倍

從前有個猶太人在地下埋了1000個金幣,可沒想到卻被人偷走。於是他心生一計,不僅找回了金幣,還讓金幣翻了5倍。

金子被偷的這個年輕人叫撒維,他常年遊走在各地區做生意,這段時間出門他賺到了1000個金幣,可是因為身上還有別的工作所以要耽擱幾天回家。

他就想了一個方法,將金幣先存放在地下,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丟擲來就可以直接用。可是當撒維忙完手中的實物去取金幣的時候,他驚訝地發現金子全部都不見了。

猶太人金幣被偷走,心生一計,反而讓金幣翻了5倍

正在他苦惱的時候,一個從他身邊經過的小男孩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原來小男孩拋著玩耍的金幣正是撒維丟失的,於是他就悄悄的跟隨孩子找到了他的住處。

經商多年的撒維對於溝通事物自然是沒有問題,他敲開了這戶人家的大門,面帶微笑地說:“先生,我這邊有些不情之請需要請您來幫忙,您看可以嗎?”

這戶人家自然認出了撒維是賣金幣的人,強忍著心中的緊張說:“可以,你需要我做什麼呢?”

撒維說:“我本有2袋子金幣,一小部分埋在地下,現在因為身上的事物沒有處理完,這手上一直拿著這一大袋子金幣實在是不方便,想著能不能放在你這裡替 保管一下呢?”

這個住戶十分的貪心,他想著如果自己拒絕撒維的話,可能撒維就會又把金子埋在地下,這樣他在偷偷將那袋1000金幣的放回去,這樣就又更多的金幣了。

於是這個住戶就推辭掉了撒維,埋在地下比放在家裡安全。撒維只好同意,當天晚上,這個住戶就將之前的那袋子金幣原封不動地放回了土裡。

雖然錢成功地找回,但是撒維心裡不舒坦,他想給住戶一個教訓。於是隔天他又敲開了住戶家的門說:“兄弟,我這邊要趕著取進一批布的材料,手上的這1000金幣先放在你這裡可好?”

這回住戶沒有拒絕,因為他想跟著撒維一起去購進布料,在他媽那邊倒賣布料可以掙到一筆不菲的錢,當住戶說明情況後撒維欣然同意帶住戶一同前往。

住戶很開心,帶著自己存的5000金幣跟著撒維去買布料,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賣布料的攤主正是撒維,而將5000金幣買下的這堆布料最多也就值1000金幣。

這個叫撒維的猶太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丟失的1000金幣變成了5000,是之前的5倍多。

猶太人金幣被偷走,心生一計,反而讓金幣翻了5倍

這個故事案例存在於《塔木德》,這本書說猶太人從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並且他們會把這些賺錢智慧,手把手教給自己孩子。

說起猶太人,我相信在多數人眼裡,他們已經和精英、富豪掛上了鉤。

比如人人皆知的愛因斯坦、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等等。

有這麼多的精英和富豪出生在猶太家庭,說明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從小的教育。

而在他們的教育中,《塔木德》這本書是每個猶太人都必須學習的。

只要家裡孩子剛識字父親就會送他一本《塔木德》,讓他每天讀一讀,然後跟他說,無論怎樣都不能把書給賣了。

因為書中凝聚了2000多位猶太學者的智慧與心血,是被譽為猶太人經商智慧與處世聖經。

猶太人金幣被偷走,心生一計,反而讓金幣翻了5倍

這本書一點都不晦澀,而是有很多讓人一聽就明白的故事。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展示與眾不同的思維火花,讓我們領略到猶太人致富的三個原則:

原則一:精打細算是基本功

《塔木德》裡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將為大事情而苦惱。

猶太人認為:精明既沒違反規則,也不會妨礙道德,只是用很巧妙的辦法,解決了別人認為很困難的事情罷了。

原則二: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出路

《塔木德》裡說:我們思考的方式不只有橫向思維,還有逆向思維。

換做我們,肯定是想不出來。在猶太人思想裡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他們能夠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未能做。

面對一個常人看來難以解決的問題,猶太人總能以其創造性兼跳躍性的思維,開啟一扇通往財富之路的成功之門。

原則三:巧妙借他人的力量賺錢

猶太人認為,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藉資金,借技術,借人才,借局勢。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只有充分利用周圍的一切,才能夠為自己開啟局面。只要懂得利用,懂得借靠,哪怕只是一個雞蛋最後都能變成一個養雞場。

相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去賺錢的確是真本事。但是,更高超的藝術就是能巧妙借他人的力量賺錢。互借互利就是“借力”的要點,既要讓自己受益,又能讓對方受益。別人為你所用你就必須讓別人受益。

猶太人金幣被偷走,心生一計,反而讓金幣翻了5倍

借力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更是《塔木德》裡的核心智慧。愛因斯坦曾說:“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

可見這套書的魅力,所以說,與其整天刷刷影片,不如花點時間多看看書。

認真讀一本好書,並從書中汲取到經驗和賺錢的思維,財富離我們還會遠嗎?

學習到猶太人這種獨特的財商智慧和巧妙的處世哲學,我們終將會受益一生。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圖片下面橫條入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