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黃帝內經養生之道(154)

再進一步我們還需要關注聲音在身體裡面產生的另一種共鳴。

我們要知道聲音的軌跡是在身體裡面某個地方產生了震動,然後聲帶振動,最後從嘴巴或者從鼻子裡面發出來。

人體聲音大多數是從口鼻發出來的,但是由於身體的狀態是隨時有所變化,那麼聲音發出來的狀態也會有所改變,也就是這股能量的振動,在出來的過程當中,某個不通暢的位置就會讓它多停留一下,然後產生出來的就是區域性的共鳴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我們透過聲音不同的共鳴變化,就可以去判斷,每個人哪個地方不夠通暢,堵,甚至是病變。例如最常見的鼻炎、鼻息肉,那麼鼻腔一定是不通暢的,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能聽出來這個人鼻音很重。又比如這個人咽炎犯了或者聲帶息肉,那咽喉這個地方就會不通暢,聲音在經過這個地方共鳴,會變得嘶啞。

還有更具體的就是比如咳嗽,我們很容易去判斷咳嗽的位置,是喉嚨癢發生的咳嗽,還是靠下面一點氣管不舒服的咳嗽,還是肺裡面很深的地方有很多痰的咳嗽,我們都能透過共鳴的深淺變化來幫我們做判斷。

然後我們再看,剛剛說的重心也好,共鳴也好,其實他們都是主觀發出的聲音,另外我們還需要去關注被動發出的聲音,比如嘆氣。

很多人是不由自主都會嘆氣,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一部分可能是因為累,疲倦,虛了,比如我們跑個幾百米下來,就會長嘆幾口氣來調解,這是一部分。

但更多的另一部分是因為情緒。在心胸這個地方積攢了多年的情緒,鬱悶,憋屈,自己習以為常,對很多事情既無可奈何,不願意改變,又拒絕去面對。

那麼這種矛盾所產生的氣就不斷地在我們的上焦“心胸”這個地方集聚。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那麼壓力自然也就會上升,而身體就會開啟一個自救的功能,也就是透過嘆氣被動地釋放一部分能量,來減輕我們上焦心肺的壓力。

如果我們的醫生稍微細心一點點,不就能察覺到這個病人,他是因為情緒而來的嗎?那麼你還覺得開藥吃藥有用嗎?沒用。

物質怎麼去影響能量?就好比用刀去砍空氣,能不能起作用,可能可以,但是微乎其微。因此我們在選擇治療方向和方法上,就可以少走彎路,甚至對於我們後來的問診、脈診,他就會有指向性的幫助。比如既然我們已經發現了這個人上焦堵,他老是在唉聲嘆氣,你起碼就會問一下他平時是不是有胸悶心悸,如果是女性,你就可以問一下她是不是有甲狀腺跟乳腺的結節包塊了。

所以你現在還覺得中醫是技術嗎?絕對不是,這是哲學和心理學。

然後話說回來,除了嘆氣,還有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身體被動發出的聲音——打嗝。

嘆氣是上焦的堵,阻滯。打嗝就是中焦的堵和不通。我們從食道到胃再到小腸大腸,氣在這條通道上面,它的軌跡是從上到下降下去的,打嗝很明顯,就是逆了,跟開車過去一樣,這條路本來是單行道,但因為前面堵了過不去怎麼辦,沒辦法,我只能選擇倒回來,包括反酸乾嘔都一樣——

逆之則災害生。

所以當我們從對於聲音的重心也好,共鳴也好,各種病理性的聲音也好,基本上我們已經能夠獲取足夠多的資訊了,然後再透過這些資訊,我們下一步的問診就很有針對性,而不是我現在看到的很多問診,是瞎問,我們需要的是直達要害。

我們現在問診有一個所謂的“十問歌訣”,什麼一問寒熱二問汗,需要嗎?如果你一不會望診,二不會聞診,那可能只有選擇老老實實去問。但是當你透過望、聞,基本上已經確立了對方的體質、定位,那就只需要再很精確的去問診和脈診,去判斷病情的深淺,層次也就行了,你想想哪個效率高?醫生的水平高下立現。

關於問診,我覺得在這就選擇跳過去了,因為對於不同的人,問的東西變化太多了,後面可能我們講脈診的時候再順便來提幾句。望聞問切的前三個部分差不多我們大家都做了一個瞭解了,下次我們來跟大家一起聊一聊中醫診斷最特殊的一部分,也是相對最難的一部分——脈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