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文:網摘 編:Kuange、李強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

吳冠中

有德國人來中國旅遊,發出疑問:“為什麼滿大街都是廁所?”

細問才知,他說的廁所實際上是城鎮居民的住房,他誤會的原因在於這些民居都統一貼著豎長條的瓷磚。在德國只有廁所的牆上,才會貼這種瓷磚。

德國人接著問,為什麼這些民居都長得一模一樣?

工業化的趨同效應

不僅這個德國人有此質疑,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各地的樓房越來越像?城市與城市的差異也越來越小?

這還要從工業化程序和整個人類發展說起。

工業化採用去部落色彩的發展邏輯,人們因為大規模生產需求,打破了原有的農業文明,將土地、人力、資本等要素都整合到城鎮。

久而久之,在服裝、建築以及文化藝術的流行上出現了大規模的趨同,這也造就了歐美工業文明以來無數大規模流行的文化現象。

中國過去四十年正是這樣的歷程,那些越來越像的樓房,實際上是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在建築藝術上的投射。

然而這些建築既沒能有效地繼承中國古代建築的美學系統,也沒學到西方建築的精髓,洋不洋土不土,如同病毒一樣在大江南北流行開來。大部分地區無一例外地中了這種低水平流行的毒,它裡裡外外散發著尷尬的“土氣”。

那麼這種“土的意識”,究竟為什麼能夠在當下社會“遍地開花”?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中國式招牌

“土”——“好”的初級認知都沒有達到

土,要麼就是沒有要求,要麼就是對一種錯誤的要求進入了偏執的階段。與之相對的“洋”,並非形容某一特定的文化,而是因為美。

人們常常說:美好。

美其實就是對好的認同

“美”是一種有要求的生活態度,它不僅僅是一種視覺體驗,還包括個人情感、對待他人的禮貌態度、和謙遜的服務精神等等要求。

“好”是Good,Better,Best,Great……的一種進階。

Good是常識:對一件事有常識性的認知;

Better是技術:接受一定程度的複雜訓練,使一件事具有優良的品質;

Best是秘密:洞察事物背後隱秘的邏輯關係,發現做好一件事的真正奧秘;

Great是藝術:隨心所欲地協同要素,自然而然地做出真正偉大的作品或者服務。

由此看來,“土”就是連“Good”這樣的初級認知都沒達到,就更別提“Great”的藝術階段了。

在人的諸多能力中,審美是一個完全靠後天習得的能力,它的確不在基因裡遺傳,但卻極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在缺少美好事物的地方,人的審美能力自然不高。因此,才會出現越來越像、越來越醜的“廁所式”樓房。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審美力的缺乏,是一種新的無知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譬如面對大海,詩人能寫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名篇,但是普通人只能說出:“海啊,都是水,馬啊,四條腿”。因為不懂,所以生活便少了欣賞美的底蘊。

木心說:

“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

無數低劣的生活場景一直在提醒我們,不要以為人們都長著眼睛,但實際上保留視覺覺醒的人太少。

原本內斂靜好的中國東方審美哪裡去了呢?為什麼我們的視野範圍內,都是那種不講究的、偷懶的、庸俗的設計?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日本

從60後到90後,無一例外,美術、音樂等一切與審美有關的課程,始終是副科。從小到大的學習體系沒有良好的審美養成,甚至於書本上優質的美育素材都沒怎麼接觸過。我們的中小學教材教輔乃至課外讀物,都是統一的工業產物,具有揮之不去的“土”之氣息。

審美這種複雜變數的教育,在如今這個時代就顯得尤為重要。

《未來簡史》裡多次強調,在未來,知識=體驗×敏感度,這也是是對知識的一種重新定義。

這裡說的體驗裡包含著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以及上升到同理心與分別心的敏感性問題。

體驗能力是基礎能力,而敏感度是這個能力效應的係數。也就是說

如果我們在體驗和敏感度方面欠缺,將在未來成為一個無知的人。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瑞士小鎮

著名思想家蒙田指出,

很多偉大的人物都是透過對美的欣賞和沉思來補償學校教育,並獲得智慧。

要獲得面向未來需要的體驗和敏感度,欣賞“真正的藝術”是一條捷徑,透過接觸美好的藝術品,來潛移默化提高審美能力。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審美的缺失,是一種新的無知!

歡 迎 分 享 到 您 的 朋 友 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