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9月23日,湖北經濟廣播《薈文說戲》“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主持人:

我國青銅器製作技藝歷史悠久。今年6月,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目錄中,湖北隨州青銅器製作技藝成功入選。今天的節目我們就邀請到省級非遺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老師做客直播間。

項紹清老師:

大家好……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主持人:

隨州北連中原、南接漢江,素有“荊豫要衝”、“隨棗走廊”之稱,交通便利。隨州作為重要銅料運輸通道,被稱為“金道錫行”。項老師能跟我們說說隨州與青銅之間的文化與歷史淵源嗎?

項老師:

夏商周被譽為青銅時代,長江中下游銅礦料開採後,為便於運輸而冶煉成銅錠,經過“隨棗走廊”運往中原(河南)和關中(陝西)地區。曾侯受命周王朝分封於“隨棗走廊”扼守“金道錫行”的主線路,承擔著保護、控制、運輸、管理南方銅、錫資源的職責。曾國“近水樓臺先得月”獲取了豐富的銅、錫礦料,通過當地的能工巧匠,鑄造出幾萬件青銅器,隨州被文物專家譽為“青銅器王國”。

2013年隨州葉家山西周曾侯墓地,M28曾侯墓葬出土兩件銅錠,含銅量高達98%。M37曾侯貴族墓出土一件孔雀石。M111曾侯犺墓出土一套5件青銅編鐘。專家對出土青銅器進行銅鉛位素的檢測,證明銅料中的鉛同位素資料與大冶銅綠山古礦區銅料的資料更為接近。據此證實,曾國部分青銅器使用了大冶銅礦的銅料。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主持人:

伴隨大量各歷史時期青銅編鐘在隨州出土,編鐘是以銅、錫、鉛為材料,透過數十道工序,製成兩件以上的銅鐘,編組懸掛用於演奏。想問問項老師在製作過程中有哪幾道工序相比較而言困難一些?

項紹清老師:

編鐘製作技藝中最難的是“青銅編鐘校音技藝”,按照常規物理學一件物體只能發出一種聲音。但青銅編鐘為了演奏方便,需要在一個編鐘的不同部位敲擊出兩種不同的聲音,達到“一鍾雙音”的音樂效果所以製作難度非常高,需要常年研習編鐘校音方法。2016年我參與起草了第一部《國家編鐘樂器行業標準》。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主持人:

今年青銅編鐘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您是什麼感受?這些年在傳承這一項非遺的過程中,您認為自己的使命是什麼?

項老師:

“國寶逢盛世”文化的復興也代表國運的昌盛。中國自古就是禮樂之邦,青銅編鐘是中華民族禮樂文化的代表。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一口鐘聲千年不絕,一門技藝百世傳承。”我們的使命就是做世世代代的“守藝人”,守護傳承著千年的禮樂文脈。我們立志以“家國情懷、工匠精神、代代傳承”的發展理念來做好編鐘事業,真正擔當起“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傳承千年編鐘技藝,弘揚中國國粹文脈”的歷史責任。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湖北聲音館播出《青銅編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項紹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