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商家明降暗漲、活動規則越來越複雜,以及名目繁多的價格優惠和促銷方案,讓消費者曾經萬眾期待的雙十一,已經成了“燒腦遊戲”,雙十一購物體驗也成了網友口口相傳的槽點。

不僅如此,在熱鬧非凡的直播間裡,主播3秒上一個連結,各種“OMG買它”的聲音,也刺激著消費者瘋狂搶單,激情付款,甚至熬夜買了不需要的東西。當收到囤積成堆的快遞,有更多的網友紛紛表示後悔。

然而今年,在雙十一全民狂歡、瘋狂購物的背後,漸漸聽到了一批倡導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快樂購物”的聲音……

萬聖節鬼怪圖鑑開啟與年輕人對話的新路徑

10月31日,省唄一組海報引發了一波小小的騷動。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此次,省唄六大二次元形象各具特色得呈現在海報之中,除了憨態各異、故事感滿滿的視覺感受之外,集卡式的圖鑑和神奇寶貝的畫風也讓許多80、90後重拾童年情懷。

在審美疲勞、審醜油膩的營銷大環境下,省唄設計的六張窮神惡鬼的海報視覺能夠讓“胃口變叼了”的年輕人買單,也許僅僅是因為系列海報裡那個可愛的小鬼怪,說的就是每一個任性消費的我們,是自己消費習慣的縮影。

除此之外,省唄還在短影片平臺釋出了讓使用者更為直觀瞭解六大窮神惡鬼特點的短影片。在如今Vlog等短影片以及直播漸成潮流的背景下,省唄在短影片平臺用受眾最易於接受的方式,透過演員的誇張演繹和背景音樂,直觀的表達了6種典型不良消費行為帶來的後果,在共鳴中進一步打通與年輕人溝通的路徑。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用“懂我”解密年輕人消費的“黑匣子”

這一代的年輕人,在資訊爆炸的市場環境下,本就對營銷內容G點較高,腦洞大、拋梗和諧幾乎是事件營銷標配。反觀近幾年的刷屏級營銷事件,無論是B站的《後浪》,還是百度的《你說啥》,都是透過站到年輕人一側,聽懂看懂年輕人後再出手的經典案例。

好的營銷從來都不是高舉高打的口號,就像《後浪》讓許多應屆生在就業難的畢業季找到了些許奮力向上的勇氣,百度《你說啥》讓整個社會開始重新審視對於老年人觸網前後的關注是否足夠。

年輕人眼中的好營銷也許一直是“懂我”。

在整個雙十一向前熱潮翻湧的檔口,省唄敢於喊不,反向營銷勇氣的來源,是其緊跟時代和使用者需求的同時,看到了趨勢。在年輕人超前消費的“黑匣子”裡,省唄看到了年輕人迴歸理性消費的趨勢和需求,這是“懂我”的一面,也是年輕人給予積極迴應的原因所在。

“剁手”是口頭玩笑,也是內心呼喊

“剁手”是當代年輕人想要回歸理性消費的最直接也最無奈的網路熱點,省唄六大窮鬼其實是省唄看到不良消費習慣的意指:超前消費、月光、有草必拔。。。

很多90後每月的經濟收入不足以支撐自己的消費習慣,形成入不敷出,走上以貸養貸,以卡養卡勉強還債的消費習慣。但事實是殘酷的,如今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只會讓他感到一時的消費快感,帶來的只會是還款時的無奈。剁手是口頭的玩笑,更是他們藏在心底最深的呼喊。

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1。75億名90後中僅13。4%的人沒有負債,86。6%的人接觸過信貸產品。由此看來,理性消費不是一個年齡階段的人應該做出的改變,而是整個社會應該幫助這代人梳理正確消費觀的問題。

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使盡招數喊話年輕人,年輕人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在摩拳擦掌放肆“剁手”的同時,過度購買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臥室裡放了一年都沒用完的護膚品、過期的抗氧化保健品和一大箱子尚未開封的捲紙,這都讓年輕人的不良消費習慣更為突顯。

然而當我們理性的回想雙十一的初衷,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忘掉是為了透過網購而省錢,如今卻發現“它”似乎反而才是年輕人滋生其他不理性消費行為的主要原因。殊不知,真正的理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進行的消費。

營銷行為背後企業價值觀是核心

萬聖節前夜,伴著鋪天蓋地的“鬼鬼怪怪”營銷,省唄出街的六隻小鬼也許僅僅是百鬼夜行裡的小咖。然而10月31日恰好也是世界勤儉日,這個節日賦予了這幾隻小鬼不一樣的社會價值。倡導年輕人“理性消費”不僅是省唄在積極倡導的理念,更是根植在省唄企業文化中的基因。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從“省錢是不是摳門”糾正省錢的負面印象的話題活動,到“東京奧運會”大膽借明星說出消費觀的整合營銷活動,還是本次“萬聖節”活動,省唄都將不良消費的後果當做宣發重點,這一系列的營銷行為都與其價值觀和“省文化”相融合。不斷深入洞察年輕人真正的物質需求與情感需求,跟年輕消費群體“做朋友”。但重要的是,在每次與他們的狂歡之後,省唄依舊保持清醒,倡導年輕人樹立正確消費觀。

與年輕人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深度“溝通”的同時,從“省”字挖掘出花樣玩法真正影響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才是省唄一次又一次從改變個人到影響社會的價值所在。

雙十一狂歡過後,剁手黨何去何從

雙十一的狂歡必定繼續,狂歡背後是GMV的新記錄,但是在冷冰冰的資料背後,個體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各個企業在這場狂歡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彼得·德魯克在他的社會職能定律中提到,企業是社會的器官,為社會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歸根結底,企業的社會責任決定了其經營使命,並進一步決定了其企業戰略的成敗。而在雙十一這樣的全民狂歡中,每個企業都需要問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了什麼價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