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及至秦中,一國之幣分為三、二等:黃金以溢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史記·平淮書》

貝是一種帶殼的海洋生物,先秦時期以貝的殼作為貨幣,周代就開始有了錢這種貨幣形式,至秦代廢棄了貝幣,使用其他形式的貨幣取代了它。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很多人都在小的時候想過,古時候貝殼是貨幣,那麼海邊的人是不是都可以去海邊可以撿一些貝殼,換各種東西,豈不是人人都是有錢人。那這樣不就天下大亂了?大家還去辛辛苦苦的勞作幹什麼?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天底下哪有免費的午餐。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貝殼做貨幣的時期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那為什麼選擇用貝殼作為貨幣呢?我們的先民在市場上進行商品的交換過程中,一直在尋找一種東西都能和它交換的物品,這就是一般等價物。像牛、馬、糧食等都充當過一般等價物。但是因為其他的一般等價物不是因為太大,就是不方便攜帶不易儲存等問題,於是人們選擇了方便攜帶易於儲存的貝。因為貝殼本身是一塊一塊的,無需去分割成單位大小,而且堅硬輕巧,方便攜帶。在當時貝幣有著自己的計量單位,五枚貝幣為一系,兩係為一枚。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海邊撿錢?

為什麼人們不去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有錢人?一個東西能成為等價的交換物,它首先必須具有自身的存在價值。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貝殼戴在身上。因為想要帶上,就要把貝殼打上孔用線穿在一起。按照那個時候生產力水平,沒有金屬工具,而貝殼本身,又很堅硬,在貝殼上打孔是一項技術性很高的勞動,過於用力,貝殼太脆,就會變成幾塊碎片。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古代打孔機的針頭應該是要鋒利的石頭,但是石頭也不耐磨。人們為了把貝殼打上孔,首先得要製作石器工具,然後放棄去尋找食物或者其他勞作,才能把貝殼鑽孔穿成串,費時費力。這種要成為“朋”的貝殼,裡面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時間,所以才具有等價交換的價值,而不是從海邊隨手撿來就可以成為貨幣。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可以想象到當時的以物易物的場景,一個人見到了貝殼項鍊,看起來很好看,也想能夠有這麼一串。可是他又做不出來,於是就提出用自己勞動成果去換項鍊。這個貝殼項鍊能換多少東西呢?我們如何評定這個貝殼項鍊的價值。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兩個人經過討論協商,同意了用半天做的貝殼換他的半天勞動所得,這樣,交換就有依據,雙方誰也不吃虧,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於當時以物易物的人來說,貝殼已經不再是一個實用物,更成為了一種當時“奢侈品”,成為裝飾品,具有文化價值和儲存價值,和黃金首飾、書畫等類似。眾人才能把貝殼當成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貝殼成為平等交換物的是本身具有的文化價值和人們加工貝殼花費的時間所含的勞動價值。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貝幣被淘汰的原因

但是貝幣被淘汰是必然的結果,人類技術是在不斷髮展的。從人們開始發現金屬,到人們開始使用金屬,金屬提煉技術也在不斷趨向成熟。這個時候打孔不再是耗時耗力的工作了,貝幣就理所當然地不再稀缺,而被淘汰。金屬作為比較稀少的物品,有需要人去開採,就替代了其他的物品,作為貨幣的原料來使用了。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雖然貝幣不再是我們流通的貨幣,但以貝殼為貨幣的社會印記還是無處不在,人們還是把貨幣做成了貝殼一樣的形狀。錫是人類社會最早廣泛使用的金屬,它的冶煉技術較為簡單,所以在商朝時就出現了錫貝。之後隨著銅的發現和冶煉技術的提高,銅貝也出現且被廣泛的使用。

古時候貝殼就是貨幣,為什麼古人不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富豪?

結語

無論在何時何地,人們都不能想著走捷徑去暴富,我們不能想著天上掉餡餅,想著不勞而獲。每個人都有一些物質上的慾望,我們想要擁有,還是需要我們自己透過自己的雙手勞動去獲得。一夜暴富只是我們做的美夢罷了,早上醒來還是要面對生活。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都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