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春秋時各國並非不想吞併他國,只是代價比稱霸大

西周覆滅後,歷史進入了春秋時代。在春秋時代,周王室被邊緣化,王權衰落、霸權興起。

在整個春秋時代,爭霸是周王國的主流趨勢: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到周桓王十年(前710年),“小霸”鄭莊公主導了東周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成功與齊、魯二國結成盟友後,取得了對宋、衛、蔡、陳聯盟的決定性勝利;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年),齊桓公搶先回國奪得君位,開啟了與楚成王長達四十三年的爭霸歷程;在齊桓公死後,宋襄公妄圖爭霸,卻被楚成王多次羞辱,不但沒能稱霸,還因泓水之戰中受重傷而在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去世;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晉文公率晉軍在城濮之戰中戰勝楚軍,成為東周第二位霸主,拉開了晉、楚一百二十餘年爭霸的序幕;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莊王在邲之戰中擊敗晉軍,當上了東周第三任霸主;周簡王十一年(前575年),楚共王在鄢陵之戰敗於晉軍,標誌楚國失去了霸業;周靈王十年(前562年),晉悼公以“三分四軍,輪番出征”戰術徹底拖垮了楚國,征服鄭國而奪回了霸主之位;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闔閭攻入郢都,幾乎滅了楚國,讓晉、楚爭霸格局徹底終結;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吳王夫差挾挫越和敗齊之威在黃池壓倒晉國,成為新一代霸主;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當上了春秋“末代”霸主……。

從春秋初到春秋末,雖然能坐上霸主之位的人並不多,但稍微強大一點的諸侯國都想稱霸。這就是春秋的現實。

所謂“霸主”,就是諸侯之長。為什麼春秋諸侯如此熱衷於爭霸,卻不透過消滅和吞併其他諸侯國來壯大自身呢?

首先,需要特別強調的核心關鍵是,爭霸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爭取更多資源以發展壯大自身的手段。

爭霸是東周諸多強者之間的遊戲;一旦成為王室和諸侯公認的霸主,就意味著能獲得比其他競爭者更為豐富的資源,在競爭中能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

春秋時各國並非不想吞併他國,只是代價比稱霸大

像晉國,長期擔任諸侯霸主,就可以公開要求諸侯進貢。那些認同晉國為霸主的諸侯國,都需要定期向晉國進貢,以獲得晉國的保護。周靈王二十三年(前549年),因為晉國正卿士匄對諸侯徵賦過重,鄭國子產特意寫信勸諫,讓士匄減輕諸侯負擔;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平丘會盟時,子產再度對晉國劃定的進貢標準產生異議,成功地讓晉人減輕了鄭國的賦稅。由此可見,當上霸主後,就能享受各諸侯國定期的進貢,對霸主之國而言當然是獲利多多。

可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當上霸主獲利良多,但未必一定要當上霸主才能贏得利益。

典型案例如楚成王,一生曾經與三個中原強國爭霸,分別是齊、宋、晉。儘管在與這三國爭霸過程中,楚成王整體上並未落下風,可他卻從未當過東周霸主。儘管如此,楚成王執政時卻是楚國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不但逐漸贏得了中原諸侯國的認同,還把楚國領土擴張到了淮河中下游。特別是在齊桓公稱霸期間,表面上每次對抗齊桓公都能壓過楚國,但實際上卻是齊國得了“面子”、楚國得了“裡子”:楚國領土就是在這期間擴張到淮河流域的。

楚成王不作霸主卻獲益良多,這充分證明了爭霸不過是個“手段”,最終目的還是爭奪資源、以壯大自身。

既然爭霸不過是壯大自身的一種手段,那麼在春秋強者眼中,爭霸與“吞併和消滅它國”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衝突。雖然春秋時代爭霸是主流,但吞併和消滅它國來壯大自身也是尋常之事。

東周“小霸”鄭國崛起過程中,就先後滅了鄶國、東虢國、祭國、鄢國、胡國等等;南方楚國在崛起過程中,先後滅了權國、隕國、絞國、南申國、息國、江國、黃國、蓼國等等諸侯國;在進入春秋後,齊國吞併了祝國、紀國、遂國、譚國等等國家;晉國在稱霸前,滅了郇國、霍國、楊國、韓國、魏國、虞國、芮國、西虢國等等;秦國則滅了梁國、西戎十二國……。

所有這些案例表明,東周諸侯在忙於爭霸的同時,從來就不會放棄消滅、吞併其他國家,以壯大自身。所謂“春秋戰爭不以消滅他國為目的”的說法,原本就是個錯誤的結論,根本與史不符。

春秋時各國並非不想吞併他國,只是代價比稱霸大

曹伯陽

周敬王三十三年(前487年),因為曹伯陽不自量力嘗試稱霸而得罪了宋國,結果被宋景公率兵剿滅。宋國長期處在東周二流諸侯國水平,其實力不足以主導爭霸戰爭。但二流諸侯國宋國卻一舉吞併了曹國,足以證明直到春秋晚期時,滅它國以壯大自身的現象依然十分常見。所以,越國滅吳、楚國滅蔡、陳二國等等,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能不能吞併其他國家,是受到當時很多客觀因素限制的。

典型案例,陳國就曾兩次被楚國所滅,但又兩次被複國;直到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楚國人在第三次伐陳後,才最終吞併了陳國。

為什麼前兩次楚國滅陳都不能成功呢?

周惠王十六年(前661年),齊國大夫仲孫湫訪問魯國,順便檢視慶父作亂對魯國的影響。回到齊國後,仲孫湫告知齊桓公:“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聽說魯國內亂不休,齊桓公猛地冒出了另一個念頭:“魯可取乎?”仲孫湫聽了,趕忙回答:“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従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昬亂,霸王之器也。”

春秋時各國並非不想吞併他國,只是代價比稱霸大

慶父

仲孫湫口中所說的“周禮”,其實就是代指一個國家能正常存在的社會秩序。雖然慶父之亂嚴重擾亂了魯國政壇,但魯國社會整體穩定,國人還未背棄社稷。所以,齊國想要強行吞併魯國,必將遭到魯人的強烈反對,得不償失。

周僖王元年(前681年),齊國滅了遂國;周僖王五年(前677年),遂人突然作亂,殺死了齊國戍卒。為此,齊國再次出兵,殲滅了作亂的遂人。對於遂國這樣的小國,即便是作亂,齊國花費輕微代價就能平定。但是像魯國這樣的大國,一旦作亂,齊國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只要魯國人心未失,春秋時期的任何大國要想吞併它都得仔細斟酌可能付出的沉重代價。

同樣,楚國對外擴張的國策雖然是“滅國為縣”,但如果滅一國所付出的代價過大,楚人也不得不仔細去權衡其中利弊。這就是陳、蔡等國多次被滅、其後又被楚人數次復國的根本原因所在。

春秋時期,絕大多數強國實力還不足以對其他諸侯國形成壓倒性優勢,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以“爭霸”的方式來強迫其他國家來服從自己,而不是一味尋求消滅、吞併對方——因為強行吞併他國,所付出的代價也許更加沉重。但那些本身弱小、國內又人心盡失的諸侯國,則紛紛被強國吞併,再也沒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經過三、四百年的實力積累後,強國實力大大增強,才慢慢加快了“大魚吞小魚”的程序——此時,歷史就正式進入了戰國時代。

所以,春秋時代諸侯們雖然熱衷於爭霸,但並非不想吞併和消滅其他國家,而是需要仔細衡量“爭霸”與“滅國”之間哪一種手段所花費的代價更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