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三國殺中的荀彧“二桃殺三士”,荀攸其實更厲害

#有你真好,在三國時期,魏國謀士眾多。並且,曹公眾多的謀士當中不乏佼佼者。有善於謀算的,有善於奇謀的,有中規中矩的。最為人熟知的有郭奉孝、荀彧、荀攸等等。三國殺正是根據這些風格迥異的謀士設計出了別具一格的謀士武將。而他們的武將臺詞也很鮮明地體現出了他們各自的 特點。下面,各位小夥伴們便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早做準備,防患於未然!

三國殺中的荀彧“二桃殺三士”,荀攸其實更厲害

未雨綢繆向來是破敵取勝的必要條件。作為這句臺詞的主人,郭嘉可謂是切實地踐行了這一兵家法則。熟悉《三國演義》或者三國題材的影視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郭嘉臨終之前留給了曹操一個錦囊。而郭嘉去世之時也恰好是曹操剿滅袁紹殘餘勢力之際。正是因為郭奉孝的錦囊妙計,曹操輕而易舉地剿滅了袁紹的殘餘勢力。當時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袁尚和袁熙兵敗之後逃入了烏桓。當時的烏桓正是如今遼寧錦州一帶。曹操的部下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

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的劉備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再加上荊州劉表的扶持,積聚了不小的實力。而此種說法也恰好擊中了曹操的軟肋。而郭嘉卻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由於袁紹與胡人的多年交好。如果此時對袁家勢力不斬草除根,後患無窮。而另一面,劉表只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對劉備也很忌憚,不可能完全地信任劉備。所以對劉備的出兵不必擔心。

正是因為郭嘉未雨綢繆,使得曹操毫無隱患得成為了中原的霸主。

看我二桃殺三士

三國殺中的荀彧“二桃殺三士”,荀攸其實更厲害

可能有很多的小夥伴並不熟悉二桃殺三士的典故。這個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五》。故事的大意是齊桓公手下三員大將恃功自驕。晏子為了避免未來造成禍患,就設下一個圈套。將兩個桃子賞賜給三個將軍,由此致使其發生內訌。從而由齊桓公坐收漁翁之利。這個典故正是借刀殺人的典型。而想必各位小夥伴都知道,荀彧曾經提出“驅虎吞狼”的計謀。恰好與“二桃殺三士”相對應。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三國殺中的荀彧“二桃殺三士”,荀攸其實更厲害

荀攸也是曹操手底下的一位計謀高超的謀士。其主要成就便是設奇策十二計。幫助了曹操統一了的北方。那這句臺詞與荀攸有什麼聯絡呢?小編認為這句臺詞的設計源泉是荀彧設計斬文丑。曹操在解除白馬之圍之後,率領六百騎兵沿河向西而退。不巧的是,正好與袁紹的六千追兵相遇。跟隨曹操的眾人都認為此時應該退卻。而荀攸卻認為這正是作戰的大好時機。與曹操一眾便丟棄糧草,引誘袁軍,最終打破敵軍。這種虛實結合的計謀恰恰體現了“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一語。

法理有度,恩威並施

三國殺中的荀彧“二桃殺三士”,荀攸其實更厲害

與前面的三位謀士相比,陳群確實有些“名不見經傳”。可能是因為陳群擅長的並不是軍略謀劃。陳群擅長的是法律與政治。陳群是“九品中正制”與《魏律》的主要創始人。在三國的前段時期名聲並不顯赫,在魏晉時期逐漸為人所知。

喜歡三國殺移動版的小夥伴請關注小編、關注三國殺移動版!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