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晉末那種局面,把自己投身進去想一想。八王之亂,皇族和士族的腦袋不要錢一樣地割了一茬又一茬。全國能打的軍隊集中在京畿玩大逃殺,到最後兵拼乾淨了,王爺們開始把胡人提拔起來。國中之人的仇恨已經沒法化解了,鮮血怎麼流也流不乾淨。而且這也不是三國那種局面,根本沒有一個可以被消滅的政事實體來抵消人們的效忠,所有人最後只能活下來一個。司馬家的人不死完內戰是無法結束的。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這種亂世,能活下來就是勝利了,哪裡還能分什麼胡漢?胡人讓你活不下去,漢家皇帝根本不關心你的死活。你能怎麼選?魏書裡拓拔家的繼承人能被晉初一個軍區司令設計死,東海王向鮮卑人借兵就得卑言善辭。晉末的問題不是胡人的問題,而是漢人自己作死自己的問題。其次,十六國時期我覺得更像是擴大版的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純粹的軍閥混戰,而不是我們現在想象的那種華夷民族對立。那個時候漢人殺漢人,胡人殺漢人,漢人殺胡人,胡人殺胡人,真正的突出一個亂。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那個時期的核心價值觀並不以民族為為唯一依託,而是綜合家族豪門,地方勢力等,胡人政權中也有,張賓,王猛之類的漢人據高位。西晉的中央軍,經歷了八王之亂基本玩完,地方部隊要麼被軍閥擁有成了自己的勢力,比如王浚。劉氏的匈奴,段氏的鮮卑其實早起也可以算作西晉官方認可的外援勢力。民間著名乞活軍,各種地方豪族的塢堡,甚至東晉最強的北府兵前身就是北方流民組成的京口勢力。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再者,漢人也有高層,胡人亦有苦役。百姓哪有那麼高的覺悟,漢如豺狼胡似虎。哪邊都好,就是老百姓活的不要臉。另外,也和軍隊構成有關,軍隊中,漢人往往擔負都是傷亡最大的工作,原因是消耗漢人反抗能力,青壯年都死了就沒有能力反抗了,也能減少核心部隊本民族軍隊的傷亡。遼軍攻城,驅奚人為先鋒。蒙古西征,使突厥無蹤影。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另外,主要是幾點,一是中原力量消耗嚴重,缺少戰鬥力。二是正統名義缺失,各自為主,既反胡人,也相互鬥爭,難以聯合。三是由世家大族為代表的一部分力量以保全自身為目的。四是活躍的反抗力量胡漢雜糅,以至於似乎不像是本土反抗力量。五是晉並沒有滅亡,而是轉移到江左,不但帶走一部分力量,還吸引著中原力量南奔。春秋戰國時期是徵兵制,中央可以徵個幾十萬小意思。等魏晉南北朝,中央能動員十萬,就燒高香了。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說幾十萬大軍,裡面有多少聽自己的還不一定的,淝水之戰,等開打了苻堅發現這些兵都不是老子的。而且魏晉南北朝已經不是徵兵制,因為沒兵可徵,門閥伺候的好,人家把莊園的私人武裝給你用用,真正能確保服從中央的也就是中央自己養的私人武裝而已。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決定什麼樣的上層建築,那個時代,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的壟斷時代,中央就是個外殼。

晉末胡兵遍地走的時候,為什麼中原沒有形成大批本土軍隊抵抗

最後,秦一統時間短,而之前諸國存續時間長,原有邦國意識強對秦的對抗因子大,骨幹發起人基本以諸國貴族而來召集遺民這種形式為主。晉末距三國時間雖不長但北方地區既衝突激烈的地域都處於長期較為穩定的曹魏和晉的統轄,在面對八王之亂、五胡作亂(而非入侵)士族等掌握核心社會活動能力的集團,大多南遷,北方人口經濟社會活力皆劇降,最後也只能形成塢壁這種以宗族聚集為主要形式的自保方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