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微眾銀行馬智濤:聯盟鏈佈局為何走開源之路?

記者丨劉晨光

“聯盟鏈的技術會在不同的場景當中去落地,形成一個區塊鏈應用,”12月10日在

2021

年金鍊盟會員大會暨生態大會上,微眾銀行副行長兼資訊長馬智濤在接受介面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

據瞭解,金鍊盟是微眾銀行於

2016

5

月牽頭髮起的國內第一家金融行業的區塊鏈聯盟,依託金鍊盟開源工作組協作打造了金融級聯盟鏈底層開源平臺

FISCO BCOS

,並實現完整國產化支援。當前,

FISCO BCOS

開源生態圈已匯聚超

3000

家企業及機構、

70000

餘名個人成員。

FISCO BCOS

本身透露這一種開源的思維,開源一直是馬智濤所堅持的關鍵理念。馬智濤認為,走開源之路,對於整個軟體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認為,相對而言,選擇開源,每一行程式碼就要“見世人”,都要被公佈出來,這就意味著整體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透過開源的方式也能夠吸收很多市場上面的一些訴求。因為有一些訴求可能在現階段不一定需要去滿足、去面對,但可能在市場上面有另外一些企業或者是另外一些開發者,他們是需要去克服這些困境的,透過此類企業程式碼的貢獻,其實就已經提前對於一個軟體做了完善,達到雙贏局面。”馬智濤補充道。

馬智濤回憶,

2015

年微眾銀行就在探索聯盟鏈,彼時在全球其實也找不到一個可以達到企業級使用水準的底層平臺。“所以這就好比可能在將近

20

年前移動網際網路早期,那時候沒有安卓系統等,當時在市面上有上百個所謂的移動作業系統,區塊鏈技術

2015

年就相當於處於手機作業系統的早期階段。”他坦言。

值得注意的的是,當前很多金融機構展開對區塊鏈的探索。有研究機構在

2021

9

月對全球

TOP100

上市機構使用區塊鏈情況調研顯示,有

81

家機構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

馬智濤告訴介面新聞,區塊鏈在金融場景的應用,不外乎是想達到“三升兩降”效果。即透過它來提升運營效率,改善使用者體驗,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規模,同時降成本,控風險。

事實上,當前金融機構本身很多也在佈局聯盟鏈。馬智濤認為,如果回看網際網路發展歷程,網際網路技術一開始也都是區域網,然後再聯上廣域網,其實區塊鏈到最後也同樣會走過這樣的一個過程,特別是聯盟鏈的技術會在不同的場景當中去落地。

“打通不同聯盟鏈的邊界,同樣也是依賴一些技術手段。這也是為什麼微眾投入了很多資源去探索跨鏈技術,因為未來透過跨鏈技術其實就有機會把各自所構建的一些區塊鏈應用連結起來,發展一些更大的生態,這也是一種大的趨勢。”馬智濤指出。

在馬智濤看來,透過開源,一方面確實是能夠解決在機構層面的數字鴻溝,因為往往以前都是某些機構有更強大的科技能力,某些機構會有所落後,透過開源的方式能夠把大家拉到一個比較接近的水平,來開展深度的合作。與此同時也非常有助於推動整個標準的落地。“更多人把這些技術用起來,其實也是形成了一個所謂的事實標準。”

“透過開源去大大降低別人的使用門檻以及心理門檻,從而有助於技術的廣為使用,因為大家都說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那如果這個機器是個‘黑盒子’的話,無論如何從邏輯上是講不通的。”馬智濤說。

在某種程度上,聯盟鏈的不斷髮展也基於分散式理念的演變。今年

10

月份,微眾銀行提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資料傳輸協議(

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簡稱

DDTP

),探討由個人發起主導的分散式資料傳輸模式。

據馬智濤回憶,微眾銀行成立之初就研究分散式架構,“一開始下了較大決心,為了可以馬上能夠面向市場營業,可能透過買回來一些解決方案是更快的,但是並不持久,因為當長尾市場規模起來以後,一個傳統架構的業務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他坦言。

在馬智濤看來,國內的區塊鏈技術嚴格意義上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因為國內更側重如何運用區塊鏈去解決一些實體經濟問題,而反過來講,國外反而是走向虛擬化。從這個角度去看,國內更側重用區塊鏈技術來去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