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7月21日,河南防汛新聞釋出會介紹了防汛救援最新情況,據不完全統計,16日以來,此輪強降雨造成全省89個縣(市、區)560個鄉鎮1240737人受災,鄭州市因極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聯。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傷亡很慘重,教訓很沉重,網際網路上關於這場災難“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的討論也依然沒有休止。比如,有人質問,暴雨來臨前,相關部門到底有沒有給出預警?比如,傷亡最慘重的鄭州地鐵一開始為何沒有及早停運?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根據紅星新聞對鄭州氣象局工作人員的採訪,事實上,自7月19日起當地有關部門就釋出了多條暴雨紅色預警資訊。“鄭州氣象”微博賬號也顯示,鄭州市氣象臺於7月19日21時59分發布了第一條暴雨紅色預警訊號。此後,鄭州市氣象臺又分別於20日6時02分、9時08分、11點50分和21時32分發布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暴雨紅色預警訊號。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暴雨紅色預警究竟意味著什麼?根據中國氣象局釋出的《氣象災害預警訊號釋出與傳播辦法》,暴雨預警訊號分四級,紅色為最高階預警。而對於暴雨紅色預警的防禦指南,其中就包括“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兩天5次紅色預警,如若及時進行“三停”舉措,相關損害必然能有所降低,但不幸的是有關方並未有及時的反應。緣何如此?鄭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表示,“三停”僅僅是建議而非要求;鄭州市應急局表示:需層層批准,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三停”;而筆者的親身經歷表明,多數人一開始顯然對此也掉以輕心。

作為自東南某省來鄭州求學的學子,今年暑假筆者恰好留校。直到7月20日當天中午,在第四次暴雨紅色預警釋出後,朋友圈裡還是一派調侃氣象,或是在戲謔校內湖水暴漲,龍蝦、白鵝都跑到了岸上、街上,或是對部分學生在半米深的積水中游泳忍俊不禁;而微博上,由某家鄭州本地媒體以及大量本地網民參與的熱搜話題#鄭州的海來看我了#,更是讓這場暴雨有被“浪漫主義化”的傾向……顯然,對於一年到頭都沒幾場大雨更遑論特大暴雨的鄭州而言,經驗的缺失、認識的不足,導致一場危機被絕大多數人都集體無意識地輕視了。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但與之相反的是,據報道,以廣州市為例,面對暴雨紅色預警,當地往往會“強制”執行“三停”措施;而在深圳,7月21日釋出暴雨紅色預警後,深圳市教育局、市氣象局、市應急管理局便立即提醒: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推遲上班或停工……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固然,這些面對暴雨反應及時、靈敏的地區都來自南方,年年臺風暴雨司空見慣的天氣狀況早已讓各地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反應機制,但是在資訊四通八達的網際網路時代,他地區的“經驗之談”本可以成為本地區的“借鑑效仿”,尤其是對於一座地區中心城市而言,社會理應對其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在制定相關城市治理應急方案時,就更應當有全域性視角,站在未雨綢繆、高瞻遠矚的認識高度,讓方案向儘可能全面、完備與成熟發展。由於經驗不足而導致研判遲緩並付出沉重代價,不得不說,這是教訓更是遺憾。

面對紅色警戒應該怎麼辦?

患生於所忽,禍發於細微。感謝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在大多數可能存在的災患到來之前,都能有所預警、提前籌謀。但事在人為,空有預警訊號而欠缺足夠的警惕、十足的反應,這本就還是一種“致命的”疏忽。現實的教訓是如此的慘痛,也希望藉由此次鄭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全社會上下在今後都能形成一套足夠敏感的反應機制——至少在收到紅色預警訊號的那一刻,大眾應該自發產生這樣的意識:今天我有正當的理由不外出、不上學、不去工作。以根植於心的自發自覺,以絕對的敏感、警惕與敬畏,有意識地規避每一份預報的風險,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前,這應當成為共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