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北大教授提議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當垃圾處理!你怎麼看?

“墓,冢螢之地, 孝子所思慕之處”——出自《週記》。

可見在2000多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意識地,為逝世的先輩設立墳墓,並常常祭奠,以表達對先輩的追慕之情。

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口暴漲,為了節約耕種土地同時控制封建迷信,大力推行火葬形式。

就目前形勢來看,在城市裡火葬形式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還是講究土葬,老人們認為人一定要入土為安,還有一些較為激進的人認為屍體火化屬於橫死,會化為厲鬼殃及子孫後代。

就在兩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北京大學宗教學、哲學教授吳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北大教授吳飛就是土葬的堅定支持者,他給出了4個觀點。吳飛說:

人被燒成灰燼,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完全是當成垃圾處理,沒有人文內涵,也是對死亡的褻瀆。

喪禮失去了本來的味道

吳飛教授認為在中國古代冠、婚、喪、祭四禮中喪禮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它承載了後輩對先人的追念與禮敬,喪禮上的悲哀就是和逝者生前情感的延續,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現代喪禮的追悼會那種念悼詞、三鞠躬、繞遺體這樣簡陋的“131”模式就像是在走過場,完全無法體現出那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北大教授提議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當垃圾處理!你怎麼看?

資料圖,來源網路

墳墓有特殊意義

吳飛教授認為墳這個字創造得非常有意義,一邊是“土”字,代表著小土包,一邊是“文”字,代表著墓碑上記載的逝者生平。

這樣的墳墓是非常有紀念意義和象徵意義的,遠遠不是這種大理石墓能夠表達出來的。

中國還有很多關於祭祖掃墓的習俗,代表著中國文化中對墳墓是十分重視的,後人們在祖先墳前跪拜禱告,就像是聯絡先人與後人的橋樑。

若是一味地發揚火葬,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人都會忘記這些傳統。

火葬其實比土葬

更加消耗金錢與土地資源

火葬採用的是大理石墓,風化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大理石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土墳過了幾十年一百年之後就會慢慢地平掉,不留痕跡。

而且中國傳統中歷來就有五服的說法,將先人埋進土裡面之後一般就不會再起土填土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人採用土葬已經有幾千年了,也沒有到處是墳地的景象。

而大理石墓則不會隨時間推移而慢慢消失,等到未來一人一座大理石墳的時候,土地問題反而會更加嚴重。

北大教授提議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當垃圾處理!你怎麼看?

西方處理問題的方式不能照用

西方城市為了防止因人口增長而導致墓地不夠這樣的情況發生,會採用墓地出租的方式。

也就是說有可能在租期到了的時候將裡面的骨灰移位,換另一個人的骨灰,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現在的殯葬把死人當“垃圾”

現在中國人處理遺體的方式不像古人那樣慎之又慎,倒像是想趕快甩掉一個包袱一樣。

火葬等殯葬部門就像是一個垃圾處理廠,僅僅是趕緊將人火化處理下葬,沒有任何的人文含義。

簡而言之,吳飛教授認為,只有“慎終追遠”,才會民德歸厚。

很多網友對吳教授的觀點很贊同,尤其是現在火葬費用以及墓地費用漲得太快,無法接受,也開始要求恢復土葬形式。

但也有網友認為人死後什麼都沒了,沒必要搞形式主義,還浪費錢,直接將骨灰撒在大自然中就行。

對於這個問題,朋友們,你們是什麼態度?

相關文章

頂部